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喜欢巴赫,觉得他的音乐没有什么意义,节奏平稳缓慢,线条过于流畅,感情过于细腻,花哨的装饰音让人感觉匠气十足,即不像贝多芬那样充满力量与激情,也不像莫扎特那样充满灵性与苦难,完全是巴结权贵的应酬之作,一个衣食无忧之人的肤浅歌唱。就像有一次我在一个书法群里口出狂言,严厉批评齐白石晚年的书法,把他与小学生相提并论。当时群里鸦雀无声,众人沉默良久,一位叫姜志俭的老师从容地说:相信两年以后,你再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人总有无知和片面的时候,需要时光来抚慰,阅历来充盈。如今我再翻看齐白石和弘一法师晚年之作,感受到那种已臻化境的返璞归真,我对自己之前的无知是多么的懊恼与惭愧。
艺术总是相通的,音乐也是一样。人生在经历过波折、经历过创伤之后,总会有那么一首旋律,像清泉一样流淌在心里,淡定而从容,能让灵魂得到片刻的歇息。人在中年时候,才开始喜欢巴赫,才发现他音乐里面平衡的美和让人无比深情的沉思。或许是因为宗教的力量,为他的音乐赋予了和谐和圣洁,充满着对上帝的仰望和神性的光辉。
传说上帝在创造人间一切自然元素的时候,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与构筑,一切都是那么平衡、有序、安详、微妙。于是在山川、海洋、日光、花草、泥土、河流、小鸟等等这些人们能看见的东西之外,又让人类用音乐去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愁苦。至此,人类的感官才算完整,灵魂才得以安静,而巴赫,是造物主赐给人类共同的礼物,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他的音乐如清风拂过,如细雨潺潺,如你沐浴于晨光熹微中,如你坐在花园里,静静听着花开的声音……生命收起不安与躁动,心境更加淡泊朴素。这种朴素在年轻躁动的心里是感受不到的,除非你的眼睛真正看淡了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在他的音乐里回归成最完整和最纯真的自己。
想起初中音乐课上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位年轻帅气的男老师走向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巴赫的英文名字,带着我们走向他的殿堂,我感谢这位叫于男的音乐老师和那时的阳光,虽然我懵懂无知,听不出音乐的真谛,但是他让我记住了巴赫,让我日后还能凭借记忆找到灵魂的居所。三十年过去,那个画面久久不能忘却,也许这就是我对巴赫的热爱所埋下的伏笔吧。
无须思考具体的含义,也不用刻意追求,在一束阳光和一缕草香里,聆听巴赫,还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