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笔记 2022.04.05 周二 清明节



认知驱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周岭

193个笔记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 前言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这几乎是我遇到的最多的读者提问。

读者: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我问:你是怎么努力的?

读者:一年前,我决心改变自己。此后,我开始每天早起,每周至少跑3次步、读1本书,订阅了3个学习专栏,报了很多网络课,重新开始学英语……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刚开始,我确实感觉自己变化很大,但越往后越看不到希望……

我问:那你有什么产出吗?

此时读者沉默了。

这是一个追求学习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

>> 不过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一下“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这两个概念。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不妨把内向成长看作培养习惯,把外向成长看作打造技能。换成这个说法后,你可能马上就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不是吗?

我们每天早起、跑步、读书、学习,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忙碌到感动自己,然而这些活动都是内部循环,不直接对外产出,所以坚持这些习惯只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会让我们轻易成为很厉害的人。反之,如果我们能更多地投入外向成长,培养过硬的技能,持续对外产出作品或价值,我们就能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就能被他人强烈地需要,从而感受到努力的希望。

>>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

>> 成这个说法后,你可能马上就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了:我们过度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即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 答案很简单:培养习惯容易,打造技能难嘛!

>> 说打造技能难,是因为它的好坏全由外界评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 了上述认知,我们就可以主动做出新的选择: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

>> 打造技能必须有产出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第一章 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第一节 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36亿年前,地球出现生命。

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类社会正由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跨越。

在漫长的碳基生命进化中,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有机生物体,生命若想得以延续,就必须不断复制自己——细胞分裂,旧细胞死亡,新细胞复制原有生物信息继续履行使命。

>> 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当你掌握了“复制”和“转换”这两个底层概念时,或许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 这种带有“复制”属性的生产活动,几乎做到了“一劳永逸”,

第二节 价值:用价值规律看问题,你的人生会发生巨变

>> 第二节 价值:用价值规律看问题,你的人生会发生巨变

2017年7月,我从零开始公开写作;2020年9月,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认知觉醒》。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特别天赋、特殊资源和巧妙捷径的普通人来说,算是一个可喜的里程碑了。[1]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写作确实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夸张地说,我在这期间的成长提升不亚于前三十几年的总和。

然而,有一个问题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这世上投身写作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最终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只是少数呢?回想当初和我一起练习写作的伙伴们,大多数早已放弃,少部分虽然还在坚持却始终反响平平,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除了运气,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价值。

“价值”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并牢记,因为当你把写作替换成任何自己想做成的事情时,这个道理同样成立。

>> 事实上,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以用“三五年之后还能产生影响”这个标准来衡量。

>> 那就是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

>> 所以只要我问:“那你能给予别人什么呢?”对方马上就会陷入沉默,然后幽幽地说:“好像确实没什么能给予别人的,就算是养成一个习惯,也难保自己能付出那样的行动。”

再想想那些我们愿意主动关注的人吧,他们是不是都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呢?因为这些价值可能对我们有用,所以我们愿意关注他们,和他们保持联系,甚至愿意付费支持他们。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即使换作是你,结果也是一样的。只要你自己有独特的价值,且价值能够呈现出来、被他人强烈需要,别人就会关注你、支持你、给你反馈,进而与你产生密切的联系,愿意把自己的资源给你调用,最终你会发现之前你想要的一切都会自然来到你的身边。所以“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真不是什么鸡汤,而是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的运行规律,谁能早一天正视它,谁就能从中受益。

>> 一旦我们把视角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

>> 价值积累之路就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看得清结果,但只要牢牢盯住“价值”这个方向往前走,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走偏。

所以在我看来,写作、成长和成功其实是一回事:写作就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究其根本,它们都遵循价值交换规律。

>> 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的原因,因为“新知”永远是增加价值的有效砝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资源。

第三节 利他:毋庸置疑,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 第三节 利他:毋庸置疑,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以前,一听到别人说“凡事要有利他之心”时,心里就会不自觉地泛起一股浓浓的鸡汤味,那感觉就像受到了强行说教。多年后才发现,这种未经审视的感觉和认知差点让自己错失个人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力量。这力量强大且坚韧,缺少了它,我们人生的成就和幸福可能会大概率地被限制在某条水平线之下;而一旦拥有了它,我们便能解开那道限制人生可能性的“枷锁”,做成很多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

这并非夸张,而是事实。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这种事实,是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凡事要有利他之心”这一结论,并不真正清楚它的深层含义。所以即使他们脑子里知道这个道理,但心里并不真的认同,更别说发自内心地去实践了。

>> 然而,利己之事让我们得到了眼前的好处,却让我们失去了更大、更长久的好处——力量!

>> 这么说或许会让人有些费解,不过,看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比如我们常说:为母则刚。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就会天然地对孩子有责任感、有保护欲。在为人父母之前,我们可能看到一只蟑螂都会吓得跳起来;但在成为父母之后,我们也许能冲向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把孩子抱到一边。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爱就是一种强大的利他力量。

当然,有人会说孩子毕竟是自己生的,换作其他事情不一定行得通。其实不然。20世纪80年代,稻盛和夫为了参与日本通信市场的竞争,每晚临睡时都会问自己:“你参与通信事业,真的是为了国民的利益吗?没有为公司、为个人的私心吗?是不是想出风头、要引人注目呢?你的动机真的纯粹吗?没有一丝杂念吗?”如此反复自问自答,不断审视自己的动机是否至真至纯。经过整整半年,他终于确信自己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才着手建立DDI公司,与当时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NTT公司展开竞争,最终在蚁象之战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使公司业绩出人意料地快速攀升,形成与NTT分庭抗礼之势。

>>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毫不掺杂私心,全心为国民谋福利、做贡献的利他态度,那就是无欲则刚。

这里的“欲”,当然是指个人私欲,这种私欲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它是我们个人成长进步及办企业、做事业的原生动力。但如果没有超越私欲的利他力量,我们就会在遇到重大选择时变得目光短浅,患得患失,因而变得软弱无力,无法做出真正正确的决策,最终使个人或企业发展受限,甚至陷入困境。而一个人要是能放弃自己的小九九,能发自内心地为社会发展、为人民福祉去做事,他就会真的充满力量,完成难以达成的任务。

>> 正如任正非先生在2019年1月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是为了财务报表,我们是为了实现人类理想而努力奋斗。”可见华为的企业动机里有心怀天下的利他思想,这种思想也是其排除万难的力量支撑。

这也是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原因,他们心里装着人民和国家。正因为爱得深沉,所以当家园遭遇灾难时,他们拼了命也要去拯救、去保护。而那些贪生怕死之徒就缺乏这样的力量,他们的目光只局限于自身,甚至只关注个人的荣华与安逸。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少会遇到像革命先辈那样需要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候,但利他心同样是我们最大力量的来源。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当我们陷入困境感到无力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不够高尚?是不是因为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

>> 所以,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无论是“为母则刚”,还是“无欲则刚”,实际上都是因为情怀和胸襟超越了个人、小团队,是一种面向大集体的爱。有了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正如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说的:“幸福即贡献感。”也如稻盛和夫在《心》中说的:“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世间的幸福之法和成事之法,无不如此!

