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女儿在ⅠB体系中除了各门功课学习之外的活动。
IB体系中除了六门功课加EE和TOK之外还有一些不体现在成绩里的活动,这些活动统称为CAS,CAS在IB的最后结果中只有"过"和“不过",如果“不过”的话,ⅠB的成绩就fail了。(不过爸妈们不用担心,会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督促的。)女儿的学校提供可以进入CAS的各类CCA活动: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但高年级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所以很多同学自己去创办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的项目,招聘同学加入,有一些学生自创的项目也会一届一届地传下来。
女儿的好朋友想创办了一个关爱猫咪的社会服务项目,便拉了女儿一起创办了一个叫"CATTO"的项目。
项目创办后定期将运转动态报备给学校专门负责的老师,至于组织的运转工作就由创办的学生自行操作。
日常活动是每周在instagram发布以我家猫咪LUKA为主角的动漫或漫画科普,还要设计不定期的宣传活动:比如联系手做店,投放她们自己设计的免费手做配件,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INS帐户;设计筹款活动捐赠给一家流浪猫的义工组织。
我经常看到她一边吼着功课完不成了,一边还在画猫咪漫画。
我问她:你们为什么不招人呢?
她说:在招,但没有合适的。
我说:你们在学校的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不就有人来应聘了吗?
她说:不行。我们要招那些有社会服项目的同学。
我问:为什么?人家都有项目了,本来就忙,咋会来你们的项目?
她说:可是那些没有项目的同学一般主动性都不会太好,招进来我们还要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那还不如我们自己做的快。我们需要的是自己有想法,并且知道怎么实现的人。
哦!有道理,这些我还真没想过。
她们每周开会,讨论下一次的主题及活动。再加上其他项目的会议,她每周至少有三次会议,以至于我称她为“会长”。
她们还经常对发布的动态进行热度分析。前段时间新招的那个男同学画了个以"LUKA的前尘往事"为主题的多联漫画是热度最高的动态,我看见她对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这个项目开展一年了,目前共有五个成员。大部分时间是辛苦的劳作,偶有小惊喜,也有一些关注,但没有所谓的成功或失败,只有一个不断尝试和努力的过程,就像大多数人的人生。等她们离开学校时,会有低年级的同学负责起这个项目,继续开展活动,招人,也许有一天项目招不到人,等负责人毕业了,这个项目便结束了。
这个实践过程和功课的学习不同,它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评价标准,更多的是一个意志的自我实践:我们有一个想法,想去实现它,虽然是有目标的,但这个目标不像分数那样钢性,结果也不是单一的好坏二分的。就像我觉得一百四十多的followers不算多,可女儿觉得挺多的,每一个都是她们用自己的创作打动的,我这么一想也觉得还是挺多的了。所以这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外部评价,其实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样子:与外部评价保持一定的距离,走好自己的路。
这个过程还能让她们明白:人生的道路不是由鲜花和掌声铺就的,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有丰硕的成果。你的努力是你当下的意愿,你当下的行动所累积的那一点一点的经验就是你的回报,这些经验也未必一定会直接被使用,但会一直伴你左右。
作为一个带娃来读书的妈妈,适应她这样的看似不务正业的学习方式还是需要花时间的。我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认知体系,重新定义孩子的成长和收获,从单一的成绩模式中拔离出来,接纳她每种自我成长的尝试,和不断试错,明白体验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改变中,痛便痛着,不为了逃避自己的痛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把孩子的成就做成自己的标签。这些就是作为一个妈妈的成长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