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翻开《理想国》的扉页,就好似打开了雅典故事的大门,柏拉图看着雅典由盛而衰。虽然面朝大海的雅典人有着容纳万事万物的胸襟,但在过往的历史中,永远逃脱不了掌权者对子民思想的掌控。源于对生活本真的思考,生活于小亚细亚沿岸、麦加拉、雅典等的人们对于时政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
纵观柏拉图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宝贵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联系。在他生命的前28年里,柏拉图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在20岁的时候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因为有前面20年的积累,所以才会有20岁时的慧根。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拥有显赫家世的他理应过着舒适的一生,却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带来的问题和伯利克里的死亡而打乱了他的命运。时势造英雄,雅典维护着表面的和平,却在暗地里波涛汹涌。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在这一段时间内相继遇害、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在这样的一个乱流下,思想萌芽的种子遭到了严重的摧残,神也成为人们心中的信仰,而脱离了最初思想的雅典人迎来了他们的曲折。
在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处死时,柏拉图对当时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便和其他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游学的十二年里,柏拉图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等地。就是这样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赋予了柏拉图独特的思想。他在此期间撰写了很多对话如《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等。也得罪过僭主,当过奴隶。
公元前387年,40岁的柏拉图终于在人生的兜兜转转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雅典。在外流浪的日子,柏拉图已经明白了很多生命的真谛以及生活的意义。所以他开始了个人的讲学并创办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而这一时期也是他人生的巅峰时期,《理想国》就诞生于这个时候。
晚年的最后时光里,柏拉图已经声名远播,他努力着对政治做出更多的释义。而在三次前往叙拉古实现政治理想中,最终以被驱逐而告终。最后他放弃了政治活动,全力以赴著作直至生命的归途。
柏拉图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他最崇高的理想不是统治世界,而是帮助掌权者更好的维护这个世界。所以在他的《理想国》画卷中,他为城邦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盛世蓝图。他坚信国家的中心是哲学王,只有拥有美德、知识、善和高超的智慧的人才能公平公正的去治理国家。而公民与公民之间也有明确的划分,分别是治国者、武士、劳动者,而这三个等级也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这三个阶级之间互不干扰,各司其职。而对于教育,在理想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视。教育的内容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全体公民都要接受终身教育。
在第七卷中,苏格拉底讨论了他著名的山洞和影子的比喻,来说明了受过教育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区别。人都是有惰性的,他们只会谈论他们懂的东西,了解的东西,他们不太会去接受新的东西。大多数的学习都是在一种被逼迫的状态下完成的。而山洞里的人所有人都只能朝向岩壁,洞口有一堵墙,当有人走动时,山洞里的人会看见影子,他们接触到的也仅仅只有影子,所以他们的世界观里,影子就是这个世界的构成。而当他们可以走出洞时,他们反而会很不习惯阳光,不习惯那些影子的真实身份,他们还是会去看影子。这就是人的惰性思想,他们必须强迫自己去理解,去尝试才会慢慢明白。而教育的作用就是给这些人去发现这个世界真实情况的动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这便是教育的本质,不给你答案,却给你发现答案的路途。
当然《理想国》一书不仅仅是这些,它以对话的方式,颇有戏剧性的语言来围绕着正义这一终极命题讨论。他鄙视着个人的幸福,特别强调城邦的整体、强调他自己以为的“正义”。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利,甚至允许统治者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用谎言来对付自己的公民。柏拉图追求着正义与善,鼓舞着公民放弃自己的利,为理想的国度出力。
柏拉图的理想国仅仅只是他心中的幻想,我们惊叹于他心中宏伟的想法和无人匹敌的勇气。他经历了诸多的不公平,所以对于正义才有如此执着的向往。他不仅将正义限定于国家,更将正义二字扩展到宇宙存在之根本。因为只有拥有了正义的国家,拥有了正义的法律,拥有了正义的政治才有意义,才能抵达人灵魂的深处,实现每个人自我的价值,这也便是活着本身的意义。
那么在柏拉图口中,他所谓的正义到是什么?这里的正义和我们今天理解的正义有着天壤之别,城邦与个人的和谐即是正义。而和谐就是在必要时牺牲个人来换取城邦的稳定。所以要达到这种目的,各司其职就是柏拉图认为最正义的另一个名词。一个正义的人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混乱,所以要学会自己主宰自己,而人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独立的活着了。
有多少人心中怀揣着理想国的梦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现实终有太多无奈,如果可以那就如柏拉图的正义一样自己主宰自己吧,让我们放下心中的偏执,去勇敢的追寻自由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