>> 除此之外,我还做了另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

2018年5月,我在公众号开通了问答专栏,免费向读者提供成长咨询服务。很多读者都不敢相信我愿意花时间帮助他们,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以致很多人在咨询结束后都忍不住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愿意花时间无条件地为一个陌生人答疑解惑呢?”

的确,一开始我也不确定这样做是不是自讨苦吃,但我坚持认为只要是有利于读者成长和改变的事,就值得投入精力去做。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甚至可以说,这是那一年我在写作方面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表面上看是我在单方面付出,实际上受益最大的人是我自己。

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我竟无意中拥有了大量接触困惑样本的机会,掌握了大家在成长路上的第一手真实需求。

>> 人们不愿意践行利他观念的另一个原因是误把牺牲和讨好当成利他

>> 所以,利他不是盲目地牺牲自己,也不是刻意地讨好他人

>> 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节 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 第四节 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一位读者发现了我的公众号,如获至宝。他兴冲冲地给我留言并向我致谢,同时还表示要把“清脑”分享给他的朋友,希望更多人能受益。我当即表示感谢——对于一个几乎从来不主动推广的公众号来说,有人愿意主动将其分享给他人,那必然是发自内心的。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他又来留言了,但这次不是来感谢的,而是来“诉说愤怒”的。他说:“我的好朋友每天熬夜打游戏,平时不看书不成长,没有生活目标。我知道你的文章对他有用,所以强烈推荐给他,结果却被他嗤之以鼻,真是气死了!”然后他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想让对方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

>> 一位读者发现了我的公众号,如获至宝。他兴冲冲地给我留言并向我致谢,同时还表示要把“清脑”分享给他的朋友,

>> 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犯过同样的错误。在开始写作之前,我几乎从不主动学习;尝试写作之后我开始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源,觉得时间宝贵,人生不应该虚度,于是把购买的网课、优质书籍悉数推荐给了她,希望她少追剧多阅读,少浪费时间多提升自己。至于结果,你能猜到——我碰了一鼻子灰。

现在回头想,一切都很明了:我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她,而在她眼里,我大概就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知识搬运者,道理一大箩筐,成天说这个好、那个好,就是没见有什么变化,一看就是眼高手低的家伙……在婚姻生活中,用自己的意愿强行改变对方本来就是大忌,特别是在自己还不怎么样的时候。于是我选择了闭嘴,决定先做到再说。

我开始默默地坚持早起、跑步,身体和精力变得越来越好;我把学到的知识重新写出来,发现不仅自己理解得更深刻了,还帮助了很多人;在生活中,我变得更加体察、包容,成了家庭情绪稳定的基石;通过输出深度文章和接受问答咨询,我建立了个人影响力;新书出版后,知识变现也成了现实。

>>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 与这样的人相处,人们必定感到更轻松、更愉快,自然也就愿意主动靠近了。

擅打组合牌的人往往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他们会维护自己的形象,增加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理想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就可以始终向别人传达自己的魅力和自信,让喜欢的人主动靠近。

可见,如果自己始终处在单方面过度付出而得不到别人回应的状态,这并非说明别人对你不好,这只是一面镜子,告诉你自己还不够完善(当然,对方也有可能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

此时更好的策略是立足长远,努力改变。

>> 更好的对待不是要求,而是成为

类似的咨

>> 在遭遇他人不友好的对待时,我们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求对方注意并改变,但是别忘了,他们都是自己的镜子。与其要求对方改变,不如让自己真正成为心中期待的那个人,那个人强大、友好、睿智、有担当,是你自己遇到后也会心生欢喜或敬仰,愿意主动靠近的人。

作家特雷西·麦克米伦在2014年2月做过一次名为“想拥有完美的婚姻,请先拥有完整的自己”的TED演讲。她用自己三次失败的婚姻经历换来一个非常珍贵的思考角度: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做一次这样的假设: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疾病也不离不弃?(

>> 和自己结一次婚”真是一个绝佳的视角,它就像立在门口的一面镜子,让自己在每次出门之前先自我审视一番,防止邋遢示人而不自知。你现在肯定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数,而是非常高级的元认知。

>> 正如查理·芒格说的,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第五节 内向: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 第五节 内向: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喧嚣了。

似乎只要点开屏幕,就能看到各种面孔对你说:“在这个时代,你一定要学会在众人面前销售自己,要敢于表达、主动连接,要拉得下脸,否则你会错失各种人生机遇,活得默默无闻……”所以,他们鼓励你走到台前去分享、去演说,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们推荐你日更文章(视频)、与读者(观众)保持情感联系;他们告诉你微信视频号的第一条应该说“你要关注我的N个理由”;他们提醒你在短视频的最后告诉观众“记得双击、分享,爱你么么哒……”

于是满世界的信息似乎都充斥着这种套路,好像你不跟着做就会落伍一样。这让很多人焦虑不已,特别是那些天生内向、不善言辞和表达的人,因为这些对他人显得极为平常且轻松的事,换到自己身上就会变得异常难受和别扭。

>> 我们可以看看一位与众不同的“网红”——李子柒。

>> 如今,她最不担心的就是缺少外界的关注和联系,要操心的反而是对海量的合作请求进行筛选。

这就是所谓的“被动社交”——通过产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来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如此,就算创作者自身不善言辞,也同样可以让自己产生强大的社交吸引力,因为他可以让作品代替自己说话。而有价值的作品,特别是精心打磨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个人在台面上的高声叫卖。

扬长避短——内向者更有创造优势

选择“被动社交”战略的人并非少数,比如25岁就成为百度副总裁的李叫兽在成名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但工作中又需要人际关系和影响力,于是他梳理了获取人际关系和影响力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二是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想认识自己。

>> 我们不愿意拿着手电筒去找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光和热还不够。那没事儿,我继续努力,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我的光和热有一天能够覆盖到他。”

可见,采用被动社交的人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无奈,相反,这是一个非常明智和正确的选择。因为内向成长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长与事物而非与人物打交道。

科学研究证明,内向者与外向者在生理机能上有显著的差别。比如,内向者头脑中的血液流动路线更长、更复杂,犹如很多蜿蜒的路径,因为他们的血液聚集在离脑干更远的前额叶和布洛卡区——负责计划、思考和语言处理的区域,而外向者头脑中的血液聚集在离脑干更近的负责感官印象和感知情绪的区域。

>> 但这种“主动求关注”的方式让我十分疲惫。因为每写一篇文章我都要另外准备好几个版本,同时还要联系平台、介绍自己、等待回应、忍受拒绝,即使谈妥了,也还要按照平台要求修改内容……几次尝试之后,我发现这种方式不仅会消耗自己大量的精力,而且会让自己的写作风格变得越来越浮躁,推广效果也不见得好。于是我果断放弃这种方式,并暗下决心:今后不再投稿,除非他人主动转载……

