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省委书记周祖翼走进华侨大学,为师生代表讲授思政课。这不仅是一堂知识的传递课,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感召,在校园里激荡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全校师生的深刻思考与热烈反响。
周祖翼书记此次授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华侨大学的关怀与期望,紧密贴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华侨大学的师生指明了方向,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牢记嘱托、勇挑重担。
在这堂思政课上,周祖翼书记着重强调了华侨大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建校65年来,华侨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为国家和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侨大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一方面,要在办学方向上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让红色基因在校园里代代相传。另一方面,要精准定位办学方向,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建强重点学科,培育特色与新兴学科,强化有组织科研,使科研成果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大局。同时,要突出办学特色,发挥“以侨立校、为侨服务”的独特优势,开设特色课程,深耕侨务研究,探索闽台教育融合发展新路,助力打好新时代新“侨牌”,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中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这堂思政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工作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守正创新。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拥有丰富的“富矿”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鲜活的实践案例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故事中感受思想的伟力。福建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与文化自信,让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此外,福建作为著名侨乡,侨胞们的爱国爱乡情怀和拼搏奋斗精神,同样是激励学生的生动教材,引导学生传承优良传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对于华侨大学的师生来说,这堂思政课是一次激励与鞭策。老师们深感责任重大,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塔,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生们则深受鼓舞,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人生方向,立志努力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青春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祖翼书记在华侨大学讲授的思政课,如同一颗思想的火种,点燃了师生们的奋斗热情,为华侨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华侨大学必将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福建乃至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