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完结一本书,两期下来,感觉自己对阅读越发的热爱了。今天外出培训了一天,回来又好多事情要忙,刚输出了上课笔记,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开始写我的读书笔记。
虽然有点小累,但每天写读书笔记的时刻是我最喜欢最专注的时刻,我享受于此。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是我最近每天在运动的时候听的,因为还没有听完,我就先分享前面一部分内容吧!【前言和序】
作者:稻盛和夫
心有多重要
心在哪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但因为心实在太重要了,所以人们总是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努力来描述和表达这个“心”。
随手拈来就有:开心、伤心、心花怒放、心急如焚、心旷神怡、心灰意冷、心猿意马……
还有:言为心声、境由心造、相由心生。本书所说“一切始于心,终于心”等,无非说明心有多么重要。
在企业经营中,稻盛先生提出“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的口号,贯彻“以心为本”的方针。
什么是稻盛心学
稻盛先生“心之多重结构”的理论耐人寻味。心从里到外,由真我、灵魂、本能、感性、理性这五层组成。核心是真我,真我就是真善美,具体来说,包括坦诚心、上进心、谦虚心、反省心、感谢心、知足心、利他心、乐观心、勇猛心,等等。
如何提高心性
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真善美,所以大家都向往真善美,但要把真善美付诸实践、持之以恒,却非常困难。为什么?因为从心的结构来看,人心中有本能的欲望,有感性的冲动,有理性的算计,还有灵魂的污垢。如何净化,如何抑制?需要日常的修行。如何修行?稻盛先生从切身经验中总结出六条,就是需要在六个方面做出努力,称为“六项精进”。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②“要谦虚,不要骄傲。”
③“要每天反省。”
④“活着,就要感谢。”
⑤“积善行,思利他。”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心学的核心是什么
从良心和真我引申出来,在心中树立一个明确的判断基准。这个基准用一句话讲,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换句话说,不是把利害得失,而是把是非善恶作为一切判断和行动的基准。
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稻盛和夫小时候有肺结核家族遗传病,虽然他讨厌、逃避、远离,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幸免。后来他总结这一切都由“心”造——那时得到的这个教训。
后来他参加工作,因为自己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他慢慢变得越来越好。他又总结:人生由心灵编织而成,发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
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
人应该如何活?人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这两个问题意义相同。在心中描绘什么,决定了将会度过怎样的人生。
拥有纯洁美好的心灵,就能开拓与之相应的丰富、精彩的人生。
相反,只要自己好就行,心胸狭隘,甚至为了自己得利,不惜踹落别人,持有这类邪心的人,他们哪怕获得了一时的成功,最终必将没落。
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多么辛苦,人生却总无转机。如果有人如此感叹,那么,他首先应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是否拥有一颗正直的心。
其中,人所能拥有的最为崇高、最美丽的心就是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有时候牺牲自我也要为他人尽力之心。这样的心,用佛教的语言,就叫“利他之心”。
够确信是基于利他、发自“善意的动机”的事业,最后无一例外,都能获得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