这种想法看上去有些清高,但的确让我开始摒弃浮躁、继续聚焦。此后,我把全部精力投入知识写作和价值写作,深度思考,精心打磨,不接广告,不搞互推,即使更新文章的周期很长,也要坚决保证文章的质量。当我放弃“主动求关注”的成长方式后,情况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

>> 所以那条看上去十分漫长的“被动社交”之路走起来其实并不慢,而且优质作品的价值积累效应还会加速这个过程,因为好的作品会自己“走路”。

价值稀缺——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的作品确实会自己“走路”。

这句话成立的关键是这个作品要足够好。它要好到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醍醐灌顶、能传递极度的美,或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帮助,且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样的作品很难被外界模仿或代替,因此需要创作者持续专注、持续打磨,投入足够的精力和脑力。这对擅长与事物打交道的内向成长者来说是一个喜讯,因为他们更有可能通过创造优质作品来打造自己的“价值护城河”。

>> 事实上,无论是内向成长者还是外向成长者,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影响力,最终都要过创造价值这一关。

当然,我们也不能自视清高,轻视主动传播的力量,但更好的传播一定发生在我们拥有足够多、足够好的作品或价值之后。所以,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不要太担心自己没人关注,我们只需专注于自己的作品与价值就好了。当有一天,你能用作品惊艳众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向你投来目光、伸来双手。那时,无论是主动宣扬还是借助专业的传播力量,你都更有可能让自己的影响力产生裂变。

在现代竞争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了,人们似乎都愿意跑到巷口主动招揽生意。这在商业上是行得通的,因为商业竞争非常激烈,商家需要主动出击、占据市场先机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 想想看,在一个人人都拥有传播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发朋友圈、拍短视频)的世界里,大家最缺什么?

缺好东西!

只要是好东西,人们就愿意主动分享。

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 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第一节 层次: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

1976年,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意思是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后来他们的学生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见图2-1)。

>> 1976年,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开创了一门新学问——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意思是用神经语言改变行为程序。

>> 这本没什么不好,只是当努力成为唯一标准后,人们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只用努力的形式来欺骗自己。比如每天都加班、每天都学习、每天都写作、每天都锻炼……凡事每天坚持,一天不落,看起来非常努力,但至于效率是否够高、注意力是否集中、文章是否有价值、身形是否有变化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努力的感觉已经让他们心安理得了。说到底,人还是容易被懒惰影响的,总希望用相对无痛的努力数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难的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努力反而为他们营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区。

第三层:能力。处在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琢磨自身的能力了。他们能主动跳出努力这个舒适区,积极寻找方法,因为有了科学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但这一步也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因为在知道方法的那一瞬间,一些人会产生“一切事情都可以搞定”的感觉,于是便不再愿意花更多力气去踏实努力,他们沉迷方法论、收集方法论,对各种方法论如数家珍,而且始终坚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在前面等着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走在寻找最佳方法的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伙人。

>> 个人若能觉知到选择层,那他多少有点接近智慧了。在生活中,这类人一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主动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选择

>> 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六层不同人,自己还在第2层,似乎

>> 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在NLP逻辑层次模型的帮助下,个体的成长便有了不同的呈现(见图2-2)。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图2-2  NLP逻辑层次在成长上的呈现

现在,我们可以脱离这一模型,记住“环境、努力、方法、选择、身份、意义”这几个词就行了。有了这把标尺,我们就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能够觉知自己当前的状态。

>> 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在NLP逻辑层次模型的帮助下,个体的成长便有了不同的呈现(见图2-2)。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图2-2  NLP逻辑层次在成长上的呈现

现在,我们可以脱离这一模型,记住“环境、努力、方法、选择、身份、意义”这几个词就行了。有了这把标尺,我们就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能够觉知自己当前的状态。

>> 我们就能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勤努力、找方法、做选择、建身份、明意义。

第二节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 第二节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2020年3月,我结识了“剽悍一只猫”(以下简称“猫”),而结识他的缘由竟是我对他的误解——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那种在网上运营社群贩卖焦虑的人。好在自己当时克制住了未经证实的偏见,抱着开放的心态读了他的新书《一年顶十年》,随后的事情也由此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

通过和“猫”本人的交流,我了解到他是一个极致践行的人,他的书便是他实践的心得。不过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多次提到的以下场景。

·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你是个干大事的人。

·刚毕业时,我觉得自己的气度不够,容易跟人斤斤计较,于是找人写了“气度”两个字挂在墙上天天看。

>> 反而觉得这种做法很高级,因为我知道这种行为触及了我们人类成长的终极力量——心理建设。

身份—过程—

>>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正视自己的心理建设,正视自己的身份建设,把潜意识的心理改造放到桌面上。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就算你不告诉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内心也有一个默认的身份存在。

>>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即使自身能力不差,但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选择时,总是畏首畏尾,承担不起责任。因为他们内心依然是个孩子,潜意识里的自己并没有长大。而潜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善用之,它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巨大推力;漠视之,它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巨大阻碍。它是领着你跑还是拖着你阻碍前行,全看你对它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可见,信念从来都不是空的、假的,它是实实在在的力量,是特别强大的力量。我想只要你知道了这个秘密,就必然会主动改变策略,真正重视信念的力量。

态度—行为—结果

信念,说白了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积极态度。这态度对内,就是主动进行心理建设;对外,也同样是好用的终极力量。

>> 因为这种看似可笑的做法极其符合“态度—行为—结果”的事物发展规律。

很明显,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行为则会影响现实结果。

>> 所以,困境就是我们成长、改变的分水岭,而成长、改变也是我们和困境争夺选择权的较量:放弃选择,我们就会成为困境的囚徒;坚守选择,困难也会向我们俯首称臣。

现在,我们把“心理建设”与“态度选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对内和对外的力量其实是统一的,它们的力量源头是我们自身的信念(见图2-5)。

[插图]

图2-5 为什么我们要保持乐观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 现在,我们把“心理建设”与“态度选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对内和对外的力量其实是统一的,它们的力量源头是我们自身的信念(见图2-5

>>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 [插图]

图2-6 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

至此,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已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它们最终能否为你所用,就看你自己的行动与实践了。不过千万不要忘了潜意识的学习方式是不断重复。这就像我们学骑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不断地、刻意地提醒自己动作要领。经过无数次重复后,我们不需动脑也能轻松做到,这说明潜意识已经学会了。掌握这种看不见的力量也是如此,我们一开始需要“假装”,而后不断进行自我提醒和暗示,直到有一天可以本能地、笃定地相信自己。

当然,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觉知,不能执着于一个固定的身份或信念。因为随着自身能力和境遇的改变,我们往往需要新的“身份”来引领,所以成长注定是一个将内在身份不断揉碎并重塑的动态过程。

>> 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愿望,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心理建设”这种力量的存在,能主动运用它来重塑自己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数人只能在生命途中懵懵懂懂地低效前行。如今,你我终于有机会接近这股看不见的力量,去创造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

第三节 语言: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 第三节 语言: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有个跟随其一生的习惯。他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即使碰上坏事、遇到灾难,也要心存感激,说声谢谢。”他甚至还强调:“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自己的头脑,就算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

起初,我认为稻盛和夫先生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一番研究之后,我发现这种做法不仅仅反映了他纯粹的品德高尚,其背后还极具科学精神,而且这种科学的做法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运用并受益。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能像稻盛和夫一样成为这个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人,那就请放慢脚步,随我一起去了解其中的奥秘吧。

>>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有个跟随其一生的习惯。他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即使碰上坏事、遇到灾难,也要心存感激,说声谢谢。”他甚至还强调:“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自己的头脑,就算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

>> 我们阐述了“态度—行为—结果”这个成长法则,即

>> 比如《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给我们做的“沟通示范”。

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们说:“我怎样才付得起?”

