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会认为,人的行为基本遵循理性的原则,至少在没有明显情绪波动的时候会遵循理性的原则,趋利避害。但是这种观点其实有些过分简化人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一些规律会帮我们注意到生活中那些没这么简单的方面。
1 梅约定律与不值得定律。梅约定律认为,不同类型的激励方式,给人提供的行动动力是不同的。我们做事,或是为别人做事,总是要考虑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最基础的动力,就是为了生活享受和金钱,这也是最常被人们注意到,难以忽视的动力。另外也有责任感、成就感的动力。比如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有时尽心回答并不必然带来什么收益,但是出于责任感的驱使,也会尽力提供帮助。而更加特殊的动力,是兴趣、认同所带来的。
人们多少都会有些“兴趣爱好”,明明不赚钱还花钱的领域,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投入呢?在金钱的角度,这就是完全“逆收益”的行为。甚至可以说,其实大量的消费都是“逆收益”的,带来“精神愉悦”为主的。而“精神愉悦”这种概念,却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兴趣与社会氛围的熏陶,在一些人看来是“受罪”,在另一些人看来,或是经过包装,就可以视为一种“提升”与“成长”。
人们对于出自兴趣爱好和深度认同的事情,往往具有更强的动力,能某种程度上超越金钱带来的动力。与此相对应,人们认为“不值得”或是“无价值”的事情,就会因为没有动力,而达不到什么效果。因此,越是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即使艰难,也会有更高的成功率,而本身就不喜欢的事情,即便其他外部条件再怎么优渥成熟,结果都很难理想。
像游戏《只狼》里有句台词“犹豫,就会败北”,说的就是类似的道理。或者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2 印象管理。前面心理学原则的部分,我们讲了因为人脑的“内存”不足,因此只能选择关键的印象来了解别人。在这里,印象管理依然是强调“外表”或者说“面子功夫”对人的重要性。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应该依靠过往的经验或是别人的外表来评判这个人以后的行为。但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事论事”只能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进行,而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我们唯一值得考虑的就是“人”是否值得信任。而且这个“信任”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的。
一旦我们选择信任某个人,即使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完美,我们也会选择理解并原谅。因为大脑内存不足,根据每件小事都调节对某人的信任等级太麻烦了。与此对应的,如果我们选择不相信某人,那他即便做出什么积极的行为,也不容易受到重视。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别人的外表来做出这个“信任等级”的判定。谈吐是否优雅、是否有自信专业的气质,甚至衣着都扮演着重要作用。
而在做事方面,我们也会有这种“一股脑相信”的现象。即某人一件事做得好,我们就愿意在新的领域也相信他,让他带领,或是交给他负责。结合上一条“不值得定律”,如果此人面临事情容易调动出内在动力,全情投入,那么或许真的是“做什么成什么”。
做销售的人往往会有一条经验,第一步先卖出的应该是自己的形象。如果顾客相信了你这个人,那么你卖什么都会很容易,而且只要别过分欺诈,顾客也会一直相信你。我们买东西,做事情喜欢找“熟人”,即便有时这种“熟人”根本算不上朋友;或是有名的直播带货主播卖什么销量都好,也是因为将“自己”经营地好,而非根据产品“就事论事”。
因此,印象管理并不仅仅是提高“第一印象”这么简单,它蕴含一个生活中被许多人忽视的道理。一旦将“自我形象”这件商品成功卖出,就不再有什么“就事论事”了。也可以简单表述为“自我”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