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女主角。
她原本随家里卖麻油,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然而,为了钱,她成了筹码,她被哥哥卖给富贵的书香门第姜家,嫁给姜家天生残疾的二爷。二爷得的是软骨症,一辈子都坐不直。七巧从来没有享受过正常婚姻的生活,也没有尝过爱情的幸福,但是却受尽非议。在姜家,没有人看得起她,就连下人们也敢背地里闲言碎语地鄙夷她。她的妯娌们更是对她避之唯恐不及。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彰显自己的二奶奶地位,她总是大嗓门,说一些露骨刻薄的话,甚至喜欢擅做主张。作为二奶奶的她,既操心小叔子的婚事,还指点了小姑子的婚事……一边张罗别人的幸福,她也一边逢人就抱怨自己的艰难。然而,没有人理解她。大家都躲得远远的。
七巧渐渐长满了盔甲,盔甲上又渐渐长满了刺。得不到爱情的滋养,没有婚姻的幸福,她便牢牢地抓着钱。可是丈夫去世后,分家她吃了亏,也无处求助,她认了。只是,她变得更加地尖酸刻薄。
她疾恨一切幸福的样子。儿子和女儿的婚姻幸福都被她那尖牙利嘴里飙出来的刀片式语言摧毁了。她不仅毁掉他们的婚姻,还毁掉了他们的人生。在她的带领下,一家人都吸食大烟,儿子长白最终成了只会逛窑子的渣男,女儿长安则成了她的翻版。
七巧从嫁进姜家起,就像套上了一把金锁,挣不脱,逃不掉。她被人们的轻视、忽略、抵毁、欺骗推搡裹挟着向前,最终成了招人恨的丑陋模样。虽然张爱玲并没有交待七巧是否悔恨她这一生,但是从她的叹息里,我们能读到一种钻心的痛。这也就是从始至终,张爱玲都让她吸着大烟的原因吧。没有大烟的麻痹,只怕聪明的七巧一天也过不下去。
七巧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极具传染性。她周围的人痛恨她,却又不知不觉成了她。生活中,不乏七巧这样的悲剧。譬如,婆媳。中国式的婆媳也是这样经典的悲剧,自己受婆婆百般挑难,练就一身盔甲,等到自己熬成婆,又披着这一身盔甲向儿媳开战……
如果说,七巧的悲剧是时代造成了,是那个战乱的社会背景下,哥哥为了钱,丧了天良,卖了她,把她推上悲剧之路,七巧的悲剧人生是被动的。那么,今天的女人们则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可以远离七巧的悲剧。
首先,我们不能草率地嫁人,不能为了钱而嫁人。钱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人生的幸福指数。七巧虽然分家的时候吃了点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仍然是有钱人,就连跟她暧昧过的破产的小叔后来都还来打她财产的主意,也就是说七巧嫁进姜家后就没有真正穷过,可是钱丝毫不曾增加过她的幸福感。
其次,我们要追求幸福。丈夫在世时,七巧是极尽厌恶的。丈夫去世后,七巧也没有再找。在追求幸福和守住金钱之间,七巧选择了后者。这也导致了后来她把一生妒恨都撒在儿女身上,最终葬送了他们的幸福。
再次,我们要豁达。俗话说得好,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不管伤痛有多深,我们都要学会报之以微笑,不要让恶魔吞蚀了人性最初的善良,不要让恶魔控制了心灵,不要亲自去缔造人生的悲剧。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因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你微笑;你对生活面目狰狞,生活亦对你面目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