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学教材,有太多的难受。有问题的课文不是一篇两篇,而是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编者随意修改原文造成的。
本周教研《翠鸟》。在同类课文中,《翠鸟》算是相对写得不错的。然而,整篇文章读下来,有一段话特别触目: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前面说,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然后话锋一转:“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做……朋……友……,你确定不是逗我玩?!
如果说燕子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我们做朋友,逻辑上还讲得通顺,可是用在翠鸟这里,逻辑在哪里?翠鸟把窝筑在人类及其他兽类(人类当然也是兽类,至少在翠鸟看来)很难企及的陡峭的石壁上,显然不是做朋友的正确姿势。
实际上,在原文中,翠鸟的形象十分鲜明。它不是亲切的燕子,也不是排成行的大雁,而是鸟类中独行的剑客。它的捕食过程,是稳准狠的。“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甚至颇有意境,有古典诗歌一些结尾的空灵之美。在交待完这个“剑客”的出色表现后,然后才交待它的住所,进一步烘托它的形象: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显然,这样的剑客,不是一个亲切的邻家小哥或小妹,你只能倾慕,“远远地看着它”,绝不可能成为你的朋友。编写教材的马列老头和马列老太们,你不怕翠鸟生气,那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啄过来:
滚!谁是你们的朋友?!
(全文的解读我会做成一个教学案例,不在此处分析。另外,北师大版本无做朋友的说法)
前不久,教研郑振铎的《燕子》,发现编者改动甚多,多处改得完全不合适,有一处甚至改成了病句(诸君可自行检索)。而整体上,也降低了原文的格调。
我觉得,作为教材编者,似乎应该有一定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学感受力才对。如果拿不准,还是轻易不要改动原文为妙。毕竟,你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在教学参考中予以说明,让原作者“文责自负”。没准,有争议的地方,还可以成为教学资源。
课文: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出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真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