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键词:关注自身内心感受
今日感悟:在平时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就比如我们在与父母沟通时,我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从而产生更大的分歧。有时候合适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助于亲密彼此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所以在表达时学会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人与人进行良性沟通的必要条件。
2. 关键词:杜绝批评指责他人
今日感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与自己意愿不符的事情或人,我们可能就会对其进行批评和指责,虽然这里面一般都带有期待和鞭策的意味,但是一般别人不容易接受这样的语言攻击,甚至会进行申辩和反击,更严重者产生矛盾,是不利于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的。就比如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面对学生时,更不可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那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但如果我们直接说出对他的需求,比如希望他在课堂上表现更好,下次考试更上一层楼等,学生可能就会产生积极地反应,从而更容易的接受,进行更好的教与学。
① 好文节选: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② 好文节选: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求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