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篇第11-12章
16.11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16.12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原句译文
16.11 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语。隐居起来以求保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语,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16.12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唐朝的终南山是很多“隐士”“发达”的地方。似乎是对隐士的一种嘲讽吧。
不过也要想得开,这叫“隐士效应”吧。也是朝廷和百姓对隐士=高洁志士的认可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能在乱世中洁身自好,都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在乱世中高洁如兰,周游列国中传播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内心中正有操守,外表圆润能有礼有节的融入群体中。
很多内心高洁的人就是不肯对这个世界做出让步。似乎也无可厚非,他们无害于社会,社会又何必纠缠他们。两不相干。
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或只说不做,又或者浅尝辄止,都有失做隐士的操守。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虽说了解的很浅显,但是起码听过。齐景公,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没有大作为,要不是学《论语》我是不知道他啊。
樊登老师讲,伯夷叔齐玩的是无限游戏,齐景公玩的是有限游戏。樊登讲过一本书,专门就是讲有限和无线游戏的。哈哈,只是我不记得书名了。
只顾自己贪图享乐的齐景公,没有什么被人称颂的德行,生前排场,死后凄凉。和饿死在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相比,死的轻于鸿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