富爸爸解释说,当你下意识地说出“我付不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问“我怎样才付得起”,你的大脑就会动起来。

现在,再让我们回想一下稻盛和夫的做法。如果他不强迫自己在遇到坏事或灾难时说声谢谢,那他的思维就很可能会被糟糕的情绪束缚,然后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可见,刻意运用语言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使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说“我做不到”,我们可能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这种绝对化的语言会无意间关闭我们大脑的能动性,让自己不再思考如何克服困难。

>> 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们说:“我怎样才付得起?”

进化了

>> 可见,“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 可见,“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 当人们拿购物篮购物时会弯曲手臂,这种“收缩”的动作更容易使人满足自己迫切的需求,屈从自己的欲望,从而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提供即时愉悦感的商品;而使用推车购物时,人们手臂向外“伸展”,在选择商品时往往更加理性。

如果你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门店,进门时常常需要拉开门而不是推开门。因为拉门时手臂收缩,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简单满足”的心理状态。而柜台上方展示食物的电子屏幕通常是从上往下而不是从左往右滚动,因为当人们的目光跟随屏幕从上到下移动时,像在点头称是。这种隐蔽的设计会对我们形成心理暗示,但我们很难察觉。

诸多研究证实,我们的行为(包括动作、表情、姿态、语言等)与思维会相互影响。其中,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可见,我们也最容易察觉和掌控。

>> 此时,我们内心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在“假装”,而非真的这么想。

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人们常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那思想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我想,除了好好学习,好好说话必然占据了一席之地。

所以,请时刻觉知并审视自己的语言: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

·无论遇到什么人物,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

>> 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第四节 理性:成功,最怕一开始就对自己说不可能

>> 第四节 理性:成功,最怕一开始就对自己说不可能

从2019年开始,我就向读者倡导“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这一理念。很多人深受触动,决定开启自己的成事之旅,但在定下目标后又会产生这样的顾虑。

“我的目标是不是太大了?”

“看上去有些不切实际啊!”

“我怎么可能做到?”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最初的雄心壮志在千思万虑之后反而令人彷徨、退却,于是一些人来寻求咨询,希望我能给出一些更加理性的建议。然而我给出的通常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热情的鼓励。对于这样的回应,有些人并不满意,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要想做成一件事,光有热情没用,还得用理性思维思考目标的可行性。这样的想法自然没错,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理性思维不仅不会成为达成目标的利器,反而还会成为阻碍。

>>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还是从稻盛和夫的故事开始吧。

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他每次展开新的、难度较大的工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一起商讨自己的想法。这些人对稻盛的专业往往并不在行,但对他的提案总是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赞同,并鼓励他一定要试试。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一个人要不是虚荣心作祟,他不至于总找外行人来捧场吧?但稻盛和夫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子,他都会向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征求意见。可他们听了提案后常常反应冷淡,表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乏根据。

>>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 ·1946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经理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机只要上市6个月就抓不住消费者了,人们很快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看。”

·1957年,电子管发明者李·德弗雷斯特说:“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永远无法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创始人肯尼斯·奥尔森说:“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不合常理。”

很难想象,这些悲观的判断是从当时几乎最聪明理性、最专业权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但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看,这些结论似乎非常符合逻辑,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 而应遵循“先感性,后理性,再感性”的模式。这与《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说的“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如出一辙

>> 不得不说,这又是我遇到的好运——没有被理性思维束缚在起点。

现在,当我再用这个概念去观察他人时,发现很多人走的是与此完全相反的路径。他们一开始总是用当前的思维预估未来的情形,在发现自己的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时便觉得悲观无比,在起点时便停滞不前。即使勉强起步了,却又在过程中过于乐观、急于求成,希望很快看到成果,结果频遭打击,以致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中萎靡不振、痛苦煎熬,没过多久就放弃了。归结起来正好是“长期悲观、短期乐观、当下痛苦”的模式。细细想来,这或许正是很多人无法成事的原因之一吧。

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

>> 现在,当我再用这个概念去观察他人时,发现很多人走的是与此完全相反的路径。他们一开始总是用当前的思维预估未来的情形,在发现自己的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时便觉得悲观无比,在起点时便停滞不前。即使勉强起步了,却又在过程中过于乐观、急于求成,希望很快看到成果,结果频遭打击,以致在接下来的具体行动中萎靡不振、痛苦煎熬,没过多久就放弃了。归结起来正好是“长期悲观、短期乐观、当下痛苦”的模式。细细想来,这或许正是很多人无法成事的原因之一吧。

>> 理性思维之所以被人们奉若神明,是因为人们只看到它解决问题时的锋利,但事实上,理性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有偏颇、顾虑、担忧等自我设限的另一面。

比如它对评价特别敏感,所以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它对失败特别抗拒,所以我们总是沉浸在挫折的情绪中;它对得失特别在意,所以我们总是在选择时畏首畏尾;它对标签特别认同,所以我们总是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跨界发展……它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实坚定不移,然后用这些单一的认知束缚自己,它让我们处于安全地带,也让我们远离很多人生可能性。

只要我们把理性思维这把“剑”拆分一下,马上就可以看到它的两面性——锋利的一面和设限的一面,而这把剑的安全剑柄则是元认知能力(见图2-7)。

>> 即使我们生而混沌,要努力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但也要始终牢记获取理性不是最终目的,因为精彩的人生还需要浪漫、无畏和勇气。

第三章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

>> 这种影响能让我们远离危险,有机会坐在这里阅读这本书,但它也为我们变得不快乐埋下了隐患。

负面偏好

设想下面这样的场景。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带着一张成绩单回家,上面写着“一科优秀、两科良好、一科不及格”,你的父母极有可能短暂地瞥一眼“优秀”和“良好”之后,把注意力放到“不及格”上。他们会追问原因、叹气失望,甚至动怒责怪,使空气中充满紧张的味道。你有3/4的天气是晴朗的,但这1/4的乌云却让整个天空都显得黑压压的。

