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下大多数人的主要情绪之一。
譬如我自己,便总有焦虑之感:工作推行难,业余时间少,疫情又严重,爱好又荒废,计划的书没读完,游戏连输……
焦虑来得实在太容易,导致我都错误的认为,自己是不是心理有疾病。
所以我进行了一番反思,去究焦虑的真正原因。
焦虑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
在这点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黄医师给出了相对准确的说法:“焦虑是种情绪表现,正常人也可有焦虑,焦就是烦,虑就是想法过度,心烦意乱想事过多。”
“正常人有时也会有这种情况,是人生当中与生俱来的,伴随人的一生,不一定是焦虑症。”
“如果真的形成焦虑症心烦意乱、思虑过重、寝食难安、消瘦、精力不集中,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丧失工作能力形成很严重病态,需要抗焦虑进行治疗。所以正常、轻型、短时间、没有太大痛苦焦虑,不必过度关注。”
我们常见的焦虑其实还远远上升不到焦虑症的地步,但是若过于频繁,持续时间太长,那么焦虑症可能就要得上了。
基于此,我想我还算健康,但是焦虑这种情绪却也有些来得太勤快,总是让我意想不到,让我难以调节。
看到人自我安慰:焦虑说明勤于思考,只不过当下不符合你的期待。勤于思考与否,我不敢说,但是当下的生活是否满意,我还是心知肚明的。
尤其是80、90后一代,在逐渐成为社会人群的中坚力量后,来自老人、孩子、生活、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伴随这种压力的增加,我们的能力却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导致我们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不已的心情之中。
这个时代是一个整体焦虑的时代,因为我们的精神要求和物质财富严重的失衡让大多数人心理都是长期处于得不到满足的状态,于是乎,全民焦虑的现状就出现了。
这是大环境导致的吗?
肯定是。
但是我又想了想,我们的父辈他们当年处于我们的年龄段时是否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呢?
焦虑他们肯定也有,但是由于当时信息流通较慢、地域分界较强、科技还不够发达,有很多事情还达不到焦虑的程度。
说白了,就是科技引爆了我们的物质世界,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财富力量却远远没有获取这些物质的能力,然后我们便陷入了焦虑。
是否有必要否定这种焦虑?
应该没有,医生都说了,焦虑不等于焦虑症。适当的焦虑或许还能促进我们的进步,因为焦虑其实就是来自己与内心的一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