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认识和不认识的跟我约一对一咨询,同时在平常聊天中,也有不同的伙伴跟我倾诉一些烦恼的事情,这超出了我之前的计划(目前我的业务重点还不在一对一咨询,本来并没有急于接个案)。
无论是面向预约咨询者,还是面向家人、朋友的求助,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想静下心来想想,是什么动力或缘分让他们在此时此地找到我呢,我能帮他们吗,我要在什么样的位置、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为此,在内在做了一些温习和领悟。其中,海灵格及海校导师们关于“新家排”中排列师的位置和内在态度,以及人本主义取向的咨询治疗思想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和指导,两者有哲学观和方法上的差异,但在助人的态度上,我更倾向于将两者进行整合。
01 新家排与人本主义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以及洞察对象的整合
新家排相信家族或集体中发生的事情,都“是与一个更大的整体、一个灵性的场域联结着的”,“这种联结就存在于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感觉当中”。它利用场域和代表的共振,呈现关系的状态、移动的趋向及背后隐藏的动力。强调对场域呈现的“事实”以及背后的“伟大力量”的信任和尊重“是提供具有疗愈作用和解决方法的家庭系统排列的前提条件”。(《我在我家》升级版)
人本主义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理解和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治疗的目的就是促进来访者的‘个人成长’”。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氛围是”使个性改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包括“真诚、积极关注和共情”这些要素。重视来访者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想法和解释、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以前的问题、重视来访者而不是治疗师的资源、注重来访者的潜能而不是病态、重视关系而不是技巧(《罗杰斯心理治疗》)
这里看到,海灵格的系统排列超越了其他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对个体和咨访关系的关注,借助更大的场域力量呈现系统动力和复杂关系,对于个体改变的能力没有人本主义那么乐观,但也强调改变认知和行动的责任主体在案主本人,而不是排列师的干预和指导,个人可以“顺道而为”。
“大道”的力量与个体的能动性都是存在的,关键是具体到个案中如何做此时此地的判断和跟随。系统排列聚焦于对系统动力的洞察,人本主义聚焦于自我探索,如果能将两者结合,或许可以形成更精准的洞见、更清晰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两者虽然在具体对象和方法上有很大差异,但是现象学的思想、对感知的重视却成为共同的方法论基础。
02 咨询/排列师的位置以及两个层面的整合
海灵格的新家排强调在“助人的序位”中,排列师是最末的、最低的。原因是,家族或其他系统本身有其既有的序位,排列师作为外部人员进入这个系统,首先应该在内在联结到案主的系统,得到允许,而不是贸然行事,更不能以“权威者“、“引领者”的姿态出现:
很多助人者都要站在最末位。他要承受的也最少。他的重量是最轻的。但是在服务于系统方面,只要他还在最末位,他就可以做一些事情。
在一个斜坡上放一块石头,它从来都是从后面顶住轮子的,没有一次是从前面顶住的。助人亦如此。
这打破了传统的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以权威或父母般的人物出现,导致来访者形成比较强的依赖。但是,要看到,传统心理治疗的发展也有打破这种以咨询师、治疗师为权威中心的倾向,人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更提出了革命性的反传统的概念。
人本主义寻求的是与案主在咨访关系中的平等位置,是相对过往在咨访关系中的权威地位的拉低,咨询师/治疗师是伴随来访者现实生活的更长程旅途伴侣。
新家排是将排列师在整个“系统”中找一个最末的位置,这意味着排列师要有更谦卑的姿态并支持、帮助案主找到自己在系统中的正确序位,是支持案主在场域发现隐藏事实和潜意识的陪伴者。
我个人理解,这是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和系统工作,更大的系统包涵了咨访关系的小系统,小系统里又带上了来自大系统的信息。咨询师如果没有看向案主的平等和尊重,很难达到更谦卑地臣服于更大的“系统”,而可能带着“系统排列”的帽子、变形成“道的代表”、站到更高的位置、甚至以神的姿态来处理人的关系问题;如果只有与来访者个人之间的平等观,在忽略或违背更大力量的情况下又可能被案主的“小我”牵引、误入歧途。所以,只有将案主背后“更大的系统”、“伟大的整体”收到案主身上,咨询师以更谦卑的态度服务于生命,聚焦于感知,才是正确的姿势。
