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章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看到这里我很震惊,老子已经把女性上升到根本的高度上。又在52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是多么深邃,格局是多么的宽阔,将女性的能量看的如此真切。这一段话彻底打破了我以前看的文章关于封建社会对女性尽是摧残和禁锢的认知。(之前三纲五常害死我们这一代人,强力的阻挡了我们接近经典)
先清洗一下基本认知,我们再来落地说一说在家庭教育中女性的重要性。
“养不教,父(母)之过”,教育孩子并不仅仅是父亲的责任,只不过为了对仗工整把父母之过中的母字省去了。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女性在家庭教育中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参看孟母和程氏(三苏之亲)。
常说“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父亲的爱和尊敬使得母亲心安祥和,心中有数,情绪稳定。一个被敬爱的妈妈定然会使家庭和孩子安然醇厚,即便遇上再大的风浪也不畏惧,从而可进可退,使得家庭日益兴隆。
看到这个视频,就知道这个妈妈的家庭角色的失败。当着所有人的面多次否定宝贝,说no,孩子不漂亮,琴技不佳,尽管这个孩子已经有着超乎常人的表现力,她已经做的她最好的状态了,她想得到大家尤其是妈妈的认可。可以想想这个小孩被她最重要的人在自己最柔弱时候彻底否定之后她的人生是多么的自卑迷茫坎坷。中国人习惯性的对孩子批评,好的不说,坏的一再夸大。这也是大人的一种不安,怕阶层的坠落,怕孩子不能在社会立足。所以母亲们很多都沦为了人肉雷达纠错机,总是吹毛求疵,把小孩弄得惶恐不安。认为这才是好父母,真正的对娃好。却忘了你对孩子的那种希翼,是你自己没有办到的事情却要压在娃身上,这不公平。(三年前我看到一个妈妈在呵斥舞台边缘的小女孩,说她在舞台上表现力不好。这小孩可以看出来家境很好的,可培养方式还是批评,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说批评绝对不对,你要问一下你批评是孩子真的有什么错误,通过批评可以让孩子改正。还是为了掩盖你的焦虑,没有能力。
古话说母子连心,今说这是量子纠缠,母亲的焦虑孩子自然能够感知到,这也使得家庭气氛的焦虑呆板,家里的万物都有了焦虑呆板的气息,以后娃就会养成焦虑的气质。孩子长大后也就会无意识中都在情绪里面焦虑不安,做什么事都忐忑不宁。就像我小时候爸爸一套规则,妈妈一套规则,做同样一件事情,爸爸骂一顿,妈妈骂一顿,骂的内容也都不一样,更多时候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就招致一顿打骂。上班之后,我做事情都是畏畏缩缩的,进退都觉得不对。如此职场一直都很不顺利。而且我发现,一个家庭养出来的人气质长相大概类似,一个家里的东西因着家里的能量场也能养出相应气场的小猫小狗,花花草草,就连同一片土地上每家种的苹果甜度松脆度都不一样。妈妈们都问一下自己,你给家庭带来的是滋养还是破坏。人生的阶段很难控制,我们要明白心安最重要啊,就像康老师说教育就是拥抱小孩的心灵,如果不会教育,那么最低层次就是说话慢一点,这就是教育了。孩子成绩不好,那就问一句,你尽力了么?只要尽力了,我们也确定孩子真的在学习了,没有在糊弄人,剩下的就是家长和老师的事情了。在这里我忽然通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学学者放着赚大钱的项目不做,都致力于家庭教育的传播,这真是利国利民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上述几句话真是如雷贯耳。
小孩努力了,家长可以做到的是:
1.《礼记·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学也。”家长做教育要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教育,培养小孩的过程中有什么坑,具体有什么方法帮助小孩,有什么例子,就是要有整全的教育观。推荐大家学习《礼记·学记》这本书,理念方法实践都有。所以,既然为家长,为母亲,必须和孩子一起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孩子和所学书籍,成就孩子和自己。孩子学的内容你也要学,孩子下个阶段学什么你也要学,知识线和教育线的学习内容都要学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什么问题你也要知道,这事情对于孩子将来有什么助力,这个事情做了有什么危害,孩子将来要做能做什么事情,内心都要清楚。以结果为导向,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比如孩子想要考公务员,那就要清楚具体方向公务员考试要求,要什么学历,什么考试内容,笔试准备什么,面试准备什么,思维逻辑怎么梳理,申论这个难点怎么做,等等。我们不能嫌弃麻烦,谁都忙,可是什么是最重要呢?当然是孩子最重要了,教育不好孩子,你三十年的心血他三年就把你糟蹋完。康老师说要把教育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必须举全家之力来做这件事情。钱可以再赚,教育娃的时机过去了就没有了。“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勤苦能成也好,就怕家庭意识不上来,蹉跎一代又一代。
