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海豚君看到一个网友的贴子:
像上图中的事件例子,都会有人觉得一个小孩对未婚女性这么问话,这是家教有问题,甚至是家庭中熊家长以此为乐的调侃,才导致孩子受到不良印象。
身为旁人自然没有教育别人孩子的义务,图中女生这么回话也是能理解,尚在情理之中。
但是故事的情境是发生在婚礼场合,作为未成年人,甚至是低龄儿童,他所看到的都是结婚祝福致词,大家喜气洋洋,他从这个场境中影响接收到的就是<来这里的人会不会都是结婚的>。
我们作为成年人,拥有着丰富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我们却很少在乎儿童的感受,很少能从他们内心世界出发来看世界,而是高高在上,以成熟人生阅历的审判姿态武断:<这真没教养><这是熊孩子><这是恶意>。
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为人父母,更不能擅自以<孩子很坏>为开头,仿佛他生下来就是和你作对。幼儿成长期很多时候都是弥补缺陷的过程,填补空白的过程,幼儿在成长中甚至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导致在表述事情的过程中会出现“说谎”的情况。
作为大人要弥补,引导,纠正,耐心,而不是审判,批评,恶言,打击。
02
《童言有计》第二季里,在一群小朋友等待着他们的生活老师到来时,一个名叫轩轩的男孩因为喜欢对面小朋友们正在玩的玩具车,直接走到对面去拿回到自己的座位玩。
这时引起了另一个男孩的不满,认为轩轩凭什么抢人家的玩具,而轩轩直接“警告”那名男孩:“这又不关你的事,(别管)要不然我打你。”
而后直接与邻座同学推搡了起来。
但当轩轩回到家后,面对妈妈问轩轩为什么要跟小朋友打架时,他哭得像个大人一样,不吭声地闷着哭。
轩轩是委屈了,因为自己的不懂沟通,而引来了小朋友之间的不满,而被小朋友们排斥在外。
而当轩轩看到自己当时在教室表现的种种录像时,也是逃避性地躲在沙发背后,不愿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而在接下来的片段中,海豚君看到了不一样的轩轩:
他会在生活老师准备午餐的时候,主动帮忙给小朋友分发餐具,把需要清洗的餐具整理好。
这时候的他也是一个人人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不能以你所看到的片面情况而去评价这个孩子的性格,对待成年人也一样。
我不敢说轩轩很好,很体贴,但他在饥饿的情况下,还愿意主动帮生活老师忙,他还是挺懂事的。
我们不能奢求别人对孩子有耐心,但身为人父母,必须要要求自己永远保持希望。
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即便是熊孩子,只要耐心地引导他们、教他们懂得道理,他们总有会后悔的一天,而那一天过去后,他们将长大成人。
我们要做的,是陪孩子一起迎接那一天的到来,而非是由旁人来教会他这个道理。
03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言行举止密不可分。
就在去年六月,陕西一小区内,一个十岁的孩子在电梯厢内小便持续半月之久。
小区邻居对这孩子行为非常气愤,孩子妈妈知道后,立即加入该小区业主群,诚恳道歉并提出弥补措施。
信息内容:
“各位邻居大家好,我刚刚加入本群,我是昨天电梯里小便孩子的妈妈。
昨晚是孩子同学的妈妈提醒我,才知道孩子的行为的。
给大家带来生活的烦恼,我作为家长,首先为自己的失职给大家道歉。
虽然平日口头提醒过爱护公共卫生,他没听进去,我们也监督不力,知道此事后,我们昨晚也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他。
孩子知道错了,也希望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原谅,并决心打扫一个月电梯间,作为道歉补偿。”
意识到错误的孩子也手写了一份检讨书,让妈妈发到群里,向大家道歉:
“我今天在电梯上小便,所以我要对大家说‘对不起’。
我做的这是一件不文明的事情,我做的这件事破坏了小区的环境,也可能让电梯坏掉,给大家带来危险。
我以后要改掉这些坏习惯,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扔垃圾,不破坏公共物品。
请大家监督我并原谅我。接下来我要打扫一个月的电梯卫生,作为补偿。”
当知道孩子犯了错后,当妈的第一时间向大家承认错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要为错误付出代价的榜样,更让孩子认识到错误;
和孩子达成一致的惩罚补偿,让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承担责任。
正如,美国托德·帕尔在《犯错误没关系》一书中所说:
孩子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你怎样对待错误,孩子也会这样去对待错误,当你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时,孩子也会这样。
04
假如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犯的错误没有懂得需要承担责任,到了不该犯错的时候,却用幼稚的行为去“补课”,那个“补课”的代价会有多大,谁都没办法保证。
如果,家长能在刚犯下错误的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
身为大人的我们很容易讲道理,所以道理可以放在说完感情之后再讲,因为当即孩子因为自身犯错时,大脑是接收不了道理的,只能接收到简单的感情共鸣。
比如:当你在收拾屋子,孩子突然把沙发上的垫子全都扯下来了,就连茶几上的瓜子也被孩子全都扔在地上。这时你会怎么做?
一顿骂?那孩子就会被吓到,会一直哭。
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去责怪他,而是要和他说清楚,妈妈辛苦把屋子打扫干净,你这样又把东西弄乱了,妈妈又要花时间收拾,那妈妈就没办法陪你玩了。想要和妈妈一起玩的话,只能等我收拾完哦,那你要不要跟我把东西都放回来,好吗?
当你说完这句话,孩子自然也就知道了事情的后果,并且一起收拾,这样的孩子下次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说不定还会热心地帮忙。
当然,别忘了,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
也就是孩子在懂得自己的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这样做了,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好的或是不好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回顾和分析,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记住教训。
父母与其抱怨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不如从自己身上作出改变,不要放任自己的孩子成为“熊孩子”,因为孩子犯熊的时候根本不开心,内心甚至是崩溃的。
为了帮助更多人更好地学习亲子教育
海豚学院这个暑假精心打造亲子夏令营
四大训练营专为培养孩子身心成长
带领所有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人
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的旅程
↓↓添加客服微信,即可预约报名↓↓
也可以免费咨询评估哦
公众号后台点击“夏令营”了解夏令营相关信息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
*来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豚世界”,id:dolphinsworld。这里百万妈妈的共同成长社群,提供众多妈妈自我提升干货(情感婚姻、育儿等),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聚集众多优秀美妈一起交流学习,最有趣有料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等你来!
一 一老师,三亲教育体系创建者、创新心灵教育实践者,国家高级家庭教育导师、心理咨询导师,帮助众多妈妈度过生完孩子那艰苦的几年,陪伴共同成长,我们的宏愿:让每个家庭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