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论,以表达为核心之眼

《孙子兵法》军势篇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最近频繁奔波于北京、太原、五台山之间,列车上就多了听罗胖音频的时间,前几天听到一个很有趣的理念:两眼论,据说是来自围棋,我不懂棋,但这两眼的解释却是让我击节赞赏,奇、正不也是两眼吗?天地之机在变易,各种因素不停地在动态中博弈、演变,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所以孙子言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奇正相合就能不竭如江河,就能适应更多地可能性。

之前万维刚先生的订阅曾提到要想出类拔萃,需要在某一领域达到5%的水准,这个就相当困难,另一种办法是至少两个领域达到前25%,这样的难度就小很多。因为在一个专精领域达到某种层次后,个体本身水平相差可能仅就一丝,决定最终结果的就是运气等不可控因素;而多个领域达到前25%的水准,至少可以在多领域碰运气,胜算更多。

更关键的一条是:两个或多个领域的相加可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才学、技能、金钱、人脉等资源的综合叠加,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们现在流行跨界的斜杠青年,其实大多都是同一技能的衍生,看着花团锦簇,根源还在一条技能主干上的相关业务,真正如芒格所说文理结合、各科系间自如穿梭、娴熟利用知识的并不多,也就是说,还是只有一只眼,可能是很强悍的一只眼,如果行业规则改变,可能就会被颠覆。

如今是日渐凸显个性的商业时代,互联网理论上让所有人都可以产生链接,以往地理、环境是隔阻不同村落的沟壑,而现在人们都偏向于找价值观相同的同类扎群,血脉亲情已经在形式上疏离,一代人的交往方式、价值认知、甚至话语都不同,自然就形成一个个以兴趣聚在一起的圈子。在中国,过去三十年是迅猛发展的高速阶段,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群体性格,而年轻一代趁国家大势发展拿到的是父母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收入,经济收入支撑着强大的话语权,老一辈已经看不懂、跟不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再加上现代金融的信贷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独立中展示个性,所以展示自己是种很重要的能力。

这是个充满无数机会、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很明显生活节奏飞快,所有的商家都在拼命抢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维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所以那些秉持在业内深专,成为行业顶尖的人就该思考自己的出路了,除非真的是愿意献身于行业并不为名利所动,否则就要开始打磨自己的第二只眼,把自己的优秀展示出来就是很好的途径。

那么写作、演说的表达能力就是最坚实的发展根基,其他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表达,需要把自己想的简洁清楚的表述出来,表述不清晰就会事倍功半。而表达能力则可以和其他技能一起构建成长两眼,如此久有望出人头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4-2-14 21:34 以前我的态度,是打算大学可以自由游玩各地,我也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做到了,总觉得还差...
    小熊瑾阅读 236评论 0 0
  •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的人,往往给人们定义为他们具有社交恐惧症、自卑、不快乐的,没有幽默感、毫无领导能力等等诸...
    厂子里的少女阅读 2,032评论 5 8
  • 我回来的时候,老猫冬菇蜷曲在窗台上,伸长脖子眯着眼睛,透着厚厚的玻璃遥望远方的小山坡,浑身一片凄清、孤寂。我放下行...
    有台阅读 882评论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