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

1、心理治疗中,来访者的困难主要都与“分离”有关。“分离”就是某个连结被切断,尤其指的是和父亲、母亲的连结中断。这就是心理治疗中最核心的难题,其他的问题大都与之相关。有一个基本的方法可以解决这样的难题,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明了,那就是将来访者带回到他的父母身旁,这就是全部的秘密了。——伯特·海灵格

2、一个好的助人者不会允许来访者诉说父母的坏话,若有人在我面前这样做,我会马上打断他,因为我爱着他的父母,也尊重他的父母。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更伟大。——伯特·海灵格

3、许多人抱怨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专挑不重要的小事在意,而不去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来访者抱怨自己的父母,就是在削弱自己身上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变得幼稚、气度狭小、目光狭隘。他们越是抱怨父母,就越是限制了自己。——伯特·海灵格

4、如果我在心中给来访者的父母一个崇高的位置,事情会怎么样呢?如此一来,来访者就无法把我看做他们的父母,我也不会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小孩,移情作用就无从发生。来访者看着我时,他会发现我与他的父母站在一起。透过我,他找到自己的父母,而不是找到父母的替代品,因为我并没有取代他父母的位置。当他站在我面前时,我将他的父母放在心里,如此一来看着他的人就不是我而是他的父母。经由我的心灵,父母的目光和爱投向了来访者。一段时间后我便撤退,让小孩和父母直接相会,核心的治疗程序就此启动了。——伯特·海灵格

5、你们许多人皆投身于帮助苦难大众的机构中,在这些机构中奉献自己的人都曾经带着善心和爱心贡献己力,不过这些人当然都拥有各种不同的经历和意见。当我们想要按照自己的经历以及过去的成功案例进行助人时,可能就会遭遇一些阻碍,因为其他人的经历和我们的不尽相同。所以说,我进入融合一致的状态里,不仅是和他们本身,还包括他们的心灵、父母、祖先、命运、经历、梦想和善心,越是融合一致,我对他们的成见就会消融,说不定他们对我的成见也会消融。利用这个方法,助人的实力就会成长,且不断扩张。和其他助人者保持和谐一致,就能成就得更多、扶持更多的人。——伯特·海灵格

6、企图想要快速找到解答,更是干扰了他人的心灵移动。重点是促使移动发生即可,一旦移动发生了助人者就可以退开。这种成长移动跟其他的成长一样需要时间。当我们和这些情感融合共鸣时,就能感知到下一步及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通常只有一个,找到它,走出下一步,治疗工作的主要部分就已经完成。——伯特·海灵格

7、通常前来求助之人看起来都非常无助,他会说:“我和父母之间有冲突。”然后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接着助人者可能会以说话或行动的方式告诉他:“我会帮你。”当助人者这样做时,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表示他凌驾于来访者的父母之上,陷入了“反移情”作用里。来访者进入小孩对父母的“移情作用”,而助人者带着父母对小孩的“反移情作用”回应,就是一般所谓的“治疗性关系”。一旦进人“治疗性关系“,就无法助人了,因为助人者失去了力量和控制权。此时在这种关系里是谁握有决定权呢?来访者还是助人者?拥有决定权的人是来访者。——伯特·海灵格

8、身陷“治疗性关系”的助人者,可能于幼年时期曾经试着“拯救”自己的父母,他们长大了继续试着“拯救”自己的来访者。他们认为自己的地位优于来访者和来访者的父母,事实上助人者在来访者所属的系统中的序位是最低的。——伯特·海灵格

9、人类何以变得伟大?平等之心让人变得伟大。当我们承认“我跟你一样,你跟我一样”,我们就变得伟大;当我们和相遇的人说“我是你的兄弟,我是你的姐妹”,我们就拥抱了我们的伟大。当我们对着这个伟大敞开自己,就能感觉到它如何让我们的内在更敞开并给予我们力量。于是我们就能抬头挺胸,和别人肩并肩站在一起,不需要变小或变大,就只是跟别人一样大。带着这份了解,助人者就有能力进行十分艰难的工作;带着这份了解,我们就能信任那把一切都连结起来的存在。——伯特·海灵格

10、“治疗性关系”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当某位来访者前来求助,表现出如幼童般急需帮助的样子,这就是“治疗性关系”的开始。虽说成年人有时候也需要某些东西,但要抱持着成年人的态度为自己而做,采取行动以取得所需的事物;但如果求助的人这样说:“我好孤单,人生彻底失败,我的老婆离家出走。”说话的样子像个孩子时,他这样是想要改变吗?他有想主动做点事情改变现状吗?如果他保持在这祌心情或心灵状态下,别人能帮助他吗?治疗性关系中握有控制权的人是谁?答案是来访者。因此在这种关系下,治疗工作根本不会有进展,时间都白白浪费了。——伯特·海灵格

11、有时来访者讲了很多借口,非要助人者听他说,这时候助人者就可能会被扯入对谈中。来访者希望别人照他要的方式听他诉苦,如果助人者拒绝,来访者甚至会生气。于是,来访者又重新夺回控制权,“治疗性关系”又开始运作,生气的目的就达成了。——伯特·海灵格

12、人们面临问题或是疾病时,会对此进行某些描述,过了一段日子后,这个问题或疾病的描述会变成千篇一律的,使问题再也没有解决空间。重复冗长的描述只会巩固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应该是,离开对问题的习惯性描述。——伯特·海灵格

