11年前,某航班出事的时候,远在法国的同学跟我说,福不重至,祸不单行。那时开始我便刻意的去观察,身边人身边事,果然是有一些印证的,但那时我会觉得,只是巧合。
现在我是真的信了。同一天,不好的事情接连发生。猝不及防都来不及反应,甚至不知道哪件事情更加让自己难过。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答案,或许一个月,一年,或许许多年后。相比而言,后知后觉是好的,能减少痛苦的程度,也不至于那么后悔。可后知后觉的人很难领悟。
对苦难的领悟,会让人成长。前提是够苦、够难。
暂且放下苦难这个话题。聊一聊人在怎样的状况下会成长?
有很长一段时期,我陷入了反反复复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自己的不满意。为了让自己变得优秀,我不停的读各种应用型书籍、参加心理学,职业素养培训班、购买各种成长型网课,刻意练习书法,瑜伽等,希望自己能从内到外获得很大的改变。还经常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是否得体,行为是否懈怠,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需要改进。
结果呢,坦白说,确实有成长,也有进步,比如读的书多了,理解能力强了,坚持锻炼,身体肯定也更加健康。
但是,总觉心累,那种压迫感和紧绷感,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焦虑。
经济困窘时,会想要多赚点钱,但仅有此想法而已。工作上为难,解决当前的难题便好。情感失意,悟到最后是智者不入爱河。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成长。
就是不管付出多少努力,我依然在用旧的模式解决新的问题,又怎么能做到成长。
回到前面说的苦难。多么痛的领悟才能让人成长?
物是人非。因为永远的失去而心痛自责,悔不当初。事过境迁,因为曾经不懂珍惜不够宽容而误解他人,心生怨恨。而人如蝼蚁,被安排被操控被算计,依然要挺起脊梁勇敢的活着。
愈发温柔,也愈发勇敢的面对生活。这是在痛定思痛之后能把握的。
无关生智,局外生慧,人一辈子要追求多少才算够?再多的争名逐利,再色彩斑斓的情爱,亦无非是将自己困于一片荒野。
贪嗔痴到最后,桎梏的,是自己。
珍惜每一个拥有和当下。
我将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