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有抽象概念,其实都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幸福、快乐、成功、自由等等。

但我们常常用客观的东西去衡量它们,比如钱的多少,房的多少。

这些客观的东西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并不能匹配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也没必要追求一个万能匹配的标准。

焦虑文其实是在试图用一些高标准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质的存在,定义那些实际上标准高低不同的、抽象的、主观感受性质的概念。

也就是,用极端个案,营造一种群体优秀的假象,从而让普通群体感到焦虑。

而受蛊惑的人们之所以能够跳进陷阱陷入焦虑,本质上也是因为他们内心也认同“用客观物质衡量主观感受”的这种方式,认同“个案就代表群体”的这种逻辑。

那些能够成功贩卖焦虑的人,就是因为抓住了大部分人焦虑的心理成因。或者直白点说,他们是踩着人的弱点和痛点往上走的。

那么,如果你的痛点和弱点根本就不在这里,你的焦虑并不是来源于焦虑文中所提到的那些标准,那这个陷阱你压根都不用在意就会自动绕过的。

所以解决办法的重点还是在于“认识你自己”。重视自己的感受,建立自己的标准,去探究自己的幸福点、快乐点在哪,去了解自己的成就感真正来源于什么,去体会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是你所认为的自由。

总之,是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升级迭代自己的认知和评价系统,而不是随意用别人的评判体系来框定自己的世界规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代人太急功近利了,钱、权、地位是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准。而古人的成功价值观是将一个人能为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所...
    砂与海之歌123阅读 877评论 0 1
  • 01. 天灰蒙蒙的,风也冷冷的刮着,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萧条,稀稀疏疏的几棵叫不上名的小树也长得歪歪扭扭,路边连杂草也...
    筱念凉阅读 3,418评论 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