13、为一个极困难的求助者工作,有效的方法是:想象他只有四岁;再想象这个四岁的孩子,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成长,而现在已是一个成人站在你的面前。这样你会马上对这个人产生同情和了解,明白他为何有这种行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入门。——伯特·海灵格

14、我们也留意到很多人是大有前途的,他们只是因为某些障碍无法前进。例如:早期中断的爱,阻碍他继续前进。我便与他再次回到爱的联系被中断的时间、地点,与他一起处理尚未解决的事情,当事情得到解决,他便可以独自走下去。可是,绝对不可以在过去的日子逗留太久,否则他会“牺牲”未来。为过去工作的时间,要与短暂的生命有合理的比例。生命里百分之八十的时间,若是花费在处理过去的事件,那是错误的比例。生命总是继续向前的,从前如果还有障碍,应尽快处理然后再往前看。——伯特·海灵格

15、某人遇到界限,是因为他踏上一条错误的路,他很早就已经决定放弃自己的路,走上另一条路,事后证明那是一条错误的路。解决方法本应是让他走回到出错的那个点,然后重新再开始。可惜,如果他在错误的路上,浪费太多时间,那么他可能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而且已到了极限,我们必须尊重这个事实。——伯特·海灵格

16、作为一个治疗师,时常会看到某人遇上困难,如果他不克服这个困难,是无法继续前进的。因此,我会替他做一个家族系统排列,为他寻找一个解决方法。生命中,如果有人误入歧途或是走入死胡同、离开心灵指示的道路,我会陪伴他走一段回头路,使他能够重新开始。但是,如果他在歧途上已有一段相当长的日子,便再也回不了头。某些人会坚持停留在歧途上,希望我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但我绝不会帮助他,并且会中断治疗,这是为了对自己的忠诚。我也见到某些生命已经接近尽头的人,却仍然想以家族系统排列阻止生命的终结,我是不会替他进行家族系统排列的,我只会帮他面对终结,使他能够在和平中过日子。——伯特·海灵格

17、治疗师与死亡是处于和谐的境界中的,如此,他有最大的力量,会不再感到恐慌。当人和死亡处于和谐的状态,不再有求助的企图时,反而会出现转机,但转机不是来自介入,而是透过“无为”,一种带着觉醒和专注的等待行为。能够与死亡达成和谐的治疗师,是不会受别人操纵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伯特·海灵格

18、脱离不幸,或是从仇恨迈向和平的步伐,都会使人孤单寂寞。但是,孤单寂寞的体验,却可以帮助我们留意到广阔伟大的整体。一个想在盲目的爱中永远保持清白的孩子,会永远困在自己的家庭内。在孤单寂寞中向前移动,迈向广阔伟大的领域,他不仅可以与自己的家庭联结,更能与很多不同的家庭联结在一起。他可以融和互相矛盾的东西,与广阔伟大的整体联结,为它服务。当某人看到解决方法,却又再次回到不幸时,他会感到清白,同时他也会变得渺小;如果他解放自己向前看,他会感到罪恶,但却变得更加伟大。——伯特·海灵格

19、治疗师通常有种态度“我要为治疗的结果负责”,这种态度非常普遍,而治疗师也因此承担起对求助者的生死负责的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我的处理手法是,专注在观看上。我会尽力把看见的带出来,使呈现出来的东西会发挥它的作用,我不去介入,让它自由发展。没人可以预期将要呈现出来的东西。如果我现在介入,而介入却无法与呈现出来的现象协调,那是抬高自己,使自己高于呈现出来的真相。我所得到的,可能会与期望相反。——伯特·海灵格

20、要在同一时间运用实验科学和现象学治疗手法是不容易的。考虑怎样继续下去,已经表示要安排计划,要为个案负责任:但是,谁也没有比求助者更了解什么才适合他,什么才是他需要的,没有人比他更能与自己的心灵接触。如果我介入他与他的心灵之间,他的心灵就无法发展。所以,我的工作是非常谦卑,绝对没有任何控制企图的。这里所呈现出来的以及产生作用的东西,说明生命并不是最崇高的价值,我目光还看到某些更广阔伟大的东西。如果治疗师以为他要处理每一个细节,以求工作圆满,那么他会夺走求助者的能量,他会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物,得到全部人的注意力,而求助者的心灵反而会变得不重要了。——伯特·海灵格

21、在轮流发言的方式里,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讲出自己的问题以及什么东西触动到他。不论是同意、反对或是有关内容的演绎,其他人都不许对此提出批评。治疗师是轮流发言法的中心,每一个人因此能够感到安心,不论他有任何行动或语言,都不会受到攻击。换言之,治疗师是在轮流发言中做个人治疗,在这种不会受批评的气氛中,很容易得到全体的信任。如果有人突然出现情绪高涨的现象,我会马上为他进行治疗工作。轮流法是由左边开始。能量总是由左至右而来,若是相反,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感觉。——伯特·海灵格

22、轮流发言法的作用:一方面,提供给个人陈述问题的机会,以便在发言中处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紧密工作后,成员之间会有强烈的发言意愿,轮流的陈述方式提供了这个机会。在轮流发言时,除非遇到特别的情况,否则治疗师是不会为个人单独工作的。——伯特·海灵格