我们都体会过这些场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过得平安顺利,但领导的一句训斥、客户的一句责骂、爱人的一个抱怨、好友的一个误会……便让全天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 “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缺乏觉知的人,大多会在这种基因力量的操控下过着“身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里”的生活。

>> 而且,要想对冲一件坏事的影响,我们往往需要制造多件同等规模的好事。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所造成的伤害起码需要5个善意的行为才能弥补。所以要想在受“负面偏好”影响的世界里过得更快乐,我们还得学会自我调节

>> 幸福适应

有人可能会说,遇到坏事那是运气不好,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威胁和烦恼的环境里就可以每天都很快乐了。这种想法很美好,但并不现实。

有观点认为,当我们过上无忧的生活之后确实会快乐一阵子,但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幸福基准线。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适应后,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终究会慢慢适应。

从大脑内部看,“适应”其实是一种平衡。大脑不可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而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大脑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

>>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

>> 近大远小

联想人类的大脑构造,我们还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东西(见图3-1):本能脑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生存,因此它警惕危险,忽略其他;情绪脑喜欢新奇,因此它关注运动的事物,忽略静止的事物;而人类独有的理智脑虽然很高级,但它分析思考的优势注定使其紧盯问题不放——当自己是把锤子时,看什么都像钉子。

>> 叫主人吉娅拿出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任何小事都可以,每天至少写5条,并且把这个本子取名为“成功日记”。

>> 每天写5个亮点并不容易,但我坚信这样做是有用的,尽管我已经是成人了。

>>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想象的力量。比如当身处平淡时,我们可以想象失去现有的东西会怎样,这会帮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可贵,

>> 比较是偷走幸福的贼”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这要看跟谁比了,如果与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比较就是送来幸福的天使。

>> 当自己遇到烦恼时,我们则可以想象远离。根据远小近大的原理,再大的烦恼放到远处似乎也不算什么,而再小的幸福放到眼前也会变成大幸福。毕竟就数量而言,烦心之事在一天或一生中总是少数,我们不能让它们站得太近以致遮挡众多美好。就像你要是不小心被老板“骂”了,那就提醒自己这只不过是一天中的几十分之一而已,它不应该在眼前来回晃,而应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你还可以采用假设时间远离的方法,用三五年后的视角看待当前,通常你会觉得眼前的烦恼变得无足轻重了。

第二节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 第二节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孔子是公认的大学问家,从古到今,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很好奇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搜来寻去,在《论语·为政篇》找到了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寥寥数十字浓缩了一生的成长心路,但对这段话的解读却众说纷纭。翻阅了诸多版本,我觉得阐释得最好的,是湖北省云梦县王保清的一段话。他说自己以前读这段话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联系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突然有了顿悟。我读后极度认同,遂摘录如下。

>> 时代变迁、物换星移,时至今日,这两点忠告仍然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因为每一代人心智成长的规律几乎没有变。

可能你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坚信自己年纪轻轻就能功成名就,毕竟在机遇无限的新时代,有很多这样的励志故事。但如果仔细观察和体会现实,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只是极小概率事件。大多数追求“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的人,最终得到的往往不是绚烂的巅峰,而是沮丧和痛苦。可见,先贤的忠告是何等睿智。

对于“做成一件事并不容易”这个观点,我们会在本书研习很多遍,现在我们来谈谈“做成一件事”需要的另一个特质:包容万物。包容万物这个词太高、太大,用来形容圣人倒是合适,但对于我们初级成长者来说,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不知所措。

>> 为了更接地气,我们还是从最接近的“二元对立”开始吧。

我们来自非黑即白的世界

“二元对立”这个词看起来很专业,但基本上属于那种不需要费力解释就能懂的概念。黑和白是对立的,好和坏是对立的,对和错是对立的……在二元的世界里,一切都非常简单,只有“是”和“否”。正因为简单,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我们在孩童时期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看电视,眼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交朋友,心中不是喜欢就是讨厌;玩游戏,结局不是赢了就是输了……总之,好了就心满意足,不好就号啕大哭,很难有第三种可能,毕竟孩童时期的我们既理解不了复杂,也接受不了复杂。

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如此简单,所以它构建了一个极为确定的世界,让我们可以快速轻松地认知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物——它们几乎都可以用二元法来分类:男女、老幼、高矮、胖瘦、春秋、冬夏、晴雨、昼夜……

>> 一个极为确定的世界,让我们可以快速轻松地认知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事物——它们几乎都可以用二元法来分类:男女、老幼、高矮、胖瘦、春秋、冬夏、晴雨、昼夜…

>> 我们终究要走向复杂的世界

我们的身体会如期成熟,长出喉结和体毛,丢弃奶声和稚嫩,当我们以准成年人的身份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会慢慢用真实的面貌对待我们。

父母和师长也不再过度保护,希望我们能更快地适应真实而复杂的世界。但现实中,人们会关注你外表的变化,忽略你内心的转变,有谁会注意到我们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二元对立状态呢?

>> 真实世界原本就是复杂的,如果一直活在二元世界中,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得非常狭窄,因为越深入生活和社会,我们就会接触越多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我们会遇到不喜欢的老板、不喜欢的同事、不喜欢的工作,会对年迈父母的唠叨不耐烦、对年幼孩子的哭闹心烦……如果对一切只有厌恶和排斥,那岂不是要郁闷一辈子?

所以一个人的成熟必然要从“二元世界”走向“多元世界”,我们的思维也必然要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互存”。如果不主动走出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无法应对复杂和混乱的局面。

毕竟,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

正如东方文明所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也如西方文明所示:0和1的逻辑门可以演化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精美的游戏、宏大的互联网……

>> 毕竟,这个世界是有层次的。

正如东方文明所云: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万物……也如西方文明所示:0和1的逻辑门可以演化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精美的游戏、宏大的互联网……

>> 在分析他人的学习方法时,他认为“一部分人靠题海战术,另一部分人靠结果回溯”,这种观点将两种方式对立起来,似乎一个人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法。

我反问:“输入和输出为什么要有先后呢?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呢?输入和输出原本就是一个闭环,就像一个圈,要想让这个圈转动起来,输入和输出需要同时进行。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而那些在学习上十拿九稳的佼佼者,虽然看起来各有侧重,但都脱离不了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只依靠其中一条腿赶路,肯定走不稳,甚至还会摔跤。”很多时候我们受二元对立的思维影响之深,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但只要能觉知并从中跳出来,我们马上就会眼前一亮。

>> 他认为“一部分人靠题海战术,另一部分人靠结果回溯”,这种观点将两种方式对立起来,似乎一个人只能使用其中一种方法

>> 反问:“输入和输出为什么要有先后呢?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呢?输入和输出原本就是一个闭环,就像一个圈,要想让这个圈转动起来,输入和输出需要同时进行。如果只输入不输出,就会堵塞;如果只输出不输入,就会断流。

