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热点
守正创新精神——
恪守正道,不断创新
国之重器、家国情怀
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基石
中国进入太空50年
自立自强造就航天奇迹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自我超越的“航天精神”
写作亮点很多同学面对讲述国家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类主题,往往会用一些大话,空话,文章缺乏深度。而善于运用相关实例,可以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论述更加生动,更能体现相关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论据积累
有着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决心,无论探索太空还是推动各领域科技创新,中国都将不惧任何困难和挑战。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新的起点努力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航天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令无数中国人为之骄傲。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如期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正在逐渐抵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通,为世界各个角落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成功,吹响中国空间站建设号角……一系列重大任务的完成,使得2020年在中国航天史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年恰逢我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50周年,“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不仅体现在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也体现在那无数双向往星辰大海的专注眼神中。今天,中国人愈发理解航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梦想对一个民族的长远意义。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十分珍惜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并为此全力前行。如同一位火箭总设计师所言,“中国航天有个传统,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就持续一顿饭的时间。对于研制团队来说,成功不是光环,更不是休止符,而是下一次任务的起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交出举世瞩目的创新答卷,展现出中国创新的硬实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量子优越性”,嫦娥五号“揽月归来”……中国科技创新一个又一个亮眼表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优秀写作片段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迈出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索的第一步。据此,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火星探测阵营中的一员。而“天问一号”执行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就计划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这在全球尚属首次。如此高的起点,是一种自我加压,也是中国航空航天实力的一次自我证明。
中国对于未知和科学的探索从未止步,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面向未来的乐观主义,之于当前正在蒙受疫情阴影的世界而言,是一种希望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