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关键词是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把握人才振兴这一有力抓手,在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三个方面创新方法、抓好落实,引领更多的“有志之士、实干之才”,奔赴投身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乡村热土。

畅通渠道引进人才。正所谓“乡村种好‘梧桐树’,振兴需引人才来”。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必须先为乡村“输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造血”能力。细化乡村人才需求,拓宽人才来源,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工作,用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岗位,让优秀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

夯实基础培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本土人才长期扎根在农村,熟悉家乡人文环境和资源禀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健全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努力建设一支懂“三农”、懂市场、懂管理的本土人才队伍。

强化保障留人才。乡村人才振兴,“留”是保障。一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人才及其家属、子女提供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让广大人才能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切实解决乡村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福利待遇,对长期服务乡村的人才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三是给予人才更多自由创新的空间,把人才从繁琐的各项审批中解放出来,为返乡创业人才及本土产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搭建融资平台,落实优先服务措施。

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征程,在这征程的各项工作中,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唯有大量精农业、爱农村、懂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扎根基层、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才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地见效。虽然前方道路险阻,困难重重,但一定会有更多的善作为、勇担当的有志青年顶上来,承担历史重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