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居士自撰谢氏宗族联集
一
东阳宝树家声远,(谢据、谢朗)
南国乌衣泽世长。(谢瞻)
二
条繁林蔚华宗秀,(谢瞻)
源浚波清南国长。(南国后裔)
三
华萼相光林愈蔚,(谢瞻)
嘤鸣同响悦弥亲。(谢灵运、谢惠连、后裔)
一
流水入瑶琴
流水入瑶琴,共太白酒、东坡词、摩诘画,临风不亦悠哉,三尺焦桐长久坐。
高山开玉局,时松云飞、竹露滴、溪声鸣,对鹤何其乐也,一枰明月古今同。
——刘春梅书写拙联并获奖
二
神女湖联
牧笛横吹,引来箕岭朝霞,茶山神女林中至。
行云高遏,歌彻湖堤暮雨,水国花汀月下明。
三
凤凰湖联
惠风生水榭,箫管齐吹,太平有象。
时雨入湖山,修篁寄趣,紫凤来仪。——全国楹联大赛二等奖
四
兴龙湖牌坊盛世腾龙联
水付澄明,惠雨和风歌盛世;
山还翠黛,长天丽日看腾龙。
五
兴龙湖牌坊. 盛世腾龙
湖生秀色,涵明月满怀,千般气度;
龙舞晴川,看碧云匝地,一派生机。
六
兴龙湖
乘水来兮,明月波前,风举金鳞翻雪浪;
腾云往矣,兴龙湖畔,虹从翠雨泽苍生。
七
临月轩
临月开怀抱,茶竹飘香,人生云外意;
登轩悦性灵,星辰弄影,水荡镜中天。
八
望龙台
玉镜空明,彩凤翔云天上去;
波光缥缈,青龙乘水眼中来。
九
晴雨亭
半晴半雨半堤柳;
一阁一亭一抹云。
十
兴龙湖
三河汇碧乘云到,
八角攒青驰水来。
十一
望云亭
亭外云流来竹色;
湖中雨涨试花期。
十二
惠风亭
时雨清凉生水榭;
惠风和畅入襟怀。
十三
白鹭洲
汀中白鹭亭亭影;
水面红荷袅袅风。
十四
龙湖柳堤
鳞光草色三篙翠;
鸟语花香满径幽。
十五
兴龙湖
箕岭夏莲生水面;
桂山秋月落波心。
十六
红蓼汀
白鹭青山外;
红荷碧水中。
十七
龙湖春晓
春水弄晴日;
柳阴生暖烟。
十八
洗耳池公园主题楹联
洗耳何须水;
忘尘唯在心。
十九
许由已去,巢父未来,徒对清池洗耳;
空谷林泉,春风秋水,何妨浊世牵犊。
二十
题梅砚斋
一曲清风,竹绕花溪,绿云微雨阁。
三杯淡酒,梅香砚影,明月小山楼。
——百诗百联大赛入围作品
二一
题明月小山楼
秀草沿阶, 墨池修竹影。
清风入户, 明月小山楼。
——百诗百联大赛入围作品
二十二
赏千山美景,
赋万卷诗篇。
二十三
千山红叶燃诗意
一朵青莲忆故人。
二五
采撷云霞归画卷,
搜罗风月入诗书。
二六
春满人间
紫笋破冰辞旧岁,
红梅得意报新春。
二七
喜气盈门
梅开雪化千山远
冬去春来万象新。
二八
辞旧迎新
紫筍破冰辭舊歲,
紅梅得意報新春。
二九
春满人间
千門麗景千門秀,
一樹梅花一樹春。
三十
花上才添一夜雪,
人間已是十分春。
三一
千江白雪千山月,
一葉孤舟一棹雲。
三十二
半庭白雪半庭月,
一樹梅花一樹詩。
三十三
四川南江响水洞撰联
赏佛地千秋泉水洞;
听仙山万古海潮音。
三四
南川联
南有奇山、金佛千年荫社稷。
川含灵峡、神龙万世泽苍生。——友人嘱撰
三五
四面山望乡台瀑布联
万古天河,宛如织女相思泪。
千寻瀑水,尽是牛郎白发丝。——江津友人书写参赛
三六
巴岳山禅林竹海
满岭云飞,此地即桃源故处。
半山月朗,斯门有竹院清风。
三七
巴岳山联
岭上有白云,不见古今林隐士。
眼前多境界,何追熙攘路行人。
三八
湖山无语,
天地有情。
三九
芳草关情,任繁华谢尽。
清诗绾梦,凭好景留人。
四十
游江津樱花村
几多徘徊,归犹迟十里樱花烂。
镇日缱绻,赏不足半空春树红。
四一
上元,拂琴匣尘,洗砚池墨。
清夜,温古人画,薰沉水香。
四二
芝兰清雅,松柏坚贞,视则堪为师友。
江海苍茫,云烟舒卷,观之自是文章。
——梁勇第兄书写。
四三
赠东门听雪先生
听谁诵三河佳赋? 正促弦急响,碣石秋风,恍若慷慨洪波声对月;
喜相逢四载诗缘: 如漱玉浣花,梳云吮雨,更兼峥嵘梅岭雪含情。
四四
祝贺永川日报成立廿载
彩笔一枝,写出文章千古事;
棠风廿载,迎来锦绣四时春。
四五
悼师梁民先生
满院桐花犹对月;
一溪流水不归人。
四六
茶罢石寒浸,
琴余松雨纷。
四七
情与青山老,
恨同碧水长。
四八
江山涵正气,
天地有清风。
——已篆刻
四九
茶罢石寒浸,
琴余松雨纷。
五十
知足者,虽居草茅、著布衣、也会十分快意。
贪心人,纵处廊庙、镶金玉、不能几日安心。
五一
青春无处买,
岁月不重来。
五二
人情离别后,
世事笑谈中。
五三
不写寒暄语,
但求真感情 。
五四
人情离别后,
世事变迁中。
五五
莫谢修篁意,
应怜空谷云。
五六
心寄湖山身自远;
情如兰竹性偏幽。
五七
春深花径和云绿;
昼永海棠眠雨红。
五八
世事纷纭无了局,
胸怀洒落乃上乘。
五九
名不求,利不逐,有知己两三人,兰心竹品。
湖之上,桥之旁,寻梅花四五朵,冬去春来。
六十
修竹白云高山流水,
清风明月空谷落花。
六一
夏深看草绿,
春浅种花闲。
六二
凝碧上层楼,一槛清风,唯君与我寻诗句。
飞红临石涧,半溪碧水,况尔同云数落花。
六三
唯君与我寻诗句,
不负山云看落花。
六四
晓风疏雨,梅花玉笛,只空嗟楼阁青山,故人何处?
