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个春节,想必全中国的人,过得都异常难忘。
我们都被#新型冠状病毒#的话题,撕扯得焦虑、担忧、心慌。
这个年,我们成为了“宅在家里就可以给国家做贡献的人”。
我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很感慨:
以前总觉得能在家宅着,实在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现在没想到,才宅了一两天,就已按耐不住了。
所有人都好想出去看看。
却只能卧室、书房、客厅、厕所、厨房、阳台一日游。
我们互相在朋友圈调侃着居家生活:
我时常会捧着一杯热茶,刷着朋友圈,看着窗外空荡荡的街道发呆。
我在想,该如何高质量度过这个#病毒假期#呢?
你可以遵循这三个原则:
1
持续而灵活的适应事件和环境
学会与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共处
我想问问你,看着每天更新的疫情数据,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焦虑?恐慌?烦躁?压抑?麻木?
我想再问问你,看着朋友圈和微信群时常发出的各种疫情讯息,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愤怒?焦急?担忧?无奈?冷漠?
我从数据和信息中,看到的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
你不知道明天的数据是剧增还是剧减。
你不知道哪个信息是真实还是谣言。
你甚至开始怀疑,隔壁邻居,是不是那个隐瞒不报的人。
面对这些不确定,我们可以做的,是持续而灵活的适应。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我朋友圈的微商大军了。
从大年二九武汉封城开始,他们的朋友圈发文模式变成了疫情解读+微商产品。
你可以看到他们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宣传自己的产品,同时他们也有血性的一面,他们灵活的在朋友圈里解读疫情、关心社会。
如果你不希望这个假期被人遗忘,持续而灵活的适应这次巨大的话题,可以像微商学习学习。
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最干扰我们的就是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和前方消息。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跳出被疫情锁死的消息圈,更理性的看待这件事。
我们会发现,很多讯息,承载了太多消极的焦虑和无解的方法。
与其让自己被讯息淹没,不如选择性的看几个官媒,适时的知道最新近况就好了。
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消耗自己的太多能量。
因为疫情总会过去,日子还要继续,我们还会再次前行。
尼采曾经说过: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既然新型冠状病毒这个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持续而灵活的适应事件和环境,才是这场事件背后,你可以做的最大的反脆弱措施。
2
利用这个假期
做一些曾经想做,却没做的事情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之前还在工作的我们,总是很期待周末。
这个周末,我要……我要……
我们总会告诉自己,周末来了,要睡到自然醒、要多陪陪爸妈、要多陪娃玩耍、要看书提升自我……
但是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带着一些遗憾。
那些想做却没来得及做的事情,还是那么多。
可现在不一样了呀。
在家里蹲的这段时间,你可以尽情陪伴爸妈聊聊过去小时候的事情。
你可以尽情陪伴孩子一起做游戏。
你甚至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看完一本书。
这个假期,我就是这样过的。
我把曾经一直想看但没来得及看的电影,刷了三部:《何以为家》、《林肯》、《大创业家》。
我看完了《钝感力》和《雅舍谈吃》,玩完了《故宫如意琳琅图集》的寻宝游戏。
今天下午,我还在效法《雅舍谈吃》里面的做法,做面点。
面对史无前例的超长假期,你确定要在睡和吃两种状态下度过吗?
其实你完全可以回顾一下2019年那些曾经想做但没有时间做的事情,然后挑出想做的一两件,去慢慢实现,你的假期,就会很充实了。
3
慢慢调整,你不需要弯道超车
前几日我在一个小群里和朋友分享我的假期安排时,朋友看后说,很是焦虑。
她告诉我,她做不到我那样自律。
谁不想假期里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啊,但就是管不住自己,有什么办法。
尤其是看到朋友圈那些整天晒看书、学习的,想想就觉得扎心啊。
我问朋友,你为什么要和别人比看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课呢?
假期是你的,对待假期,你可以选择慢慢调整,而不是逼自己一定要弯道超车。
其实我的假期也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自律。
除夕那天,我刻意的玩了一整天。
我没有看书、没有听课,下载了游戏、刷了一天剧。
大年初一,我睡到自然醒,继续刷剧、打游戏、撸狗、和爸妈闲聊。
到了初一的晚上,我才慢慢感觉到了不舒服。
我觉得头晕晕的,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恹恹的。
没想到,还没到48小时,我对曾经最奢望的废材生活,已经厌倦了。
所以从年初二开始,我开始了慢慢调节。
我知道,如果让我一下子回到之前的工作状态,太不现实。
所以我选择了在任何想看书的时候,去看书,想听课的时候去听课,想休息的时候去休息。
也正是这样慢慢的调节,没想到我年初二那天,看了三小时的书,听了一小时的课,还写了一些小笔记。
从那时候到现在,我一直都保持着这样差不多的状态。
不会特别把自己锁在屋子里拼命看书,不会刻意学完那些屯的课。
保持每天5-7小时的自我充电时间,会让你觉得你的假期,过得很理性。
还记得原则一吗?
面对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持续而灵活的适应事件和环境,和疫情和平共处。
你完全不必逼自己做什么,你只需持续而灵活的适应假期状态下的自己。
我时常在想,这次疫情过后,我们会回到怎样的状态。
也许这次的疫情,到了下半年就会被人淡淡遗忘。
但这次不一样的假期,可能会变成很多人茶余饭后闲谈的话资。
那么,你真的想在多年后,跟自己的孙子唠嗑说,自己当年如何在吃和睡这两件事上,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吗?
我想,我们更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毕竟疫情终将过去,日子还要继续。
这段属于我们自己的难得回忆,不如好好的度过,高质量的活出难忘的假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