2.“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妈妈要和小孩保持顺畅的沟通。如果小孩的喜怒哀乐都告诉你,那么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会让孩子得到帮助,很多坏事情都能有效遏制,消弭无形了。每天问问孩子今天有什么高兴和不高兴的事情,比如珞珞刚到新学校因为写字太慢,反应太慢,被很多老师批评了,回家她也不敢说。我有天就问怎在学校有什么开心事不开心事么,她突然哭了,说老师批评她,说她写字太慢。我问为啥你不告诉我呢,她说她怕我听到后更生气再批评她。听到这个话我好好安抚她,让她相信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会帮助你,我们要不怕困难。然后我们制定了如何写字快的方法,还有订立周五下午放学闺蜜聊天时间。在学校访问时候,我还和老师沟通珞珞的情况,老师也说孩子进步了。 还有就是学校凌霸事件,其实不能说是凌霸,就是同学相处中有一方强势了一些,大人觉得这不算什么事,可是我娃珞珞一次下学回来就哭了,说同学经常欺负她,她要转学。爸爸一听,说我给你说个方法,他欺负你你就告诉老师,娃说她不敢告诉老师。爸爸说你不敢告诉老师,你就上课站起来,老师要是问你,你就给老师说原因。如此反复几次,鼓励,奖励娃,娃终于敢于维护自己了,现在也没人欺负她了。我本来并不把这件轻微凌霸事放在心上,但是后来想到,如果娃真的被别人一直欺负,每天无心情上学,家长也不管,那么孩子肯定会形成卑微人格,从一个人欺负她到很多人欺负她,让她终身都有很大的自卑感。这对她人生是很不利的,经常被欺负的小孩都是弱势家庭的小孩。我们做家长要在身心上教育上随时关注孩子,教育无小事。像我就是一个小学被凌霸很久的孩子,我爸妈并没有问过我,其实我很需要他们。日常pua中,今天娃回来我们就再总结一周的事情,再接着昨天说的可以从别人角度来看待问题,扩大孩子的格局。
3.教育要分角色,父母一严一慈,一批评,一鼓励。要给娃信心,让娃心安。除非是根本性错误,否则不能一致对外(娃),否则娃脾胃心肾身体也不会好,觉得家里没有温暖,长大轻则产生出离心(比如我,流浪在外的孩子都有自己童年的阴影),重则。。。(名校小孩自杀事件,事情并不是只发生在媒体上,身边已经有了)以前我们对孩子批评很多,夫妻双打都有,孩子变得畏畏缩缩的,我们就改变策略现在她都愿意窝在我们身上看新闻聊天。
4.教育是一分钟一分钟的来成就孩子的,如果孩子努力用心了,还是没有出来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定期来检查一下学习内容(《家塾教学法》有言亲自检点),不要嫌麻烦。检查的目的一是查看学习结果,二是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方法,和老师的方法对不对。哪里不对,就赶紧调整。(如果家长不懂不会孩子的学习内容,就要找相应的亲友来把关。不可敷衍放过。)比如孩子的一年级生字,拿起课本最后的生字板块一个一个的过,不会的就记录下来,车轮复习。看看是孩子记忆力太差,还是写的太少,没记住。有时候是老师默认孩子已经把字会写了,所以就没有教。做家长要形成检查习惯。
5.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耕读,现在大家虽然在城市没有土地了,但是还是可以用做家务来代替。如此可以培养一个整全的心态,做一个事情有始有终,培养责任感。且明白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电脑编程还是写作业都明白要从生活中找寻答案。会生活就会教育,就会学习。比如洗衣机编程方法过程都要生活中的实际的实践,只有真的做了,而且对洗衣机的硬件板块都了解了,才能对洗衣机编程有全面的认知。不然盲人摸象,脱离群众,最终做出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老师能够做到的是:
1.提升自己的人文线和智慧线,要有整全的教育观。同家长处讲的一样。
2.态度上即亲又严,太亲则孩子失了分寸,也不尊重你所教的东西。太严则心生惧怕距离之感,虽有问题,也不敢靠近来问,如此孩子糊涂又添糊涂,终于毁了孩子。我从小都不敢问问题,因为怕老师,尤其数学老师,上她的课肚子就疼。所以我数学劣势科目。
3.孩子是一分钟一分钟的成就的,做老师要有责任心。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都要认真观察,看看孩子哪一点有了星微的进步,就要去鼓励他,鼓励他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这是他取得一点实在的进步后才鼓励的。他的一点点的提升都要引导着他再去努力,再去内化于心。从而让他确定这样是有用的,这样做就行了。多多pua,第64卦未济卦。比如他这次字写的好看了,就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孩子也许说不出来,你就多来回问几次,是不是努力了,写的慢了下来,心不急了。以后要怎么写呢?这样一句句的把方法印证于孩子心中。
4.老师也要和家长有好的沟通,形成家校娃铁三角,共同成就人才。像我们娃语文老师一学期至少给我们沟通一次孩子的问题。
上述亲、师、生所做的事无非就是求一个心安,而母亲对外是穿插其中调油的人物,在家庭里母亲就是定海神针。王善人说:“媳妇性如棉花,柔如水,托满家。”母亲是家里的港湾,幸福的港湾。
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