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看头条,扑面而来的,全是孤独。人们总是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之后,才开始思考,才开始敢于谈论孤独。在这个世界上,谁不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谁的内心不孤独?
心理学的角度,有这样一个观点,判断性格内向还是外向,不是看一个人究竟爱不爱说话,快不快乐,而是要看他获取能量的方式。内向的人需要通过独处获得能量,得到身心疲惫之后的修复。外向的人需要通过群体的社交活动,通过聚会、K歌等方式获得补给。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繁忙工作了一周,已经累成狗了,还会在周末约各种场子。而另一些人,会尽快回家,窝在沙发里安静的呆一会。所谓的无效社交也是因人而异,对有些人,社交是否有效是次要的,首要的是通过社交活动,能够满血复活。
那些看上去那么快乐的人,是否真的如此快乐。
陈奕迅《K歌之王》的MTV,有一个镜头直抵人心,一屋子灯红酒绿,一个人拿着麦克风声嘶力竭,其他人全部都是背景。有一句歌词说:“拥挤的房间一个人的心,有多孤独。”
2、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这种属性决定了人们总是在试图融入各种群体和圈子,通过在群体内的互动得到自我的认同和价值。在单位扮演的角色,在家庭扮演的角色,这些无一不是带着群体的烙印。这些烙印如同奴隶身上铁打的印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做员工,做子女、做父母,唯独没有做自己。
人的真实状态是内心的自我诉求,是心理意识的本能,如果不能够自由的跟随自己的心做出选择,便会触发心底的焦虑。
有同事说,下班回家的时候,会停好车再在车里抽一支烟,一个人静静的坐一会。一个中年男子,走出车门,推开家门,便是父亲、丈夫。推开办公室门,便是员工。这短暂的属于一个人的时刻,内心是孤独的。
3、
心理学上,有一种精神残疾的定义,孤独症。据分析病因在于孤独感直接或间接所产生的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不健康状态,最终损害免疫系统,引起社交障碍、言语障碍等。如果因为这种被动的,不情愿的孤独感造成身体的不适,意味着孤独是一种需要引导和改善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要借助心理咨询、药物主动寻求自我解禁。
而另一个方面,主动的选择独处是另外一种体验。人生而孤独,并不一定总是要跟忧伤、难过联系在一起。说起孤独,似乎就一定得失恋、单身狗、被群体排斥,就一定得自怨自艾、生无可恋。孤独何尝不是一种状态,是思想自由独立的状态,是面对自己,面对内心的从容。
4、
刘若英写过一本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通过讲述和几位朋友的对话,探讨自处与相处的关系。对很多人而言,相处容易自处难。
一个人的时候,会难为自己,会陷入自己编织的怪圈,也许是对自己和现状的不满意,让自处格外艰难。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其实做好自己就够了,我们都没有那么多观众,没必要那么累。能够安静的听从内心的声音,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和谐的对话和相处,能够拥有自处的能力,这是构成幸福的最基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