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在这一小节写到:许多良好的习惯来自少年时代。
书中提到吴非老师的一个学生,别人打草稿都是顺手在空白处演算,而他在草稿纸上却是按顺序编题号,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是考试还是做作业,在最后检验时,他不用在一张草稿纸上翻来覆去的找空白,根据题号,他很快就能找到先前的演算过程,这样大概可以省下两三分钟的时间。“而这个习惯,可能会跟着他一辈子,这样,他的一生中就会有好多个两三分钟,而且很可能会有几个是很关键的两三分钟”。类似的小事,也许就会顺其自然地伴随一个人成为他一辈子的习惯。
书中说到“劳动的良好习惯”,学校的劳动越来越少了,学生不劳动,教师不劳动,而是雇佣上了年纪的大爷阿姨来做学校的清洁,对此,我也有同感。在我的记忆里,小学时做值日生印象最为深刻。小时候的学校班里的炉子都是同学们提早去轮着烧。生炉子也需要技巧,当时还为自己不会生炉子着急,回家请教父母,在学校寻问同学老师。那时候条件艰苦,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打扫卫生也是分工明确,几个同学按座位分头扫地,两三个同学为了压灰尘跟在后面洒水,擦完黑板还要用湿布子洗黑板……每个班级的孩子们都在埋头苦干,值日井然有序,好似一个集市,很是热闹。中学和大学相比小学来说,学生的劳动景象就不是这么“繁盛”了,顺手的卫生自然孩子们也不会去收拾。这时候的值日劳动即使分工明确,但也总有几个同学偷懒。到了大学有时都找不到当天的值日生,有时生活委员没办法就自己干了。
大学宿舍卫生虽然定期检查,但都是提前通知,到时收拾,平日里不检查就看不到室友们劳动了,能拖就拖。宿舍走廊是雇佣校外人去打扫,对此,同学们更加造次了,不是自己在劳动,逐渐的对待他人的劳动成果就更加不在乎。公共环境卫生也不是那么爱惜了。像书中吴非老师提到“顺便擦洗手的水池,路过的学生却投来怪异的目光”,吴非老师把这称为他们眼中的“劳动秀”,甚至吴非老师也会被他人的目光感染,自己都会认为自己顺手为之的劳动是在“作秀”,从而觉得有点害羞,甚至是在给自己惹麻烦。劳动的习惯在这里基本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说细小卫生举手之劳。吴非老师指出“必要的日常卫生习惯为什么没有成为教育的内容”,如果学校社会形成务实的作风,着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那我们的学生会是多么的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