23、对求助者应有的态度:不要进行习惯性的忠告,对求助者应保持深深的尊重。所以,当某人向我讲述有关自己以及别人负面的东西时,我绝不会聆听,一些客观的实情,已经为解决方法提供了足够与重要的信息。除了求助者所需要的东西外,治疗师不需要知道更多信息,否则他便是做研究工作,而不是治疗。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工作究竟是为了治疗服务,还是为了追寻新奇。治疗若有好奇的成分在内,朝向解决方法的过程便会被中断。在好奇中,直觉便失去效用。——伯特·海灵格

24、很多助人者都是带着高傲的态度提供服务的,助人者提供援助,求助者接受。有能力给予,会带来一份美好的感觉。过一段时间后,助人者会非常惊讶地发现,对方不想再接受帮助。曾有一位圣人说过:“如果有意图帮助别人,必须小心。”帮助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只是陪伴在求助者的旁边,例如:病患、残疾者或垂死的人身旁,需要强大的力量。这是谦卑,但却会带来甜美的果实。——伯特·海灵格

25、刚才有一位求助者告诉我,昨天晚上工作完毕后,有人问她在排列中的感受。她感觉这个问题好像带走了些东西,对她有不良的影响。这项治疗中,不论是治疗师或求助者必须注意,他们应该让已经进入心灵的东西安静下来,不宜修改或多做讨论。我们必须小心处理,否则便会破坏一切。好奇心会严重破坏治疗,假使求助者答复别人提出的好奇问题,他便会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伯特·海灵格

26、治疗师越是做出过分的治疗,求助者的反抗会越大;相反,如果治疗师在带出移动后尽快退守,那么求助者的心灵就会有较大的自由,他能寻找自己的途径,也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伯特·海灵格

27、对助人者来说,他必须阻止同情,否则他会丧失自己的能量。保持自己的力量照顾“受苦”的人(来访者),所采取的态度是不介入,只是带着尊敬陪伴在“受苦”的人的身旁,也不去感受苦痛,只是静静地守候着。我们在深层中与世界的一切现象处于和谐,这个现象包括所有的苦痛、争斗和最后的终结。在深层的联结中,有时会带来帮助的能力,但这份能力不是来自助人者本人,而是来自受苦的人与助人者共同的和谐。——伯特·海灵格

28、一棵树是由树根发展出来的,树根相较于整棵树要小且占地不多,但却是力量聚集的地方。当整棵树逐渐成长,力量会散发、消耗出去。同样,在家族系统排列中,若我针对每个细节工作,便会消耗力量。我的工作原则是只排列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因为那里可以带有更多力量。作为治疗师,一开始时就要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份工作是非常密集的,意即只把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想把周围广阔的事物全纳入工作之内,就会削弱工作的浓度和力量。——伯特·海灵格

29、家族系统排列的工作会产生一个能量场,当代表的人会有属于那个能量场的人的感觉和行为。在某种情况下,有一些人也有这种体验,当他走进另一个团体,突然间,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也就是马上感知到自己踏进了一个不同的场域。鲁珀特•谢德瑞克称这场域为“形态生成场域”。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信赖某人会感觉并且表达最主要的东西。当然,代表会将自己的某部分感觉带入工作,但只是些无碍的普通感觉。如果代表将全部精神都投注到自己身上,他根本无法进入场域。这情况是很容易被察觉到的,那时便要更换代表。——伯特·海灵格

30、排列工作产生的能量场,是联结真实家庭的场域。代表一进入场域,便有所代表的对象的感觉。治疗师也同样进入场域,联结整个家族系统的能量场,尤其是联结被排除的、软弱的或赎罪的人。但是,治疗师不可以在这个场域逗留过久,否则他会妨碍这个场域。治疗师若是从容不迫地在能量场中活动,系统会带来有助于解决的认知。认知有如闪电般突然而来,治疗师会马上领悟到最重要的事。——伯特·海灵格

31、排列之后,治疗师便要退守,把整个家庭交给家族系统的能量场和家族心灵,这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师虽然要关注系统与所有家庭成员,但是只能短暂陪伴,处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只为对家族系统有影响力的心灵服务。治疗师如果希望采用家族系统排列工作,我对他们的忠告是,必须适应和练习这种现象学的态度。——伯特·海灵格

32、很多求助者十分心急地寻求恢复健康,因此他们会找治疗师或医生治疗。他们会把治疗的责任放在别人身上,例如:参加工作坊时设法坐到首位,害怕失去任何学习的机会。那些急于求成的人,会降低自己的治疗机会。治疗原本就是一份礼物,是不受操纵的,求助者和治疗师如果经历成功的治疗,就如同遇上一个奇迹。——伯特·海灵格

33、我知道家族系统排列对健康有帮助,但我不会去追究治疗的结果如何。因为重要的是,我必须不带任何目的进入系统,进入能量场,才可以进行排列工作。求助者见到我,向我提供一些信息,这时我会置身于一个能量场中,我利用自己的感知或知识,尝试在系统内引发一些有和解性与治疗性的东西。完成任务之后,我便会离开场域,否则我会阻碍系统的成长。假使我去查询之前所做个案后来的家庭发展情况,我就会再度进入能量场。这是一种成功与否的审核,以及看看排列工作所带来的影响,认为排列的结果是只凭自己的力量做到的,如此,之前排列出来的画面会因此受到破坏。我也不会对某人的转变提供解释,只要他说有好转便足够了,解释总是多余的。——伯特·海灵格

