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乃从寺南渡涧登山,六七里,得二祖庵。山至此急截然土尽而石,石崖下成坑。坑半有泉,突石飞下,亦以"珠帘"名之。
于是从少林寺南面渡过涧溪,开始登山,走了六七里路,到达二祖庵。少室山到达此处,忽然发现尽是没有土壤的石头,石崖下陷后形成深坑。在坑的一半处有一股流泉,泉水飞快地越过石面,向前向下流动,前人就以"珠帘"的名称称呼它。
余策杖独前,愈下愈不得路,久之乃达,其岩雄拓不如卢岩,而深峭过之。岩下深潭泓碧,僵雪四积。再上,至炼丹台。三面孤悬,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从未有抵此者。
振之拄着木杖独自前行,越往下走越难以找到道路,所以走了许久才到达,这的山岩不似卢岩开阔雄浑,但幽深陡峭们程度则超过了卢岩。
岩下有一泓深潭,潭水碧绿,冻成冰的雪堆积在四周。再往上走,到达炼丹台。炼丹台孤零零地,三面悬空,只有一面斜斜地倚靠着青葱的崖壁。炼丹台上有一个亭子,称为小有天,探访者的足迹,还未踏进这里。
过此皆从石脊仰攀直跻,两旁危崖万仞,石脊悬其间,殆无寸土,手与足代匮而后得升。凡七里,始跻大峰。峰势宽衍,向之危石,又截然忽尽为土。
经过这里,都只能顺着石脊抬头近乎直立爬行,两旁陡峭的石崖足足有万丈之深,石脊悬在两侧的悬崖之间,脊上没有一寸土壤,只好手足并用代替攀山工具,才能不断爬高。大约走了七里,才爬上大峰。
峰势开阔平坦,刚才那些让人生畏的岩石,又忽然变成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