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听奶奶说“彩虹会吃人”。年幼只是觉得害怕,没有想太多。长大后再问奶奶,“彩虹是否真的会吃人?”奶奶说,“挂在天上的彩虹不会吃人,那些正在喝水的彩虹才会吃人。在我小时候就听说,有人去水井打水时正碰见彩虹喝水,于是就被吃了,之后那人脸上变得白斑点点,很是吓人。”
从奶奶的答案中,我有了更多思考。首先这里的“吃人”不是真的把人吞了,按奶奶的描述是那个人被彩虹“舔”了,所以脸上留下白斑点点。奶奶还说“我曾经看到过水井边的彩虹,幸好隔得较远没被吃哟。那个彩虹红彤彤的,身子一跳一跳在喝水,好吓人......”我听到这个描述,也觉得有些害怕。
有一定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彩虹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滴折射阳光,是一种光学现象。水井边由于空气中水汽较重,也容易形成彩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在我们老家,水井边的彩虹就变成会吃人呢?这个有些吓人的说法反映了什么?
首先是地理环境上,水井作为这个民间传说的空间存在。乡下没有通自来水,人们都要去水井边打水。水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再就是山里面草木葱茏,水井边也是草木繁盛,水源地一般选在房屋附近却清幽的地方,容易形成阴森的感觉。这种地理环境提供了恐怖氛围。
其次,土家族的“万物有灵”信仰。在我们当地,石头有灵,大树有灵,灶台有灵,土地有灵。对应的,鬼神观念也较为浓郁。彩虹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出现在了阴郁的水井附近,容易让人们产生敬畏感,赋予它鬼神性质。在乡下,自然知识缺乏,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困惑时,就会借力于鬼神。例如孩子生病了,会请巫师来驱鬼。
再次,这个提法的口传性。我奶奶幼年时从长辈那里知道彩虹吃人,当若干年后,她成为奶奶,再告诉年幼的我。可是如今我在城里读书生活,若干年后,我会告诉自己的孙辈这个说法么?那时的孩子去哪里找水井体验呢?
最后,乡村安全教育的恐吓性。奶奶说彩虹会吃人,让我们不要轻易到水井边去。我现在明白这里的含义了。在乡下,有孩子因为在水井边玩耍溺水而亡。家长们便用水井边有彩虹,而彩虹又会吃人的说法来吓唬孩子。就如同“不许哭闹,不然把你丢出去喂狼”一样,安全教育带有恐吓性。
再对比天上的彩虹不会吃人,因为它挂在远处的天际,大人孩子们仰望足矣。而这个仰望的过程没有危险。水井边的彩虹会吃人,因为水井本身是个有潜在危险的地方。
我没法考证这个民间说法何时发展而来,可它的的确确在我家乡存在。不过如今村里通了自来水管,人们不需要去水井打水。我回到老家,发现曾经水质清冽的水井已经杂草丛生,变了模样。现在村里的孩子们估计很难听到“彩虹吃人”的故事了。如今长大了,我明白彩虹不会吃人,可是却无比怀念那清水悠悠的水井。
于润物庭
20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