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焦虑症:并非“想太多”,而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别太焦虑了,就是你想太多啦!”然而,对于那些深受焦虑症困扰的人来说,这绝非简单的“想太多”,而是身体发出的严重警示。

焦虑症患者往往陷入一种无法自控的紧张、不安情绪之中。他们可能会无缘由地心跳加速,仿佛即将面临巨大的危险;或是长期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一点微小的动静都能让他们惊跳起来。这些表现并非是他们主观上想要如此,而是身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出现了紊乱。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来看,焦虑症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如同大脑中的“信使”,负责传递信息,调节我们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当这些“信使”的工作出现异常,比如血清素水平降低,就可能导致大脑的情绪调节功能失调,使人更容易陷入焦虑情绪之中。这种失衡并非个人意志所能控制,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某个零件出了故障,无法正常运转一样。

同时,焦虑症也与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在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以帮助我们应对危机。但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他们的身体似乎一直处于“应激模式”,内分泌系统持续过度活跃。长期如此,不仅会加重焦虑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此外,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那么后代患焦虑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说明焦虑症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绝非仅仅是心理层面“想太多”。

遗憾的是,由于对焦虑症的认识不足,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得不到理解和正确的诊断。周围人的误解,如认为他们“太脆弱”“心理素质差”,会让患者背负更多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重病情。

我们必须改变对焦虑症的固有认知,认识到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身体疾病。对于焦虑症患者,我们应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而患者自身,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不要自我怀疑或忽视,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重新找回健康的身心状态。只有正确认识焦虑症,才能为战胜它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焦虑症的生理反应机制 焦虑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还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深入了...
    期颐堂三阅读 35评论 0 0
  • 情感,这个既神秘又无处不在的存在,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久别重逢的喜悦,再到失去所爱...
    昨夜小楼阅读 1,755评论 0 3
  • 一、23:05睡,5:04起床 这个世界只关心你能用自己的所知成就什么,也只会对此施以回报。对于你的学习过程,它一...
    lsg003阅读 3,375评论 0 0
  • 全世界约有七分之一的母亲会在婴儿出生后患上产后抑郁症。这与分娩后体内的荷尔蒙变化有关,同时还与照顾新生儿的压力以及...
    晃悠的老刘忙阅读 7,860评论 5 10
  • 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形成的双向通路,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方面。胃肠信号经脑肠轴投射到中枢的躯体...
    闫婵阅读 31,987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