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凡齐微课】第三周——非命题(四)
-01-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
在写作课上,有两个观点老师提了很多次。
1)坚持日更。
说是“日更”,其实重在“坚持”。坚持就是多些,有啥没啥,写点什么。不但将账号盘活,也将自己的思路盘活。并且在听到老师的课程之后,加以练习和实践。
一个人的成就重在坚持。
即使每天存在抓耳挠腮的情况,依旧坚持写下去,甚至连“抓耳挠腮”都能成为素材点。
“出口成章”并非一朝一夕。
著名的荷花定律,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
最后一天的成就,是前29天的总和。
第30天的出口成章是在前29天的出口加成章的积累上而成。可是常常我们误以为15天则是一半,第16天没有成果,就放弃了。
2)垂直领域
为了能更好的的输出,势必要扩大输入的质和量。阅读书籍要范围广、种类多,扩大横向领域。写作初期,尝试不同的领域,才能发现自己擅长或者喜欢的领域。
此乃各有专长。
-02-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即使孔老夫子特别赏识颜回,依旧认为颜回对他个人没有什么帮助。因为学生说他什么都是对的,此时则需要反省自己的问题了。
在群组中有老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的环节,每一篇都有不同的感悟。一开始,我只喜欢看肯定的评价,现在却尤其喜欢看助于提升的评价。
容纳相反的意见,可以很好的把自己的观点推开,从新的观点出发。
确定了一个领域,其实也很难确定这个领域是否真的很适合自己,所以他人的观点很重要。倒不是说必须按照他人的观点来,但至少多了思考的方向与观点。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中,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如果没有找对了方向,即使有深耕的决心,也会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为什么有些人很快有了成就,有些人看似努力,却一直没有成功。
但我时常在想,如何看待他人的意见。
如果一味听他人的意见,认为他人说的都对,又会容易摇摆不定,失去了对目标的专一。
所以深耕的路上还是适当的摆脱他人的意见,听听自己内心的意思。
-03-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老夫子的一句话轻易转变了风向,可见大V的力量,也可见普通人的盲从。
可是,这一场热闹里,只有子路自己学会了瑟,虽然目前只能“升堂”,但很快也会进入“内室”。
一个人的行程还是要一个人走。
深耕的过程,必须一个人默默耕耘,默默思考,默默挑选适合的工具。
要经过一段孤独却又低调的时光。哲学家叔本华说:“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若没有内心的平和,则没有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坚持-思考-修正”是深耕路上的良好循环。
而循环的路上主角必是自己。自己要摒除杂念,朝着目标坚持循环。
著名哲学家尼采说:“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徒劳无功,但不必怀疑,你每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深耕,是一个人的修行。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 第(21)篇130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