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在这里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已经快两个月了,这段时间真的发生了很多很多,在此时此地的时间发射一道明亮的光线,照向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乃至出分前的自己,只剩下一道道感慨,我,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细细想来,出分后一个月的那种撕心裂肺的不甘与怨气也在意料之中,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下,一点点地消失殆尽。我始终坚信,时间,会销毁一切情感的、现实的印痕,即便出分后那种恍如隔世的茫然让彼时的自己难以释怀。结合高三一年以及这些天的经验来看,时间确实会冲走一切,它改变的只是当下的情感波动,却无法撼动这件事已然发生的事实。针对事实,将它从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发生前,进行时,结束后。我想,于我而言,才能真正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朋友,我们仿佛已经渐行渐远了。"
现在是九月三号的晚上七点整,此时的我正在学校的图书馆写下这两个星期,乃至这两个月的总结。是的,猪,我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可能你永远也不会看到,我也永远不会让你知道,我以这样一种方式把那个脑中厉害的你作为支撑我不陷入这令我难以忍受的环境的唯一精神支柱。早在八月十八号得的晚上,那封离家给你的信,我就说,时间会冲淡一切,现在的我早已不是你印象中那个成绩又好又卷的尚狗,彼时如此,现在依然。
刚来的那几天,我几乎是全身心地排斥,这个我一直瞧不上的环境:几乎成了网吧的宿舍;可能再也找不到或者再也没有高中时那些一点就通的大牛;可能也没有像你我这种,文理都学的并且能相处很好的朋友......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这里的人很多很多都有玩游戏的习惯,我知道,我不喜欢甚至不愿意打游戏的习惯不管到哪,可能都会显得我自己格格不入。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我始终认为,能成就一生的大学四年,我的眼界可能冥冥之中就已经被禁锢在一般的小学校里。人总有身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毛病,我知道,今年高考的数学试卷让你猝不及防,大家都是,好在你的其他科都扛下了数学单科带来的压力,虽有小小的不甘,你去了厦门,所占有的平台,我想,可以给你提供一切,你现阶段所想要的,遇到的那些更优秀的同学,更浓厚的学术与活动环境,加之学校的招聘,在我看来,凭借你自身的努力,好像没有什么事你所不能够达到的。我很羡慕,真的,很羡慕。
也正因为此,我们俩才会渐行渐远,失去那些年高考的保护罩下,所拥有的共同话题,半开玩笑的互损。就像海绵宝宝与派大星,你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乐观积极地生活;而摆烂的海星,只会在石头底下,烂没了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没的。可能寒假的时候我们还会见面,我无法确定,我们是不是现代版的闰土和鲁迅,唯一肯定的是,彼此已经成为最陌生的陌生人。
可生活总要继续啊,用写信的方式,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要比高中时写日记发牢骚好像要更加流畅与舒服。
家里完全没法支持我大学四年摆烂,你可能体会不到,作为独生子女,虽然我待的学校离家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外上大学,最怕的就是家里会出些不好的事情,前几天,我家长来看我的时候,就像许多其他的大学生的感慨一样,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父母已经这么老了。更不要说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以及我会永远愧疚的曾祖父。我的家庭其实有些许复杂,这是一层羁绊,也正是这层羁绊才让我成为彼时彼刻,此时此刻的我。而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出门在外,挥霍着家里的钱,却啥都没干。听起来,我好像真的挺混蛋的。
这里的制度,在我看来,很不利于一心一意搞学术,过多地强调所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停地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到那些无聊的事情,不停地削弱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努力所带来的回报。这也必然会让更多无所事事的人占着宝贵的推免名额,在去外校谋求一席之地时,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招牌,只剩下自己四年自娱自乐的各种形式主义,只能继续在本校苟延三年,走向职场,成为大龄的打工人。
而我觉得,对于学生和学校,从整体上来看,都不利于双方的长久性发展。可我没有必要管那么多,生活本来就很艰难,而我人生的起点,本就低得不能再低,我希望,在这四年里,培养起自律的习惯,能否些许地拯救自己没有盼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