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偶然听到一个网课,说是坚持写作,让读书变现。课程内描述通过读书、写作,可以得到“睡后收入”,甚至成为平台签约作者,为人生多了一个生财之路,提升自己的同时还能愉悦自己。当时一听,哇塞,我也想写作。于是听了几节课。但听多了技巧还是觉得难上手,之后就没再听了。
也听说过通过每日更新、笔耕不辍从而实现人生逆袭的故事。
听别人讲起似乎门槛都很低,搞得我有时候都自我怀疑,为什么人家能掌握了文字生财的密码,而我还枉自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竟然没有这样的悟性?也真是白白浪费我一年至少十万字的输出。
最近因为情绪上的因素,我开始在简书上不断更新些内容。这几天也在日更,也只是兴之所至,并非是把日更作为一种任务或目标。愿意写就写点,不想写就可以不写。
有几篇文章陆陆续续被看见,得到一些点赞和评论,阅读量每天有那么细微的一点增长,我视之为一种“缘”。但我也总结,能实现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收藏量增长的文章,确实也是我真的花了心思的。那些我自己发泄情绪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反响。
我并不想做一个只知道在网上吐槽或发泄的人,网络也并不缺乏发牢骚、宣泄情绪、表达不满的文章。在这个焦虑浮躁的社会,其实情绪背后,大部分人都依然保持着对真理、知识的渴望,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并不是谁都会被带节奏,也并不是谁都会随大流、被信息裹挟着失去自我。
日更的作者,有的确实很厉害,篇篇有内容,我认为这样的作者是真的有了很多积累和思考。也许是读了很多书,也许是走了很多路,也许是经了很多事,也许是见了很多人……
日更的作者,有的只是对别人思想进行了转述,甚至是对别人系统整理过的内容进行了转达。这种作为自己学习,也挺好。我偶尔也会看看这种文章,有时候觉得也挺有意思。
日更的作者里面也有那种确实为了写而写的,不能说有什么问题,只是可能高质量的文章不多,信息量不一定够,传递高价值的东西也可能不是太足,若是硬凑,还是会很一目了然的。
其实能坚持写,保持这种写的状态,我觉得就已经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写作力就是思考力。一个愿意写、喜欢写、一直写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好学、善思的人,这是很值得佩服的。就算是东拼西凑,起码也是去看过那些资料、进行过学习的。所以小孩子学写文章,总是很浓的借鉴痕迹,我们都从不会打压,觉得很好,创新也有一个消化吸收现有知识的过程。所谓“记得旧文章,就是新句子。”
那为什么有的人日更了几年,写作量都达到十几二十万字,并没有什么进益呢?
我觉得:
一是心思投入不够,不够用心。搞商业的人可能会告诉你,写作技巧、运营技巧方面的东西,文章也是可以被炒出来的,软文也好、制造热点也罢,都是可以学到的。这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真诚的文字读者是能感受到的,不真诚的文字也显而易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但内容肯定是大于形式的。形式也可以是内容的一种表达。我不认为没有内容的东西可以走很久,至少大部分没有内容的东西都会被时代所遗忘。有了高质量的内容,再通过一定形式的运营、包装,通过一些技巧进行打磨,那自然会如虎添翼、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二是对写下的文字没有去反思和总结,发表出来之前可能也没有反复推敲和修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与思考本就是相生相伴的,我想说“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殆”。反思、检视、总结,是我们冷静分析利弊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过足够的反思、检视和总结,才会知道可以发扬的地方在哪里,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里。为写而写,不加以打磨提升,自然不会有好的质量,也不会有进步。我个人感觉我写作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就是在新闻战线工作的时候,那时候每天要去修改基层传来的稿件,改的过程中我有特别多的感悟和反思。上级会组织我们讲评每一期的报纸,我也会给下级讲我改稿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我们互相都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所以我偶尔会去评论别人的文章,对别人给我的评论我都会认真回复,因为这就是一个很宝贵的反思过程。就算不是为了提升写作,通过这种交流获得思想的碰撞、共鸣,我觉得也是美事一桩。
三是要多读书,要去沉淀。没有足够的输入,是没有办法输出的。小孩子为什么写作文痛苦,就是因为阅读量太少,见得也少,所以真的是没有内容可写。读书、思考,是最快地让自己丰富起来的方法。当然,现在针对怎么读书都有人出书了,还提炼总结了什么速读法、霸王阅读法之类的,我个人觉得了解就好。我记得刚开始学写新闻的时候,一篇《索玛花而为什么这样红》我读了N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浅尝辄止很少能让我“有会意”。不过这是个人喜好,不见得是好事,大家不要学我,我不是学霸。
四是要多观察事物,处处留心皆学问。以前我认识一个特别能写的人,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我分析过他的文章,感觉他真的特别喜欢观察身边人、身边事。吃个青椒拌茄子,他都能写一篇文章。电价涨1分钱,他能去挖掘一个家庭的月支出、一个大企业的用电支出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市场行情。这种通过观察而深入研究的习惯,真是我辈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