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里一个18个月大的可爱小女孩,一个劲儿盯着旁边乘客手里的交通卡,用不清楚的发音说着:“pai,pai”别人不知何意,他妈妈解释到他在家里经常玩扑克牌,他以为交通卡是牌,边上的人都笑了,以前真没有想到交通卡和扑克牌能有什么联系。
一个1岁的小男孩对着公交车上的一名军人喊:“爸爸!爸爸!”妈妈羞红了脸,他爸爸是解放军战士,上个月刚刚回来探亲。
我们有大学生志愿者到幼儿园带小朋友读绘本,一个大班小男孩问:“姐姐你是大人吗?”她回答:“是大人呀,”孩子疑惑的问:“不对呀,你是大学生啊,学生怎么是大人呢?”哦,在他的概念里,学生都是孩子。
如何让孩子知道一个概念?每个概念都有很多的正例和反例,对于低幼年龄的孩子,让他们接触大量的正例和反例,这是建立概念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给一个1岁半的孩子一张扑克牌,告诉他这是“牌”,也许他以为这个形状的叫“牌”,也许他以为这个尺寸呢叫“牌”,也许他以为这个颜色的叫“牌”,也许他以为这个质地的叫“牌”···我们需要同时给他看类似“牌”却又不是“牌”的物体,如:银行卡、交通卡、借书卡···他们才会慢慢知道“牌”跟“功能”有关系,跟质地也有关系,玩的那个叫牌,乘地铁的时候用的叫“卡”,借书时用的叫“证”,乘火车的时候用的叫“票”···
一个不满1岁的儿童,对陌生的爸爸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套绿色的军装,在爸爸探亲的那个月,只要看到穿着绿色军的人,就喊“爸爸”是没错的,我们可以让他看到穿多种便装的爸爸,看到更多其他的军人,孩子对军装的反应就慢慢消退,转而关注爸爸的面容了。
如果我们想让一个孩子知道“学生”和“大人”两个概念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见识所有具体的有“学生身份”的人,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生,甚至还有已经做了爸爸妈妈的博士生,见多了,他就会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了。
假如我们想让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是“抱”,当然最直接的方法是去抱他一下,如果用教学手段,一般方法是写一个“抱”字,然后在旁边画一幅妈妈抱着宝宝的画。但是如果要让“抱”在孩子心灵中形成深刻温暖的形象,最好的做法应该是给他看《抱抱》这类绘本,你看,大象抱着小象,大狮子抱着小狮子,大鹿抱着小鹿,大猩猩抱着小猩猩···全书基本是这样的动物妈妈温暖而亲切的抱着宝宝的图片,读完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的跟爸爸妈妈来一个拥抱。还要去抱抱其他小朋友,他在这样的拥抱中不仅仅知道了“抱”这个动作,还感受到了抱抱传递的亲密感情。
为什么需要这样做呢?因为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
他要知道“牌”和“卡”的区别就要见识很多牌很多卡,他要获得“抱”字的含义,就要见到很多“抱”的场景,然后慢慢的概括出“抱”的本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