孤馆碧云,锦瑟珠帘,又重睹书笺红叶,词韵犹存。
六五
一支妙笔双棹追月探三千龙洞携四子五徵六史诗词因循七股八章挥洒九天风雨惊万世万年文海。(蔚蓝)
十里竹林九儒结庐引八百秀才品七弦六经五音钟石参合四书三叠激扬二谢迹踪傲一朝一代画坛,(绿云)
六六
芳草关情,任繁花飞尽。
清诗绾梦,凭好景留人。
六七
江津樱花村
几多徘徊,归犹迟十里樱花烂。
镇日缱绻,赏不足半空春树红。
六八
上元,拂琴匣尘,洗砚池墨。
清夜,温古人画,薰沉水香。
六九
谁似文章陶令节,
无非山水谢家诗。
七十
三径诗书画,
一琴归去来。
七一
兰窗诗梦瘦,
竹馆墨花香。
七二
诗答安城,人物足传千古。
风流阳夏,家声会出一门。
七三
池生春草登楼咏,
院老秋桐入梦怀。
院老秋桐:幼时老家院落有梧桐树一株,每到雨季,桐花满石阶,好看,也很伤感。后念中学离家,重回院子时才知因涨势太过茂盛遮挡门庭被伐以薪,所以感怀。
沪上张青云先生雅评:绿云楹联诸作浣诵,语工律严,秀而能沉,整而能炼,雅韵欲流!谢家才女手笔,毕竟不俗也,甚佩。
七四
明月松风招隐士,
白云空谷有王香。
七五
平分山水千重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七六
幽谷清香终不改,
高山流水古今同。
七七
明月松间、清泉石上。
落花空谷、方才琴台。
七八
建安风骨今何在;
陶令诗文已不还。
七九
南国箕山称蜀汉;
建安风骨在岷峨。
八十
踏雪访梅谁似我,
携琴载酒兴同君。
八一
月从山上起,
云自竹间生。
八二
竹飞千顷墨,
竹滴万竿闲。
八三
气若兰兮长不改;
品如竹矣固难迁。
八四
赏墨秋声远,
观书白露深。
八五
相逢才士翰,
一别故人心。
八六
空山泉冷云根老,
修竹春深兰草新。
八七
春深花径和云绿,
昼永海棠眠雨红。
八八
登山始识云高远
临水方知地厚深
八九
修竹云深常履步;
索居事少每援琴。
九十
朝眠倚枕怀清梦,
夜坐援琴忆故人。
九一
青山是故人,
修竹为知己。
九二
秦汉诗书从者宝,
庙堂钟磬盛时音。
九三
万里黄金连叠嶂,
无边夕照曜尘寰。
九四
赏千山美景,
赋万卷诗篇。
九五
芝兰千载茂,
诗画一庭春。
九六
千山红叶然诗意
一朵青莲忆故人。
九七
江津蔡家镇对联(12)景区已刊刻
【清溪沟】
花满春溪,仿佛星云争烂漫。
蒲生秋甸,依然山水带葱茏。
九八
【清溪沟水库】
李杜若来,溪山凝碧生诗意。
倪黄堪喜,童稚垂纶添画情。
九九
【蔡家古镇川黔古道】
古道千年,竹径绿萝车马过。
圣泉三合,石台啼鸟野花开。
一百
【蔡家古镇川黔古道】
眼前道路嗟如此,
身外功名复何求?
百零一
【蔡家古镇川黔古道】
咫尺沧浪江海阔。
千重迢递路途长。
百零二
【蔡家古镇笋溪河】
秋竹云溪明月净,
春芳水岸野烟迷。
百零三
【蔡家古镇川黔古道】
可怜春草年年绿,
犹见古街日日忙。
百零四
【蔡家古镇笋溪河】
渺渺千年,谁叠青山生竹笋。
盈盈一水,犹裁碧玉作罗裙。
百零五
【蔡家古镇古道凉亭】
长亭春草迟迟意。
古道秋风仆仆人。
百零六
【蔡家古镇蔡家古寺庙】
竹影斑斑,滤去尘埃无限。
松风袅袅,吹熏古寺千年。
百零七
【蔡家古镇隆兴寺】
古刹禅林,香火绵绵绵万古。
红墙绿竹,石泉滴滴滴千秋。
百零八
【蔡家古镇古山寨遗址】
春草葳蕤生故垒,
秋风蕴籍觅芳踪。
百零九
别是灵崖,金佛山长萦紫气。
无双秀谷,神龙峡一醉诗心。
南川联绿云居士撰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