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阿朱~
前两天和马先生吵架,气得我好几天都不跟他说话。
现在想来,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你退一步,我让一点,也就过去了。
为什么我还是会生气呢?因为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极其差,对我来说,修炼情绪是终身的课题。
昨天刚好有空,想起之前买了一本《别生气啦》,就翻开看了看。
书中是一篇篇的小短文,作者小池龙之介以自己的弱点为素材,分析了很多生活中的烦恼。如果你能通过这些案例发现自身的问题,生气的时候会越来越少。
小池龙之介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是日本炙手可热的大众佛法推广禅僧,同时也是一位作家,除本书外,他的著作还有《消除烦恼练习班》《不纠结的修行》等。
他认为越是处境艰难,我们就越应该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通过外部手段来做减法。
因为此时的我们,内心无法保持平静,急于行动只会自乱阵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
今天分享11个我比较有感触的句子,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1.在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才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让我们纠结的这些选项中,并没有哪一项是优于其他选项的。
即是说,就算我们选出了“更好”的那一项,其实它和其他选项也没什么本质差别。
迷茫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到位
比如,你想要月薪五万,但目前自己只能做到月入五千;或者,你想要豪华别墅,但自己连两居室的首付都没有。
第二,攀比
看到别人拥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尤其是曾经同一起跑线的人,现在比自己快很多,心里就不平衡。
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为了快速得到某样东西而选择所谓的捷径,所以才有“迷茫时读书”这句话。
读书,可以学到知识,帮助你提升自身能力,也可以让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帮助你走出迷茫。
2.发脾气,其实是对他人愤怒、欲望以及愚蠢的连锁反应。
我们为什么会发火?因为生气。
为什么生气?因为别人没有按我们说的做,他做出的事情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个预期就是我们的欲望,我们想要他人围着我们转的欲望,想要支配他人的欲望。
再就是我们觉得他人太笨,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用发脾气来体现自己的怒火。
3.当我们不认同对方的“理所当然”,想要守卫自己观点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想说“但是”“可是”。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四两拨千斤地说“我会考虑考虑的”。
5.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对方的需求,即便是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也应该好好地反馈给对方。
这样一来,对话的质量也必定会得到提升。
结婚前我和马先生去看拍婚纱照的地方,他在网上查了一个,说是各方面评价都不错。
我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她在那里拍的,说是衣服和化妆都挺好看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倾向于选择朋友推荐的,因为知道具体情况。但最终我们定的还是马先生选的那家,为什么呢?
因为朋友推荐的那家的销售根本不听我说话,他介绍得很全面,很明显是把话术背熟了,语速很快,有些地方我没有听清楚,再问他,他不是单独拎出来说,而是把话术再重复一遍。
原本我很中意他家的,不过在他两次没有明确回答我的问题后,我选择了离开。
马先生选的那家销售就不一样,我们问什么,她都能准确地回答上来,她说得并不多,但都说到了点上,整个过程就像聊天一样,当时我们就付了定金。
没有倾听就无法确定别人的需求,也就无法给出别人想要的答案,这样的谈话,根本就没有质量可言。
6.受他人言论影响的人,在顺境中时,就如同居于高地之上,能够支撑着自己不断前行;
然而,一旦到了逆境之中,这种自信则必然会崩塌,使得工作生活都不如意。
如果你活在别人的评价里,那就等于是在为别人而活,别人说你好,你就有成就感,别人说你不好,你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一个做不到自我认可的人,是永远都感受不到幸福的。因为别人的评价是基于他自己的利益,与你无关。
7.对别人的崇拜、热爱,其实不过是因为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产生了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的错觉。
我们所喜欢的,是像那样专注于某事的自己,以及受到别人喜爱的自己。
8.执着于自己的意见,才是人与人产生争论的根源。
有个同事,特别喜欢跟人争论,不管什么事,嘴上都要争个赢。
我曾问她“嘴上赢了有什么用呢?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啊。”
她说“嘴都输了,其他方面还赢得了吗?”
喜欢争论的人大多是非黑即白的人,他们没有中间地带,只有对错之分。在他们眼里争论赢了等于我是对的,即你是错的。
问题是,对错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是由大众评判的。远离那种事事都要争个赢的人。
9.每个人都只遵循自己内心的规律而行动,如果我们硬要别人违背内心的规律,“做这个做那个”“变成这样”,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回应的。
10.如果硬要将别人的变化都拿到放大镜下看,那么即使面对喜欢的人,我们也会时常生出厌恶的情绪。
11.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谦虚是最好的肥料。
谦虚的前提是空杯心态,学习任何东西之前,先清空自己,然后再学习,这样能装进去的东西更多。
如果杯子是满的,什么都装不进去,自然也就学不到东西,想进一步提升难度也会加大。
写在最后
表面来看,《别生气啦》里讲的知识是大众所熟知的,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很容易忽略掉。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需要读一读这种“简单”的书,以便提醒自己要适当地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看到的自己的弱点所在。
如此,才能更好地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