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钰在《软技能》的第十三封信里说:人最重要的就是目标意识。
什么是目标意识?
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并随时根据目标来决定当下的行动。
这个观点也是我最近悟到的,然后作者举出雷军的例子。
说小米在最初招人的时候非常严谨,做多的一个面试经过17轮,并且好几次一谈就是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确定所招募的人是不是和公司的目标一致。并且小米的供应链全部采用苹果的供应商,连螺丝钉都不放过。
还有一个拥有“稻草变黄金”的营销能力牛人,也并没有得到雷军的赏识。因为“用投资收益证明自己的判断力”是没有性价比的。
在我的理解上,“稻草变黄金”的能力更像是广告,只能说广告效应好,不能说产品好,毕竟稻草就是稻草。就很像那些旅游景区的商品,水分极大,价格飘忽不定,一人一个价,能宰一个是一个,做的都是一次性生意。
作者最后回到自己身上,强调目标意识不是说只让我们干正事,像苦行僧一样修行式的自我约束,而是在适时的时候提醒我们在遇到非主线的事情是,做出对主线损害最小的选择,让我们做出更适合的决策。
在我自己看来,目标意识的培养,就是为了让自己有长线思维。如果再向之前的二三十年浑浑噩噩的跟着社会的步伐走,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人生最难熬的就是无聊,就是没有价值,就是无所事事。
通过这段时间我与目标的相互磨合,我现在是真正能够做到每天一定的时间投入,达到刚刚好的效果,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在欣欣燃看来,目标意识有哪些好处呢?
1、有了长远的目标,就不会在乎片刻得失,眼光也会长远。心胸也会变得宽广,毕竟很多状态都是一时的,不是一世的,人也会更加平静,更容易接纳自己的缺点;
2、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有希望,有目标就是希望。没有大的好处,也一定会有很多小的好事发生。至少心中的火热时刻都提醒自己:我是一个有目标的人。精神状态至少不会萎靡不振;
3、目标意识形成之后,就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去调整自己的计划。所有的大成功都是从养成小习惯开始的,所以有了目标意识就能促进很多好习惯的形成。每一个习惯养成的郭晨个都是大同小异,这样渐渐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的新习惯,替换旧有的环习惯。
4、当你开始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这个完成的经验完全可以复制到大目标上,无非就是刻意练习,重复重复再重复,在自己能力边界内来回试探。自我意识就更加明确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重要性。
5、当我们有了目标之后,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弱项查漏补缺,不仅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知识,还能顺带提高搜查信息的能力、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丛林探险,接下来将要遇到的问题,谁都不知道,还挺刺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