题海战术和总结思考。 输入 VS输出

>> 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

>> 题海训练和总结思考。

>> 再比如,坚持非黑即白的人往往是没有耐心的,他们需要马上知道结果才能安定下来,否则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忍受不了不确定性,所以作为恋人时会伤神、作为父母时会焦虑、作为孩子时会哭闹……背后原因无非就是希望马上得到明确的解释和答案。

而在复杂世界里,事情的演变需要一个过程,结果往往会有延迟,当下的局面往往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即时结果,不会让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归结起来,二元对立的人往往有以下特征:

·不喜欢,就厌形于色;

·找方法,却只取单一;

·要结果,总急不可耐……

>> 如果保持观察,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列表继续拓展下去,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只要我们持续思考、持续练习,复杂和混乱就会为我们所用,一个广阔的精彩世界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到那时,我们就能与几乎所有人和事相处,在相处过程中不仅能情绪平和,还能成为认知上的智者。

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很多人早已走出校园,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但未必敢说自己的心智真正成熟了。即使你现在是部门领导,手下管着一批人,或者为人父母,管教着下一代,如果没有自我觉知,你可能依然生活在那个简单的世界里,眼中依然有太多看不惯的人和事,终日烦恼缠身。

如果你确定自己已经看到了二元对立之外的多元世界,那请接受我的恭喜,因为这是成长的一大步。

>> 第一个误区是试图抛弃二元对立

>> 我们要学会在简单世界和复杂世界中来回穿梭,而不是只取其一,否则就又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二元对立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和使用。

第二个误区则是担心失

>> 自己要是和每个人都合得来,那岂不是很没有个性?

我理解年轻人的心情——要做纯粹的自己,不想跟看不惯的人“同流合污”,因为丧失自我是不可接受的。不过,走出二元对立并不是要你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样子,它既不需要你和对方成为密友,也不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对方,你只需在观念上接受他们,允许自己不喜欢的人、事出现在自己身边,能够忽略或忍受一定程度的混乱,与之和平共处,仅此而已。

如果更进一步,你还可以从他们身上发掘值得学习的品质,或从不利的环境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样的反转可以让自己无往不利,但前提是你要走出二元对立,接纳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第三节 一劳永逸: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 第三节 一劳永逸: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下次你吃花椰菜的时候,记得多关注它一下。

因为,它有毒!

是的,这个被普遍认为味道鲜美、富含维C,还具有抗癌功效的蔬菜,竟然有毒!我知道这样说肯定会惊掉一些人的下巴,就像我自己最初也被惊到一样,为了避免被人说是造谣,我还是具体解释一下。

花椰菜虽然富含抗氧化物,但通过饮食摄入的抗氧化物水平,远远无法起到抗癌的作用,人们食用花椰菜之所以会更健康、更长寿,是因为其含有的毒素——萝卜硫素。这些毒素原本是为了阻止昆虫或其他动物啃噬植物的,但蔬菜被我们食用之后,毒素便随之进入了人体内,不过由于剂量很小,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大。

>> 但毕竟是毒素入侵,身体依然会拉响警报,激活细胞内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包含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会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这才是吃花椰菜使我们变健康的真相。

当然,大多数人即使知道了这个真相,也不过是多了一个知识点而已,但这背后还隐藏着一条重要的成长路径,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并深挖它,就能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态度,减少人生路上的愁云困苦,保持生命活力。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通过花椰菜的知识,我们知道影响人健康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危害,而在于危害程度如何,换句话说: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适度的压力才是。

>>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 如果我们把能力圈替换为压力圈,这个规律同样成立:太大的压力或没有压力都会使我们生活不幸,适度的压力则能让我们的人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

>> 因为它违背了一个基本定律:一切事物都会自然“熵增”。

>> [插图]

图3-4 用水的形态类比熵的概念

熵增的本质其实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能量会自发地从多处向少处、从高处向低处传递。传递过程中,事物的浓度趋于降低,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主动输入能量去维护,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趋于混乱和无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们的身体、技能和认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舒适区,只要中断新能量(物质、信息)的输入,舒适区就会逐渐消失、瓦解。

所以,一些人有了稳定工作后逐渐开始消磨自己的奋斗意志,而这种心态导致他们停止学习、浑噩度日,以致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无所适从;一些人找到满意的伴侣后,觉得没必要再持续完善和提升自己了,这种心态导致他们成长停滞,无法与对方同步,以致出现情感危机;一些人实现财富自由后,觉得没必要再克制节约,开始沉迷享受,以致失去目标、空虚无聊,最终跌入低谷。

难怪我们写的网站程序,总觉得写好了一劳永逸,原来除了想增加新功能外,本身会熵增,外界总有变化的地方,就需要去维护和优化迭代

>> 如果我们不主动输入能量去维护,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趋于混乱和无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们的身体、技能和认知。

>> 如果我们不主动输入能量去维护,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趋于混乱和无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们的身体、技能和认知

用进废退,也适用于认知啊,学习了

>> 《刻意练习》的研究者指出,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要想持续,就不能停止训练,一旦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的训练培养的绘画、演奏、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

>> 《刻意练习》的研究者指出,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要想持续,就不能停止训练,一旦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的训练培养的绘画、演奏、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

>>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长期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危险可能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

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舒适区时,各项机能退化消解,直至遇到真正的危机,我们才会逼迫自己从低谷开始努力,但巨大的压力会迫使我们想要更多、想要快速见效,于是我们又陷入了巨大的困难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么焦虑至极,低效努力,始终在低谷黯然徘徊;要么奋力拼搏,重回高峰,但也元气大伤。当我们再次达成目标后,可能又会大松一口气,然后待在新的舒适区内等待恢复,毕竟没人愿意持续高强度地拼搏。

>> 这一秘诀非常奏效。因为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只要目标或欲望一多,我们必然会焦虑丛生、急于求成,而面对强大的惰性时,我们也要学会主动跳出舒适区,通过持续输出和创造给自己加压。

因此,我极力提倡大家无论干哪一行都要想着去创造点什么。有了创造意识,我们就会主动走到舒适区边缘,无论身体、技能还是认知,只要有作品的引领、反馈和激励,我们就会乐此不疲,精进不止。这样的努力虽然不会快速见效,但可以让人在高峰期和低谷期都保持耐心、稳健,避免大紧后的大松,最终形成持续积累的上升曲线(见图3-6)。

>> 了创造意识,我们就会主动走到舒适区边缘,无论身体、技能还是认知,只要有作品的引领、反馈和激励,我们就会乐此不疲,精进不止。这样的努力虽然不会快速见效,但可以让人在高峰期和低谷期都保持耐心、稳健,避免大紧后的大松,最终形成持续积累的上升曲线

>> [插图]

图3-6 刻意保持适度难受享受的是间歇性成就

如图3-6所示,我们会发现它呈现了一个相对平缓但持续上升的状态,但过程中我们并非没有享受。因为每达成一个小目标或小成就时,我们都会间歇性地获得一些正面反馈。这些反馈带来的成就和动力,让我们愿意再次走到舒适区边缘,继续行动。正如我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的那样:每次打磨一个主题,我都逼迫自己在舒适区边缘待一到两周;而每次发布一篇深度文章,我就能收获大量的正面反馈,激励自己继续向前迈进。如此反复,乐此不疲,我既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又能持续扩大舒适区。