34、我强烈反对某些问题,例如对疾病原因的归咎,这些诠释非常不应该,会破坏心灵内某些东西,我一定会协助求助者对抗那些解释。我遵循一个原则工作,这也是整个排列运作过程的秘密:“在心灵中碰触爱。”那些诠释没有碰触到爱,相反,会危害到爱和灵魂。——伯特·海灵格

35、我们脑中往往有一个僵化的画面,以为借助家族系统排列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尽管看到求助者的心灵没有反应,仍然会说:“只要继续排列下去,就可以成功得到解决方法。”这种做法只是违反当下的感知的自我嘲弄而己。没有根据感知行事会使心灵受损,更会引发我们对权力的需求,完全违反了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谦卑”的原则。工作过程中如果我感到能力有限,绝对不会再坚持下去,甚至会中断过程。除非再度收到清楚的信息,我才会继续下去。——伯特·海灵格

36、家族系统排列中发生的一切可谓神秘莫测,我们根本很难想象,一些陌生人对排列的当事人和他的家庭完全不了解,竟然会在刹那间有着与所代表的对象相类似的反应、感觉、行为,甚至是身体状况。我相信,我们必须对既存的世界观做些改变。不论是哲学上的知识理论,还是沟通理论,都是建立在知识是靠数据传递的概念上的。在家族系统排列的过程中,我们却看到另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不是依靠信息传递,而是通过参与。但问题是:我们究竟参与了什么?有关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有可能的是我们参与一个共通的灵魂。这个共通的灵魂是超越我们一般所指的联系我们与家庭的灵魂,在这里面所有人都是知识性的联系,因此,在这个灵魂中,我们体验到从参与得来的知识。——伯特·海灵格

37、治疗师在家族系统排列中要放弃领导,融入一个广大的相连关系中,与这个家庭及其中的家庭成员共振。治疗师一旦进入家族系统排列,他便与另一个系统或多或少处于共鸣状态。当他放弃一切个人的目的、治疗或扭转命运的企图,毫无畏惧地承认当下呈现的现象,他才可以得到和谐。重要的是,当真相展现出来,就算是可怕的东西,治疗师也能接触它,例如:有人身处危机之中或有轻生的念头,他能够正视实情,却没有改变它的意图,他就是与求助者共处和谐之中,不论怎样,他同意别人的命运。——伯特·海灵格

(在和谐中,会出现治疗和缓和的作用)

38、人们想追究事件的原因,在其背后都存在一个幼稚的想法,那就是他们以为他们有能力改变一切。在系统中就算存在着牵连纠葛,这些人仍然存有幻想,以为如果牵连纠葛被展现出来,求助者必定能痊愈。这个想法实在是不正确的,而且非常肤浅。我把家族系统排列出来,除了带出和谐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目的。在和谐中,会出现治与缓和的作用,如果我以为排列过后,求助者就可以恢复健康,我便无法得到和谐,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不是违反心灵的移动。——伯特·海灵格

39、一个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可能会带来很多解释,但对求助者往往是不利的。每一个解释都是局限。家族系统排列包含多个层面,我们如果不加任何解释,会有更多发展机会。物理学上已有这个证明,我们对核子微粒某种特征若做准确观察,某些特征便会消失,心理治疗也有同样的情况。当我们要做准确观察、定义或解释时,我们便无法开放,这会减少发展的机会。因此,心理治疗的判断往往带有危险的成分。所以,在工作中我不让任何人详细描述和解释疾病或问题。一切描述及解释只会把问题固定化,即使是我自己所讲的也不可视为绝对的规范。——伯特·海灵格

40、家族系统排列结束后,我们不应打扰当事人,不许向他发问。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我们向求助者提出问题,这会破坏当事人的心灵,我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差劲。如果治疗师开始想,“刚才的工作需要改进,事后要再做一些工作”,这时求助者往往就会烦躁起来,因为心灵刚开始的转变受到干扰,所以我们不得不留意。——伯特·海灵格

41、治疗师以为他有能力且应该操纵结果,所以他有念头要做事后工作,务求达到理想结果。实际上,他却没有这份能力,在家族系统排列工作中我也没有这份能力,运气好的话,才会遇到解决方法。只有放弃操纵结果的欲望时,解决方法才会自然地显现出来。治疗师虽然不加以介入,排列中却已产生不少变化,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称家族系统排列为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引申自哲学上的现象学方法,意思是没有任何介入地投身现象与相连的关系当中。治疗师必须忘记旧有的经验、已知的事情,然后集中精神等候,直到解决方法在各种相连关系中显现出来。解决方法不是想出来的,它好比一份礼物,是从另一个深层领域中乍现的。——伯特·海灵格

42、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人便能向前走,尤其是针对精神方面的东西。一切人们想要紧握的东西终会失去。例如:某人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梦,他说必须记录下来,结果梦中的力量就丢失了。家族系统排列工作也是一样,人们离开画面,画面仍然继续运作,它是心灵移动的一部分,就算它是解决方法的画面,也只是开始的步骤,还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法,因为这幅画面仍带有治疗师心灵的影响。只有当事人放下这幅画面后,他的心灵才开始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伯特·海灵格

