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索言的缘故——成事并非指一定要创造丰功伟绩,更多的是指养成一个习惯或练就一项技能这样的小事。所以对如何成事产生了兴趣,先阅读第六章。
目标觉醒
首先目标觉醒篇章——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列出了三项判断一个是否觉醒的依据——愿望觉醒、方法觉醒、目标觉醒,意思就是想要变好、知道怎么变好、寻找人生目标。而寻找人生目标就是让我们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他人有用的事情,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做成事情接下来又给出了标准:在没有外力的要求下,自发地做一件事情,并让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比如练字,那你就不能只满足于把字练好就行了,甚至要追求有一定名气,再进一步让它成为自己兴趣和谋生手段的结合体;比如跑步,就要达到你不跑甚至觉得是你的损失——总之,培养习惯,习惯要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培养技能,技能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目标——做成事情的起点
首先,对于迷茫状态的自己来说,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个技能具有的属性——有价值、能利他、可复制、可跨界。其次,就应该把目标“写下来”——它是什么?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和关联?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确定真正的目标,那就基于当前所有的信息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再者,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集中心力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一个,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对我们做成一件事情来说尤为重要。最后,花时间想清楚这件事情的意义与好处,将他变成“刚需”,学会使用触动法和常规法。
思考
对于觉醒来说,我个人是追求变好的,但是对于如何变好和做成事情,却没有思考过。不过这两天早起了,是因为有人给我1000块钱,让我坚持一个月7点起床,这有外力的影响,所以算不上是做成事情,如果能够变成自己以后每天的习惯,才算是成事。所以应当谨记,一个人是否觉醒,应当从想变好、如何变好、目标成事三个方面来判断,而且成事是有标准的——自发做的事,这个事情成为习惯或具有影响。
其次,如果自己没有目标,最基础的事情就是去培养一个对自己或他人有用的技能,这个技能最好是有价值、能利他、可复制、可跨界。即使有目标,也应当将目标写下来,弄清楚他的意义和好处,将他变成自己的“刚需”(常规法和触动法)。写的过程中如果无法确定真正的目标,那就基于自己已知的所有信息去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做的过程中只选择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直到做出效果再去追求下一个目标。
补充
培养的技能具有的属性:
有价值——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有用,为此我们需要大量学习这个领域的新知。
能利他——能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痛点或能给这世界带来极度的美,且受益的群体越大越好。
可复制——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拥有睡后收入。
可跨界——能与其他技能进行复合,获取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常规法和触动法:
常规法——在做中想,在想中做,不断学习新知识,把好处和理由都清晰化,然后在实践中体验、强化,最后固化为自己内在的驱动力
触动法——触动学习法,只取最触动的自己的一个点,然后思考三个点:1、为什么刚才这个点对我有启发?2、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不同的三个事情上面吗?3、这个启发点有没有类似的其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