>> 这种成长模式没有一劳永逸的保障,却有享用不尽的乐趣,长久坚持,它就会与一劳永逸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见图3-7)。

[插图]

图3-7 一劳永逸模式vs刻意保持适度难受

可见,适度的难受是成长提升的催化剂,真正的美好也在于努力之后的收获与成就,而非长久的无压。只要我们刻意建立这种心态,就能从这个策略中长久受益。

控制的艺术

>> 他们在《最优学习的85%规则》这篇论文中计算得出:生活和学习的最优值是15.87%。即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其“甜蜜点”是每次加入15.87%的难度和意外。

下篇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

>> 下篇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

第四章 策略——方法和路径

第一节 认知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每到新年伊始,人们就开始暗下决心,制订来年的目标和计划。对此我通常是不鼓励的,甚至我还经常劝人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因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

热衷于在新年制订目标和计划往往基于对过去的不满,我们希望来年会有所不同,但多次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新计划出炉的那一刻确实让人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陷入苦苦的毅力支撑,然后不了了之。

>> 长期主义者

>> 看清机制还不足以定义认知驱动,毕竟这仅仅是智力层面的力量,成为长期主义者还需要第二种力量的加持——寻找意义

>>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能走多远,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标记好了。

>> 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它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要强得多,所以我们的成长其实可分为显性的“能力成长”和隐性的“心理成长”,当心理成长滞后于能力成长时,会限制能力的突破。

>>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第二节 写下来:我们都低估了“写下来”的力量

>> “写下来”是专注的聚焦器

>> 所以要想让大脑集中精力、火力全开,就得想办法结束这些无用的进程,而结束进程通常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它,让事情闭合;二是在虚拟世界中审视它,让进程结束。显然,很多念头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中立即完成的,所以“写下来”就成了在虚拟世界中打消它们的不二之选,因为它可以帮我们开启

>> 因为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2]。

>> 想、说、写”之所以代表不同程度的思考能力,是因为这三种活动关联知识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

>> 不要低估“写下来”的力量,更不要低估“写作”的力量。只要你写下了第一笔,就有机会开启

第三节 假设:什么能力可以让自己快速进步

>> 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点毋庸置疑。

>> 可见,假设可以消除模糊,让你的思考更深入;

>> 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阅读量转到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

第四节 降低期待: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 这个方法论对大多数人适用。

第五节 深度练习: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 当然,如果你还想继续了解离校后自主式的无压学习,那就随我一起看看韩国作家张同完的人生翻转之路吧。

自学英文翻转人生

张同完是《我在100天内自学英文翻转人生》一书的作者。在书中,他自曝自己在初中时就是一个差生,对学业丝毫不感兴趣,不懂为什么要读书,成绩落后到差点没机会读高中。后来侥幸上了高中,英文成绩垫底,他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但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他萌发了“讲一口流利英文”的强烈愿望。

经过不断摸索,他终于发现了100LS训练法,在几乎零基础的状态下,做到了6个月开口说地道英文,1年达到口译水准。这种学习方法与学校的教学完全不同——不学语法、不刻意背单词,但效果惊人,很多母语是英语的人都以为他在国外生活过。

>> 同完的经历听起来非常神奇,就像热播剧里的虚构故事。事实上,他的100LS训练法并不神秘,说起来还很简单,就是找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然后跟着听(Listening)和说(Speaking)。

>> 张同完直言,这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母语的方法。而且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并不需要看很多部电影,只需要把几部经典“背下来”,就足够赶超绝大多数人的外语水平。

现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绝大多数人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英语,不断学语法、背单词、做卷子。如此学上十几年,结果可能连十句正常的对话都接不下去,更别提流利、准确、地道了。一些人也用看美剧的方法来学习英语,甚至用海量的影视剧来“浸泡”自己,指望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在这种无痛的娱乐环境中轻松提高。可惜他们只是沉浸在轻松的剧情里,并不注重扎实的练习和具体的收获,最终的效果往往也是水过鸭背。

如果我们进一步探寻根源就会发现,这正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在作祟。

>> 所以在默认状态下,我们总是不看现实结果,一味追求轻松、简单、新鲜、快速,以致迷失在没有实效的自我欺骗中而不自知。在这种状态下,即使我们有变好的强烈愿望,就算愿意付出持续的努力,最终收获的结果可能还是两个词:平庸和普通。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结合“核聚老师”与张同完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学习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和标准,那就是: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核聚老师”没有沉迷于对各种资料的泛泛复习,张同完也没有醉心于各种美剧的泛听,他们都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最终成就了自己。奇怪的是,普通人对这种学习方式往往不屑一顾,而高手们却极力推崇。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 学习即练习,有一是一。

说白了,还是刻意练习

>> 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

>> 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

>> 快速和优秀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这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好才动作快,而是因为动作快才学习好。

第六节 跨界:如果你想与众不同,不妨试着跨界潜行

>> 不过在如今这个世界,我倒是更愿意将其演化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无聊。

第五章 战略——环境与多维

>> 要特别关注我们目之所及和触手可及的东西,因为离我们越近的东西就越会被关注,而越被关注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放大。

>> 只要我们在这些否定语句前加上“只是暂时”4个字——“我只是暂时不行”“我只是暂时做不到”,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可以让我们从“固定型人格”转变为“成长型人格”,很神奇!

>> 比如当我们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即使面临一定的风险,也要主动选择去高手扎堆或有更多学习机会的环境,为未来的跳跃做准备,而不要短视地选择那些薪资高但只依赖体力交换或安逸舒适却没有提升空间的工作。

>> 比如很多家长会在孩子读高中时就带他们去理想大学参观,让孩子置身于那个真实的、优秀的环境之中,这是极为明智的。这会调动孩子的多维度感官,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动力,而

>> 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作“跳出空间”。

第二节 多维: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 第二节 多维: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读书这件事被神话得太久了,特别是当查理·芒格的读书名言“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广为流传之后,很多人几乎把读书与学习、人生成功画上了等号,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读书,否则这辈子可能会“不入流”。

于是在主流观念中,读书似乎成了提升认知的唯一途径,这让很多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焦虑不已。这些人对阅读一直没有什么好感,抱起书本就会打瞌睡,或是感到极度乏味,这种“想要又得不到”的状态常常使他们陷入一种望洋兴叹的痛苦。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往往是因为对现实结果视而不见,只用最明显的观点来以偏概全。就拿读书这件事来说,“读书=学习或成功”这个公式显然不是事实,因为你只要稍微观察一下现实就能发现,很多人即使常年读书也未必活得如意,而很多不读书的人却能过得风生水起。

>> 很多人即使常年读书也未必活得如意,而很多不读书的人却能过得风生水起。

>> 学习的秘密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读书中,实践很重要,否则只是沉迷读书不注重实践,则会面临 “什么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局面

>> 所以一个人若只是沉迷于读书而不注重实践,就会面临“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一生”的局面。

>> 所以一个人若只是沉迷于读书而不注重实践,就会面临“道理都懂,但就是过不好一生”的局面。

>>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总是对“干巴巴的道理”置之不理,但是等他们经历了一些事,体会到具体的困惑之后,此时如果有人再当着他们的面把原先的道理重复一遍,他们就会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而这一席话或许他们早就听过,只是有了多维度经历的加持,再理解起来就不一样了。

一个人活到一定岁数,必然能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因为纸上的知识是一维的,而躬行出来的认知则是多维的。所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读书,更重要的还是运用实践、经世致用啊!

