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学习化学专业的时候,我就对生物学有过丝丝向往,考研时甚至想过跨专业考生物相关的方向。这么多年过去了,迂迂回回,终还是进入了生物医药的领域。
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参与教育和疾病健康这两件事更有意义的了。李笑来写了一本书《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么算来,我正好要过完自己的第五辈子。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电子科大生命学院,让我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用知识和关心陪伴学生的成长,也让我有机会更加接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机会与这么多优秀的同事朝夕相处。
01
我还清楚地记得2007年12月底从南京坐飞机到成都面试的场景,下午五六点到达市中心,但因为打不到出租车也听不懂四川话,竟然在晚上8点才到达学校,品尝了一份久久不能忘记的“来一碗”肥肠粉。当天袁书记还在百忙之中去看望我,让我非常感动。
第二天见到更多热情可爱的老师,带我到各个实验室参观,记得那时的张安英老师一身学生装扮,内敛中透露着一份对专业兴趣的执着。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她是一个对学生无比负责和关爱的好老师,又是一个陪伴“好奇儿子"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好妈妈。
当时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我被带到主楼西122房间时,短发俊秀的邓科君老师满脸娇萌地对我说,我最喜欢学化学的来这里了,后来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们成了好搭档,一起走过化学实验课的好几个年头。
还有,我记得自己试讲结束后在学院会议室里有一个简短的讨论,我当时就在心里感叹,坐在我对面的女老师怎么那么优雅美丽,甚至回到南京后还偶尔琢磨过这个问题,后来我加入了这位老师的课题组,她就是汤丽霞老师。
面试完回到南京后,毕业前的某一天,我还在导师的办公室里意外见到了王先龙老师,他告诉我成都熊猫基地里的熊猫是有多萌,成都是个多好的地方,更让我坚定了加入生命学院的信心。
02
从南京毕业离校后,回山西老家呆了一段时间就准备动身来成都工作。记得当时妈妈送我上车时忍着眼泪,我也强装高兴的样子挥手告别。可是跟妈妈一起来送我的八岁的小外甥却哭成了泪人,仿佛那真是一场生离死别。
以后每年我回到老家,妈妈都要问,你以后真的就呆在成都不回来了么?刚开始的两年我还觉得没什么,后来就会偶尔产生质疑,我为什么要离家那么远,离父母那么远?多少个昏黄的夜晚,我在路边散步,就会问自己,我在这个城市里有什么?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有过像我这样的感触,我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奔波的意义何在?这大概是个不太容易想明白的事。直到后来,有了宝宝之后,生活变得忙碌起来,父母过来帮忙,亲人常有探望,便释怀了许多。
我现在常跟两对可爱的父母聊聊学校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带着他们去转转新校区,看看60年校庆晚会,让他们也一起来见证我们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成电甲子岁,培育栋梁材”正是父亲斟酌一整晚之后送给校庆的祝福。
03
从08年到16年,整整八年了,时间就是过得这么快。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到酶工程,在教学的同时提升自己,每年增加一点新实验,接触一些新领域,尝试一下新的教学方法。有时觉得讲课又进步了不少,有时也对教学效果不甚满意。
今年六月,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学校举办的“教学工作坊",聆听了清华大学李艳梅教授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讲座,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她一直面带微笑,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和蔼谦逊的品质。她非常注重引领学生的兴趣,提倡先见森林后见树木,通过问题层层启发,将理论和实战相结合进行知识的转化,同时她还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学科素养,培养跨界思考的能力。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能力提升的方向。
今年九月,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的白凡研究员也来到生命学院做客,讲述了单细胞技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单细胞水平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基因检测,可以避免反复穿刺活检给病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及时提供个体化治疗所需的重要信息。另外,在生物信息学大会、药企创新论坛与创新药物研发的相关会议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临床需求和前沿热点,开拓了科研工作的思路。
除了线下的讲座和交流,互联网也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不少知识工作者开创的自媒体和专栏,让我知道了如何突破自己以往的错误认知和思维模式,如何一步步持续践行和积累,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知识红利的好时代,可以在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Coursera,Edx等国内外MOOC网站系统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可以在诸如解螺旋和募格学术这样的公众号里在线聆听科研相关的讲座,甚至还可以在一些专业学术社群里与相关领域的同行们一起探讨。
结语
在生命学院15周年生曰之际,祝愿学院的发展曰益蓬勃,祝愿同事和同学们的生命灿烂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