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批注】第五回在《红楼梦》整本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这一回可以看作是整本《红楼梦》的大纲,作者借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其实交代了《红楼梦》中重要的女子们的形象特点、人生命运和结局,以及暗示了《红楼梦》的结局,这就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红楼梦》中一个个独特的女子以及推演作者对《红楼梦》设定的结局;其二,这一回还是整本书的一个分界回合,这一回之前也就是前五回可以说是《红楼梦》整本书的前因后果与设定交代,而这一回之后就转而进入《红楼梦》故事的叙述和展开了。“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的主语都是贾宝玉,环境就是“太虚幻境”,是说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听闻“金陵十二钗”等女子的命运,同时饮用了太虚幻境中的茶酒以及听了“红楼梦”的曲子。
题曰: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
【翻译】无边无际的春困让人盖着被子就昏昏欲睡过去了,睡梦中恍惚好像随仙女们离别了红尘人世。这是何人在迷幻的情况下踏入华胥的境地,就是那千古风流的造孽之人啊。
【批注】这个题诗在现今大多通行本的《红楼梦》中都有选入,一般认为这是曹雪芹对这一回标题的注解,也是对这一回故事内容的概括。这里“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说的就是贾宝玉睡着梦游太虚幻境的事情。“华胥境”就是仙境,指的机会太虚幻境。“华胥”相传是伏羲之母,相传她踩了神的脚印就受孕生下伏羲。“造孽人”这里指代的是何人就有些不同的看法了,如果结合前面诗句这里还是说“贾宝玉”其实也未尝不可,但从另一方面看,这里如果理解为是何人让贾宝玉迈入太虚幻境的话,那这个“造孽人”也可以指代秦可卿或者警幻仙子。其实不论指代谁,作者其实都是借这首诗来表示贾宝玉从那懵懂无知的童年迈入了性欲觉醒的青少年时期了。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体,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批注】黛玉在贾府中很受贾母喜爱,这其实在后文前八十回中很多情节也都有体现,但是到了续本的后四十回贾母对待黛玉的态度似乎就突然变得有些不冷不热,这实在是矛盾。同时从这里还可以推出,林黛玉进贾府应当是在幼年时期,而过了一段时间甚至很久后薛宝钗在来到贾府,这应当是最符合故事情节的,因为这里谈到林黛玉和贾宝玉二人的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更加亲密,然而作者同时也借两人指出了一个人世间的道理,那就是“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就是说人们总是对越熟悉的人越苛责。宝黛二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