43、治疗师在工作中如果能够退守,就可以发挥高度的力量。他不是袖手旁观,而是保持精神凝聚,如此一来就算没有行动也仍能发挥影响力。作为治疗者,我不认为必须做某些行动,可以就只是凝聚、退守。但是,我的注意力并没有离开求助者。或者,我会忘记他,而这也是一个方法,这样他就会获得力量。如果因为我不能容忍所发生的东西而加以干涉,自己是可以得到解放,但求助者并没有解放,因为我运用力量的地方,正是求助者失去力量的地方。——伯特·海灵格

44、解决方法如同成熟的果实,不是出现在刚播种的春天,而是出现在收成的秋天。因此,我们要把解决之道放在心灵中一段日子。家族系统排列显示的画面,先要在心灵中发挥它的成长力量。因此,工作完毕后,唯一要做的只是接纳画面,既不要谈论也不要考虑,好比服药后等候药力散开一样。当解决方法出现时,不必多谈论;呈现的东西若不太明朗,联想也没有用,只会带来困惑,妨碍直接的观察。在完全无助的情况下,治疗师对求助者美好心灵的信赖可以提供帮助。没有任何东西比美好的心灵更强大的,每一个人都是被特定的方式引领着。当事人若能关注自己的灵魂并与之联结,假以时日,解决方法便会出现。——伯特·海灵格

45、我们在家庭中被某些忠诚情感缠绕着,这份忠诚情感往往非常强烈,因此,并不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法。解决方法要求人必须告别家庭,独立自主,但这会带来一种孤单的感觉。改变的第一步相当困难,必须先有内心转变、趋向成熟的进展,非得有迈向广阔伟大的实践精神不可。如果没有这份感觉,而只是做机械性的强求,绝不会成功。唯有正视且同意呈现出来的东西,被动且放弃控制的企图,全凭心灵的指引,完全信任内在的灵魂移动,才可以得到最大的成功机会,同时也要以这种态度对待真相。——伯特·海灵格

46、带有解决方法的句子,是超越排列工作而得出的东西,它有自己出现的步伐。其实正是这些句子才真正带出结果,这些句子一方面有关和解,另一方面有关尊重。解,另一方面有关尊重。在什么情况下,治疗师会讲出这些句子?他不可以先设想这些句子。家族系统经由排列,便产生一个属于家庭的能量场。正是因为治疗师进入这个场域并与它联结,才能从中得到引发解决方法的启示。当他一踏出这个场域,便无法找到那些句子。这些都是直接向心灵诉说的简单话语,会因情况而有所改变,所以不可以抄袭,留待日后再用。句子是来自内心尊重一切的态度,并且是针对个别的情况。——伯特·海灵格

47、治疗师不准以推测的方式进行工作,他必须是真的听到和看见,若他一开始推测,便会失去与心灵的接触。作为治疗师,宁可不说话,也不要爱做推测,这样只会误导别人,妨碍寻找解决方法。——伯特·海灵格

48、家庭内对利益与亏损的平衡分配,有不可抗拒的要求。当某人遭受损失,例如姐姐早逝,因此幸存的手足往往不敢充分接受生命。他心里会想要补偿,这种想象带着一种幻想,以为要全面地补偿就是要追随姐姐而死。心理治疗所要处理的,就是要缓和及消解幸存者对逝去者的罪恶感。“你己经死了,我仍然会多活一段日子,之后也会死去。”这句话使存活的人不会把生命看成是对他提出的无理要求,或生命是来自别人的损失;事实上,他的生命也有终结的一天。这句话并不是对抗死亡,而是与过世的人联合一致,带来治疗效果。这是有力量的句子,但我们不应随便运用,而是要随着情况的变化,根据当下的感受做出改变。——伯特·海灵格

49、治疗师如果不坚持在无目的、无畏惧的状况下,对整体环境全神贯注,他很容易被代表表面的话语误导,其他代表也会因此失去对工作的信心。我们可以从一些明确的信息中观察排列工作的运作是否有出错的地方。参与的群众如果表现出不安、精神涣散,治疗便无法成功,治疗师最好尽快中断。中断可令所有参加者再度集中精力,以便过一段时间重新再做一个排列。——伯特·海灵格

50、治疗师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要排列目前的家庭还是原生的家庭?一般来说多从目前的家庭开始,然后再排列出原生家庭对目前家庭有重大影响的人,让多代间的瓜葛及治疗的影响展现出来。原生家庭中假使有特别沉重的命运,则应从原生家庭开始。——伯特·海灵格

51、带着尊重助人,实际上要怎么做呢?首先,助人时,我们必须在心中尊重、爱来访者的父母。不论其父母是怎样的人,也不管来访者如何谈论自己的父母。若来访者抱怨他的父亲或母亲,也就表示他在抱怨自己的命运。他们控诉上帝,或控诉这个字眼所隐含的意义。来访者若从这种角度谈论自己的双亲,而我的心灵又接受了这种说法,我就变得和他们一样,认为自己凌驾于命运和神之上,我将自己当做是命运和神的创造者,这样如何能提供协助?此种行事作风会对我的心灵带来什么影响,还有我的身体和健康?采用这种自傲态度的人,难道不会身陷于重大的危险之中,同时也让来访者遭受同等危险?——伯特·海灵格

