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知识第二部分(9)西半球的国家②巴西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在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2. 范围: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领土面积居世界第5位,也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地形:北部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4. 气候: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

5. 河流: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巴西西北部,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长度第二的河流。


二、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 人种

(1)人口众多,最显著的特点是混血种人数量多。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原住民为印第安人,不到1%。

(2)形成原因是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不同人种通婚现象比较普遍。

2.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城市有:

①巴西利亚(首都)

②圣保罗(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③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港)

3. 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主要农矿产品:木材、咖啡豆、甘蔗、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

2.农业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地势平坦,适宜种植热带作物。

(2)特点是巴西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咖啡豆、甘蔗、柑橘大豆产量居世界前列,咖啡豆、甘蔗、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3.工业

(1)发展条件: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巴西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逐渐发展成为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之一。


四、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提供木材

(2)提供新鲜空气

(3)涵养水源

(4)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5)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环境效应

(6)调节全球气候。

2. 雨林破坏的原因:

①修建公路

②采矿

③开辟农牧场

④办工厂

⑤建城镇

等等等等。

3.后果

(1) 水土流失加剧;

(2) 生物多样性锐减;

(3)影响全球的气候等。

3. 解决措施:对雨林应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