学会用潜意识来学习

说起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性爱这件事肯定是极典型的,因为在性爱活动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有感官被同时激活,这种综合起来的快感会促使个体主动追求繁衍。

>> 说起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性爱这件事肯定是极典型的,因为在性爱活动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有感官被同时激活,这种综合起来的快感会促使个体主动追求繁衍。基因就是通过这种全维度刺激的策略,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自己的复制。

>> 一是与高人交流或在优秀的环境中生活,成本是很高的,除非天生运气好,否则一般人不一定能时常如愿。反过来看,读书的成本则相对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尝试。

二是万一你生活在一个不良的环境中该怎么办呢?毕竟“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我们又无法随意选择环境。这个时候,读书就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环境的限制,让自己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

三是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感官也会逐渐适应,产生不了新的刺激。而读书则不同,我们今天可以读这本书,明天可以读那本书,不同的书可以让我们经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不同的人物和思想、见识丰富的环境与场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

四是读书虽然是单维度的思维活动,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也是思维练习的优势所在。

>> 现实结果会是最好的评判师

>> 如果你既能调动多维度感官从现实中学习,又能扎实实践触动自己的道理和知识,此时若还能拥抱阅读、热爱阅读,那你早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第一节 目标觉醒: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认知觉醒》出版后,我收到大量的反馈,其中读者“Lucas”提了一个极好的问题,他说:“如果我们按照《认知觉醒》中的建议去实践诸如消除模糊、解决焦虑、早冥读写跑等一系列活动,那做到何种程度才算觉醒呢?就像一个人通过发烧、流鼻涕、打喷嚏就可初步判断为感冒,一个人的觉醒又该如何判断呢?”

事实上,在《认知觉醒》的自序里,我已经提到了部分答案的线索,不过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时机更好,因为在我看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 主动做成一件事

>> 下面我将从目标、周期、方法和策略四个方面逐一展开介绍(本节主要讲目标)。

>> 大多数人,包括曾经的我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心中只有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想法,比如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成为一个很自律的人、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等等。这种笼统而模糊的想法只会让我们在原地焦虑地转圈,但当我们试着把这些想法写下来,用白纸黑字描述出来,眼前的迷雾就会慢慢散去。

如果你真的去写了,就会发现写清楚目标并不容易,而且还会遇到“有很多想法,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正目标”的情形。此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假设”原则,基于当前所有的可用信息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目标。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得先有一个目标,然后以此开始行动。

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自己想同时做很多事的欲望和冲动,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心力去做成,等做出名堂之后再去追求下一个。

>> 因为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基本条件。

>> 只要真正想清楚了,我们才不会把肤浅的欲望当成目标,陷入“别人说好,自己也想要”或“努力三天就反弹回原形”的境地。

另外,思考和行动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主动进行身份建设,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两种驱动力

如果你仍然想不清自己该做什么,那就想想自己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或痛点吧,因为需求总是最好的牵引。只要我们直接去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最及时的反馈,而这种反馈往往会成为我们发现人生目标的重要线索。因为我们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那大概率也能解决别人的痛点——毕竟人会面对很多共同的问题。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有了“利他”的机会。

>> 因为需求总是最好的牵引

>> 因为我们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那大概率也能解决别人的痛点——毕竟人会面对很多共同的问题。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有了“利他”的机会

>> 此时,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

一个人如果只在痛苦的时候才知道改变,那他的人生一定是被动和低效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人生有两种驱动力并有主动转换的意识,就可以占据更多主动权。

这一点,在电影《夺冠》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3年,郎平带领的“90后”新生代女排连连失利,遭遇了中国女排38年来最差的成绩。

>> 最后,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再次夺冠。

这个片段之所以触动我,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团体和一个人成长的共同秘密:专门花时间去思考意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主动转换驱动力,从老一辈人的痛苦驱动转向新一代人的喜爱驱动,她们都夺得了冠军,但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个体的成长也是一样的。要想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得在想清楚意义上多花时间,而且在最初阶段,我们通常需要靠痛苦驱动,因为这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特别在乎输赢胜负。在痛苦的逼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但最终走得更远的,一定不是那些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的人,走得远的人必然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

由痛苦驱动转变成喜爱驱动,也是进步

>> 主动转换驱动力,从老一辈人的痛苦驱动转向新一代人的喜爱驱动,她们都夺得了冠军,但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 主动转换驱动力,从老一辈人的痛苦驱动转向新一代人的喜爱驱动,她们都夺得了冠军,但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不同。

>> 个人成长而言,我们也应当扬长避短: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主动开启“苍蝇模式”,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一旦找到“出口”,我们再主动调成“蜜蜂模式”,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至于如何判断是否找到了目标,只需参考前文中的“价值、利他、复制、跨界、刚需、触动”等要素就可以

第二节 成事之旅: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 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7年时间,而很多

结语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 层次决定生活

>> 我相信“消费和生产”我们每个人都会涉及,但“创造”就不一定了。

>> 有的人甚至直接用“不是很想活,也不是很想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等流行语来自嘲。

>> 所以我时常鼓励读者不要沉迷于输入,而要沉迷于输出,不管学什么都要想着产出点什么,否则我们就会始终处于消费层,始终处在舒适区内。

>> 过顶级的生活和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必然是有门槛的,但其法门不过就是“输出、价值和反馈”,即我们要想有影响力,就一定要有输出,因为有输出才能被别人看见;

>> 因为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

>> 自身变得更好;而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我们才能照见自己。

后记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 不过现在,我一点也不纠结了,因为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很有用、被他人强烈需要的人!

>> ”[HR][1] 《认知觉醒》介绍了27个概念,本书介绍了22个,合计49个。

点评

推荐

这本《认知驱动》刷新了我的三观,使我一下子,觉得找到了方向。“做成一件对他人有价值的事”,非常棒。本书继续延续了 《认知觉醒》一书晓畅深刻的风格,都是干货满满,作者周岭思考实践后的诚意之作。

感谢感恩能读到这样的好书,两个认知书籍,是我这5年来读到的最好的书。自己也努力把2022年做为自己认知觉醒,认知驱动的一年,蜕变由内而外,正在发生。

谢谢作者周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