52、助人与更深层的成长有关,也就是与“内在成长”有关。如何支持成长呢?首先,有些成长需要滋养;第二,成长需要去对抗阻碍成长的力量。人们常喜欢避开冲突而以滋养的方式助人,因此成长的第二要素应被正视。在这里所谓的“支持”意思是我们帮助他人了解、接受以下事实:命运期待他们面对冲突,期待他们运用技巧、甚至熟练地处理这些令人抗拒、厌恶的事情。——伯特·海灵格

53、助人是一种艺术,跟其他的艺术一样,需要学习、练习某些技巧,其中一个技巧便是同理那位前来求助之人。此处的“同理”指的是,洞悉对此人而言什么是恰当的,同时也让他对自己和自身的命运有更开阔的理解。——伯特·海灵格

54、身为人类,我们各方面都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唯有如此才能发展自身的潜能。同样,我们也有帮助他人的需求。若没人需要我们,若我们无法帮助他人,生命会就变得寂寥并枯萎。因此助人不只是服务他人,也是服务自己。助人通常是双向的,如同合伙关系,它透过维持平衡加以调节。当我们的需要被满足,我们也会想要回报,以回归施与受之间的平衡。——伯特·海灵格

55、助人的第一个秩序为:助人者给出他已经获得的,接受者只期待及接受他所需要的。在这里会出现的助人失序始于:想要给出你仍未获得的,以及想要取得你不需要的;或是你冀希他人给出他从未获得过而无法给出的东西。除此之外,想要给某人某些东西,也可能会剥夺他们自我负责的机会。然而这些责任是他们负担得起的,或是一定得要独自负担的,他们有能力、可以担负起这些责任。因此,我们要注意施与受的界限。察觉这些界限并尊敬它们,是给予的艺术之一。——伯特·海灵格

56、许多助人者可能会认为来访者的命运难以承受,因此想要改变它。而来访者不一定想要或需要改变自身的命运,难以承受此种命运的是助人者。如果来访者愿意接受助人者的协助,这不是因为来访者需要帮助,而是因为来访者想要帮助那位助人者。于是,助人者变成接受者,而来访者变成给予者。因此,助人的第二个秩序为:助人者尊敬来访者的境遇,只在可行范围内进行工作。这种治疗受到限制且严谨,拥有强大的力量。——伯特·海灵格

57、许多助人者,如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像父母帮助幼子一般来协助来访者。许多来访者,也期望助人者能如父母般照料自己。来访者对自己的父母仍有期望和要求,他们希望助人者能满足这些期望和要求。若助人者满足这些期望,会发生什么事?他们会被卷入一个长期关系中,这将导致什么后果呢?最终,助人者将和父母一样,因为采取此种助人方式而将自己置身于相同处境。一段时间之后,助人者就必须设下界限,让来访者受挫。否则,来访者很可能就对助人者发展出类似面对父母时的情感。如此一来,那些和父母置身于相同处境,甚至想要做得比父母更好的助人者,就变得像是来访者的父母一般。许多助人者身陷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移情与反向移情作用中,这个陷阱使来访者更加难以摆脱父母和助人者。另外,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移情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助人者的个人成长和智慧成熟。——伯特·海灵格

58、某些情况之下,助人者于短时间内代表父母是恰当的。比如说,来访者早年时期和父母的连结中断:朝向父母的连结若被中断,就需要再次完成它。或许是年幼的小孩必须长时间待在医院里,虽然小孩迫切地需要父母,非常思念他们,却无法和父母在一起。一段时间之后,那份渴望转为悲伤、绝望与愤怒。之后小孩便会疏离父母,稍久以后也会与人们疏离,虽然他心中仍保有那份对连结的渴望。朝向父母的连结若于早年时期被中断,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如果能重回原始移动中完成联系,就能帮助个体克服这些影响。此种治疗过程里,助人者代表来访者早年时期的母亲或父亲,借此来访者就能回到连结中断的孩童时期,完成当初被中断的移动。和亲子移情作用的情况相比,此处助人者会代表的是来访者真正的父母,而非顶替父母的位置试着做得比母亲或父亲更好。这种情况下,来访者无须离开助人者,助人者会带领来访者重回真正的父母身旁,来访者和助人者之间保持毫无瓜葛的关系。——伯特·海灵格

59、家庭系统排列是为“和解”而服务,大多数是和父母和解,而明辨善恶的想法阻碍了和解。许多助人者认为他们应该要分辨是非善恶,因为他们自己深受此种良知的影响,也深受局限于良知之内的大众舆论所影响。当来访者抱怨自己的父母,或抱怨生活和命运的处境,而助人者直接采纳来访者的观点时,这位助人者就是为“冲突与分裂”而服务,而非为“和解”而服务。助人时若要为“和解”服务,我们就必须在心中为来访者所抱怨的人留个位置。如此一来助人者就可以在心灵之中做好准备,为来访者仍需经历的改变留下空间。——伯特·海灵格

