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认真的做点事,就只能安下心来,有思考才能有产出。
金条就在我的腿窝里,蹭来蹭去,转一次身,再转一次身,然后坐下来舔爪子。
榴莲也凑过来,闻闻金条的鼻子,又闻闻我的脚,小脑袋努力的往我腿上盖的毯子底下钻,最后它如愿以偿,把金条挤走,它趴在我的腿窝里,盖着毯子美美的睡着了。
浮墨笔记说,文章润色功能既是武器,也是枷锁,它能把我们的磕磕绊绊抹去,变成完美的表达,久而久之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真的是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以为被润色过的语句和观点逻辑,原本就是自己的输出,其实不然。
我们从来都做不到完美,但我们总是会渴望完美,也喜欢看到完美的呈现。
当我试着说清楚此时此刻的想法,发现还是不能顺利进行,写字跟不上思考,而思考又娇气,一旦卡顿,就无法还原成最初的样子。所有不能连续的东西,都破碎在文字中,重要的是,这样的记录真的有意义吗?
不得不说,还是坐下来,把环境先维护成有利于思考和写作的状态。有了氛围,人的状态才有可能身在其中时,产生更多奇思妙想,而那就是所谓的创作吧。
其实我很喜欢自己一口气写完的“隔壁老王死了”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这属于什么题材。喜欢是因为那样的一次创作,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开始之前完全想象不到故事会如何发展,一切都是思绪流动的自然产物,我想,这就可以算是一次心流体验了吧。
那天晚上,我同时在做的还有一个摘抄,恰好看人间清醒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我认同的观点,划线的句子和段落比较多,手机放在电脑旁,屏幕亮着,呈现的页面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划线,我的摘抄就特别顺其自然,都没用翻看手机,在电子书里滑来滑去翻找,就只是顺手抄下来刚好在的金句。
东哥去了农安县,去见大哥,他和同事出差到那边农村,做农机具售后维修维护服务的。兄弟俩时隔近一年的再次相见,我看到东哥发给我的照片,心里也会替他有些许感慨,至亲的人,都在竭尽全力的经营着自己的人生,照顾自己的家庭,这样的相聚也只是匆匆一顿饭的时间,明早太阳升起前,又各奔东西,一顿饭一杯酒一次话家常,有人间美好,也有世事沧桑,蓦然回首,半个世纪的兄弟情,没有更好的诠释,唯有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