03 咨询/排列师的态度以及感知力训练的整合
海灵格的新家排特别强调排列师的克制与退守,《我爱我家》升级版第十章讲到家排实操:
他不是一个行动者,要发动些什么并想要完成些什么。他必须知晓,他只是在克制、观望中——在密切注意下的克制、观望中,使隐藏的浮出水面变为可能。
如果排列师有勇气对浮出水面的东西第一观看、第二宣之于口、第三信任,那么之后就不会有糟糕的事情发生,因为事实是不会产生损害的。
海老也在相关采访中谈到《合格家排师的内在态度》
如果排列师有预设,就什么也做不成了。排列师必须在内在退守,归中凝神,进入毫无企图,空无的状态。这是深层的,近乎灵性的移动,这些过程是相当神圣的过程。只有那些真正具备这种内在态度的人,才能跟随这些移动,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帮助性的介入。
人本主义强调的态度:(《罗杰斯心理治疗》)
治疗师坦诚的态度、及时的反应、准确的表达和对你的信任都可能使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对一些人来说,这种来访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关系可以使他们突破长期自我封闭的障碍,并重新开始认识自己。
以真诚和关注的态度表现真正的共情是罗杰斯治疗工作的核心。
共情反应是能力、态度以及交流技能等成分的复杂组合。治疗师要有敏锐的意识和感受力,要对来访者抱以不评判、开放、尊敬、灵活、自信、敏感以及温和的态度,要关心来访者,愿意听他们把话说完,自己要有错认错。
相通之处: 配合系统排列的方法,排列师要退守到一个聚精会神感知场域的位置,充分信任场域和代表的呈现,将之揭示给案主,并将行动的责任交给案主。这对于其他咨询方法中的倾听、观察、“无为式”引导同样有着现象学方法上的指导意义,无论如何,咨询师的聚精会神(充分调动感知)、克制己欲(克制咨询师自己的表现欲和掌控欲)、密切关注(其他咨询流派关注的是来访者本人,排列关注的是更大的场域、整体的呈现和关键的细节)、中正信任 (不带评判,排列师信任场域和代表、人本取向的咨询信任来访者自我成长的本性和能力)、 恰当反馈(排列揭示场域呈现的事实和集体潜意识、其他咨询揭示出更多来访者的个人潜意识)都是相通的。
差异与整合:这里比较大的差异在于排列更重视对非语言的、与关系和互动相关的灵性信息的感知,而人本及其他主流咨询方法还是会以案主语言叙述和情绪感知为主要信息。 我不否认新家排的新境界,但是既然海灵格自己也说“一个人是无法快速地在一两年内掌握家庭系统排列的。无论如何,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生活经验”,那么,作为一个咨询师,传统的倾听、观察、共情等也是训练感知力、积累生活和个案经验的重要途径,这种感知首先从与案主的联结开始;有了家排的“系统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扩大我们感知的范围,并觉察不同角色、不同部分之间的关联。
04 咨询/排列师的做法以及对个案差异的尊重
新家排的观点(《我爱我家》升级版):
在一个排列中,我负责确保事实得到尊重,这个责任的一部分也包括拒绝任何来自外在的干扰。
我只是将案主自己排列的东西揭示出来,并让它自行运作。在那一刻,案主面临的就是关于他自己的事实。排列师本人不用将它看做来自自己的,他不用去面对它,他只是将它交给案主。这会强迫案主成熟地去行动。
人本主义的观点(《罗杰斯心理治疗》):
如果治疗师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这样一种关系氛围并鼓励来访者自我探索,就能够促进来访者的个性改变,形成自我成长的自然过程。
这里,相对系统排列的场域呈现,传统的以及新人本取向的心理咨询历程更长,是基于对人的心理问题形成和解决途径的复杂性的认识、对咨访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范畴的限定、对咨询师“共情”和正向反移情作用的肯定,也有对效果寻求验证的倾向,有其强大的现实原因。而新家排重视“事实”的呈现和“灵魂移动”的力量,将推动力量转向了场域和灵魂,认为这才是更强大有力的,它批评传统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是带着”小我“的需求或没有清理好的“拯救心理”,对来访者和面询形成了长期的依赖。
我相信,在更高的维度和境界上,“灵魂的移动”是会产生更强大的驱动力,但是如何触动和保持“灵魂的移动”,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案主,过程和效率会有不同。有的人不用通过求助咨询师和排列师也能在生活的磨练中迈过成长的障碍;有的人经过排列呈现的点拨一下就能触动灵魂、产生移动;而很多人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正向的陪伴下,缓慢地成长。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在我自己的咨询实践中,会根据案主的情况和我个人的体验发展,带上排列的“系统观”、放小放低自己,选择与我和案主及当下的时机相匹配的具体联结方法,去做力所能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