60、一旦我们有立场就不能助人。比如:说,某人反对自己的父母、老板,或是抱怨社会腐败,我们一旦同意他的立场,就等于丧失了帮助此人的能力。有些状况里,我们凭直觉就会选边站,例如面对乱伦、性暴力、强奸、虐待小孩、虐待伴侣,我们直觉地和受害者站在同一阵线,反对加害人。然而这样做,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场。唯有我们对事件中每个人的特殊命运和纠葛给予平等的尊重,唯有在面对他们时不带同情怜悯,而是带着更伟大的爱,按照事情原本的样子接受它,才能给予帮助。然后,心灵深处就能展开移动,化干戈为玉帛。所以,这是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视区分善恶为真实助人的主要障碍。当我们放弃这种区分,就是为和解、和平、内在深处的自性而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助人。——伯特·海灵格

61、治疗就是从内在净化那些令人困惑的画面,那些画面很可能会驱使我们伤害自己和他人。透过净化,我们带着尊重面对歧异,走向解决之道。通常,治疗过程最重要的精华就是:我们敞开心胸面对相异之人,在心中接纳他们,一同融入更伟大的整体。——伯特·海灵格

62、原始感觉,原始感觉既真实又直接,它带来行动也支持行动,因此主要情感会带来真正的改变。流露主要情感时眼睛是保持睁开的,因为主要情感和真相连结。原始感觉流露的很快,若有人正流露主要情感而我们在旁目睹时,我们并不会感觉受到打扰,反而能保持在中心里,一方面能同理了解他的心情,另一方面却能保持冷静沉着。——伯特·海灵格

63、戏剧化的感觉:和原始感觉相比,还有另一种情感在流露之时非常具有戏剧性,这种情感叫“替代感觉”。沉浸在次要情感中时,眼睛会紧闭,因为替代感觉并非连结真实的真相,而是连结内在的心像画面。若要与内在画面保持连结,就得阖上双眼。眼睛张幵时所流露的情感是原始感觉,十分纯粹。原始感觉带来行动,让你松手停止抱怨父母。其他种类的情感则由内在画面驱动,充满控诉抱怨,只要保持眼睛紧闭就无法将之摆脱。一旦把眼睛睁开,这类情感就会瞬间消失。夸张情感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想要引人注意,强迫别人采取行动,而非自行行动。流露夸张情感时,会让周遭的人感觉很不舒服。因为身旁的人会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却又明白做什么都没用。若真的有人伸出援手,沉浸在夸张情感的人偏偏又要证明“谁也帮不了我”、”做什么都没用”。夸张情感真正的作用就是:逃避采取行动。——伯特·海灵格

(海灵格在课上有时看见案主或代表过度夸张的情绪表达,他会说:都是在演戏!)

64、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的梦境,你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明辨其意。梦境也能用“原始感觉”和“替代感觉”来分类。若有人直接对你诉说梦境,他说:“我梦到你了,梦境里...”,这种梦就是在延续问题,有时甚至会伤害他人。这种梦充满着对他人的责备,我们不需要去分析这种梦,也不需要将之当真。所以说这两种情感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原始感觉带来行动,而替代感觉用夸张的表现取代真实的行动。——伯特·海灵格

65、当你看人某人的双眸时,就无法认为他很恶劣,也无法说他的坏话。观察看看,你会发现,人在说别人坏话时,开口前会先看向别处,先描绘出一个内在画面之后,才能开始讲。一旦眼神交会,画面就会消失。——伯特·海灵格

66、许多求助于心理治疗的人认为,一定要从童年时代的创伤下手才能解决问题,他们花了好多年的时间治疗那些创伤,有些人花费的时间甚至比童年本身还要长。当然有时候治疗那些创伤是必要的,不过对许多人来说,那只是逃避现实状况的借口罢了。——伯特·海灵格

67、许多人带着“修理东西”的心态求助于心理治疗,意思就是他们把自身的问题带去给治疗师修理,就好像把坏掉的手表拿去给钟表匠修理一般,期待钟表匠修好手表之后,还给客人一支运作正常的表。这个概念和“完成”的想法有关,所谓的“完成”就是:治疗一定得彻底完整。就算在家庭治疗中,排列师也会有同样的盲点:想解决所有的问题。说不定他们会为来访者做十个排列,想要帮每个家庭成员解决所有难题。不过,他们越是这样做,力量就会越来越弱。家庭系统排列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在心灵里设定起始点,完成设定后,治疗进程就会启动。因此,一般来说做一次就足够了,不需要做更多,除非是获得新信息或是发生新状况,那么可以在一两年后再做一次。——伯特·海灵格

68、不应该以“处理事情”的角度来对待家庭系统排列,因为这样人们会想要拼命做排列,一个接着一个地做。另外,也不应该以“出自好奇心”的态度进行排列,比如我想要知道家庭的状况如何。只有十分迫切的难题,才有资格做排列。生死攸关的问题就非常适合做家庭系统排列,因为这样才会抱着一种全然投入的认真态度。做完排列后,助人者就可以退出,将所有的事情交给更伟大的整体。——伯特·海灵格

69、同情来访者可说是最危险的事了。因为同情就表示无法承受来访者的苦痛,所以想要伸出援手,如此事态会变得很危险。同情,干扰了来访者的心灵;同情,让助人者变得软弱,变得比来访者还需要帮助。但当我带着尊重接纳来访者的苦痛,就会把来访者带人另一个向度里,这个向度里没有同情怜悯,只有力量。——伯特·海灵格

