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悲伤的歌
――我读《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就这么摆在了我的面前。
初读这首诗,我知道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兵的故事,一个老兵从军的故事,一个老兵从军归来的故事,一个老兵回到家乡,但已经家破人亡,物是人非的故事。
再读这首诗,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极度悲伤的故事,一个让人非常心痛的故事,随着理解的深入,我似乎看到一位身躯佝偻的八旬老人,孤零零的站在自家萧条、凄冷、破败的院子里独自品尝那份痛苦的忧伤。
这首诗真好,一步步把我带入其中。读者似乎也是这名老兵,随着故事的发展,感情不停地变化着:
首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与家人离别,一别就是六十五年呀,人生能有几个六十五年。十五岁离家时,那时肯定有父母的疼爱,有温馨的家庭,有亲情的温暖。六十五年后回乡,内心该是怎样的感受呢?一定有激动,即将见到亲人的激动;一定有期待,期待再享六十五年前的亲情温暖;一定有担忧,毕竟时间太漫长了,父母在世的可能性太小了。实在没想到,六十五年前的那场离别可能就是永别呀!唉,是激动,是期待,还是担忧,多么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呀!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归乡的脚步离家越来越近了,啊!见到同乡了,赶紧打探一下家人的情况吧!满怀激动、充满期待,同时又有点担忧地问出了那句徘徊了很久的话:“我家还都有什么人呀?”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担忧已久的事情,还是出现了,心中的期待,心中的盼望,心中的热情,就这样被泼上了一盆冷水――那松柏森森的地方,埋葬着自己的亲人呀!谁曾想到,六十五年前的那一别,竟是永远的诀别呀!心中的伤痛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几乎无法呼吸呀!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颤颤巍巍走到家门口,多么期待有奇迹出现呀!可是,眼前的一切再次强化着:希望已经没有了!家里已经成了野兔、野鸡自由出入的地方,院子里的荒草丛生,向他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可他再也不能亲眼见证家中的一切了!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下意识似的,他依然想到该做饭了,“舂谷”“采葵”准备饭食,想与家人共进餐饭。可是,人在哪儿呢?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饭熟了。张嘴就想喊家人来吃饭了,突然发现,家里只剩下自己了。家人已经永远地躺在不远处的松柏下面的土地里,永远再无见面机会了。天呐,内心的那份痛呀,内心的那份苦呀!如何承受?!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孤零零的老兵再也无法下咽眼前简陋的饭食,心中已被伤痛填满。颤巍巍走出家门,看向东边的方向,那里也许时与亲人分别的路口,也许是父母坟墓所在,也许……这一切,都让他回味着过去,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泪水顺着脸颊流淌,打湿了衣襟!
他呀,八十岁的孤独老人,将如何度过余生!
不能想,也不敢想!
战争带来的灾难何其深重,今天的和平生活多么值得珍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