70、传统弗洛伊德学说以及分支学派所谈的心理治疗,基础假设都是建立在医疗模式上:病人和医生、求助的人和地位较高的助人者。这种假设导致双方进人某种特别关系里,对身体生病的患者和医师而言,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合理可行的。然而对心理治疗来说也一样吗?如果我运用医疗模式进行助人工作,来访者的地位是变大还是变小?会帮助、来访者成长,还是让来访者变得更像小孩?——伯特·海灵格

71、我把每位来访者都当做地位平等的伙伴来对待,而我拒绝帮助需索无度的人。虽然身为人都需要他人帮助,但问题在于来访者到底愿不愿意采取行动。倘若前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相当愿意采取行动,只是之前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待在原地等别人教他,这种人我会帮助,因为他不会因接受我的帮助而变得依赖,他可以、也一定会自行行动。——伯特·海灵格

72、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年少岁月有多么悲惨,他会想采取行动吗?他对我抱怨这些做什么呢?透过这些抱怨,他想告诉我:“因为种种悲惨的原因,所以我无法行动。”如果我帮助他的话,那么所有花费的心血都将付诸流水。若想跟随心灵的移动走向成长,其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意愿”,而抱怨之人毫无意愿可言。所以,对来访者工作之前,我会先看看我自己想不想做,也看看情况能不能做。——伯特·海灵格

73、从事助人工作一不小心就会批评来访者。我们或许会说:“那个人根本不想改变。”讲这句话的基础假设是:身为人是如此的自由,想做什么就能做,想过哪种生活就能过,只要是真心想要改变,就能成功。但家庭系统排列告诉我们,身为人的自由程度是相当低的,我们所称的自由其实非常肤浅而渺小,毫无分量可言。——伯特·海灵格

74、命运,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忠诚。举例来说,家庭中如果有人自杀,后代将会持续地受到影响,可能会有其他人也觉得很想去死,不管是自杀,或是利用别的方式,总之死意坚定。如果要帮助身陷此种困境的人处理问题的话,不管如何鼓励他、为他的处境辩解都是没用的,我们必须找出当时启动命运的背景,然后在心中假设:“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个人自由意志所能控制。”如此一来,就能以更轻松的态度面对来访者。我们对来访者说:“咱们来看看这件事的起源在哪儿。”来访者一听我们这样讲,负担马上就能减轻,光是这样讲,就已经能帮助到来访者。——伯特·海灵格

75、许多心理治疗师被某些世界观给绑住,有如被高墙围绕一般,他们无法超越这些高墙,除非打开一扇新的门。我想要谈谈这种囚禁的现象。隶属于某种心理治疗学派、某种政党、某种宗教、某种专业的人,都处在一个形态发生场中。鲁珀特·谢德瑞克曾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形态发生”就是:如果一件事顺着某个形态发展有成之后,这个形态就会决定场域后来的走向;然后,这种形态就会不断地重复出现。举例来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经历了某些事情,然后他以之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治疗方法的形态。但后来加入场域的人却无法敞开接受其他新的洞见,无法随着新洞见而改变自己,因为长时间以来都是之前的场域牵着大家的鼻子走。这些人以同样的方式思考,以同样的方式做事,持续被捆绑在场域里。律师们有自己的形态发生场,成为某个宗教的成员也会被捆绑在形态发生场中。形态发生场的领导者总是说相同的话,总是探讨相同的议题,议题里每次提出的意见也总是相同。政党党员也是身处在某个形态发生场里。形态发生场的作用和良知系统一样,每当成员有异于他人的想法时,自己会感到很不舒服,甚至会感到害怕,产生一个“坏的”良知。——伯特·海灵格

76、小鸡孵化之后会四处乱窜,各自到新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巢穴,生下自己的新宝宝。家庭系统排列和心灵的移动也一样,成长的方向包罗万象。那些带着善心与善念努力发展的人,我全都支持。我看到,如果大家都能彼此尊重,那么各种派别都能为整体的富饶贡献一己之力。如果我们踏上不同的道途,但朝向同样的目的地前进,每个人都会感觉更完整而丰富。对我来说,所有的道途都有所帮助,都富含价值。我很高兴看到我曾经播下的种子,现在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无论种子们当初是否落在肥沃的土壤上,现在都在成长着。——伯特·海灵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治疗就是从内在净化那些令人困惑的画面,那些画面很可能会驱使我们伤害自己和他人。透过净化,我们带着尊重面对歧异,...
    清澈的钻石阅读 559评论 0 0
  • 如何助人? 助人是一种人类特质。我们喜爱帮助他人,也喜爱接受他人的帮助。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就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施予。...
    嬌艳玲瓏阅读 722评论 0 0
  • 助人是一种艺术,跟其他的艺术一样,需要学习、练习某些技巧,其中一个技巧便是同理那位前来求助之人。“同理”指的是,洞...
    尘埃落定2016阅读 850评论 0 0
  • 帮助是一种临在的帮助。当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的时候,我们看见那个更大的力量,与它联结,保持临在,拒绝感觉自己像是对方...
    Be_Jessica阅读 1,702评论 2 4
  • 弗洛姆说,没有努力,不担风险,未遍尝苦厄,人生将一事无成。 心理咨询帮助他人成长和改变,并实现其潜能,是非常美好的...
    张晗心理咨询师阅读 1,23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