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Getting Things Done 》中文名《搞定》
2019年10月17日 周四 晴 深圳 10/1000
最近事情巨多,而且都是近期必须完成的事情,显然是5点起23点睡也不够用了。
除了时间不够,更要命的是发现注意力不够集中,做A事情时,脑袋里跳出BCD事情;于是将A事情放下,转而去做B事情,做着B事情的时候又发现A事情有某个点可以更优化一下……于是再拿起A放下B;放下A、拿起B;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于是每一件事情都在脑袋里,每一件事情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坐在电脑前,莫名焦虑。
你可能会说:时间管理出了问题。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我曾经记录过要事第一。也就是时间管理的4个象限:
重要紧急(立即需要处理的事情,比如,家里的水管爆裂了);
重要不紧急(学习、客户关系维护,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重点关注的象限);
不重要紧急(微信响起了闺蜜的视频通话,她可能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就是给你得瑟一下新买的口红);
不重要不紧急(刷个淘宝、逛个唯品会、聊个八卦)。
在10多年前曾经参加过一次《时间管理》的培训,当时有个视频《乱了头绪的经理人》,记忆深刻,那位管理者每天都是忙无头绪、同事、上司、下属、家人全都不喜欢他,而他也很委屈,自己每天忙得团团转,又没有任何业绩。有一天他作了个梦,梦见他自己死了,来到了天堂,上帝对他说:你不应该来天堂,你应该下地狱,你不仅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把别人的时间都耽误了。梦醒后他开始警醒,让上帝教他如何做,上帝就告诉了他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所以,后来,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几乎都提到时间管理的四象限。
而《搞定》这本书,它向人人们展示了一个系统,人们也叫它“GTD”系统。告诉我们,其实仅仅会运用4个象限还不够,因为人是有情绪的,情绪会左右你是否能完成当天的事项。这本书将指导人们在事物缠身的情况下,依然能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
我把它称为“时间管理”的升级版,在我最需要的理清头绪的时候碰到这本书,还真是很美的一件事情。
一、两个隐喻记忆深刻:
1、“心如止水”的湖面。湖水宁静无声,当你扔进一块石头,水面上会形成一圈圈波纹,不一会波纹消失,湖水归于宁静。
湖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置之不理。
所以任何一件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控制你!
反应不足,你不会引起重视,对此不屑一顾,最后砸在你认为自己最不可能出错的某件事情上;
反应过激,你会特别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把每一个微小细节都看得特别重要,患得患失,最后你被过度的压力压死。
所以,我们要象湖水一样,适度接纳,客观反馈,做到“心如止水”。
2、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
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的技巧就是:把一起事务赶出你的大脑。
这里举了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一个打算游2000米的人,他的目标方向是前面的2000米,但很不幸地是他今天穿了条很宽大的泳裤,泳裤腰头的橡筋也不好了,游泳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于是他没有心思看到前面目标的方向,不得不双手拽着他的裤子,因此一直惴惴不安(有点象我这几天同时赶几件事情的样子)。
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是换一条刚刚好的泳裤,把大腰头的泳裤这件令人焦虑的事在当下赶出你的大脑。
把这件事情赶出你的脑袋后,你接下来就可以专注做后面的事情,专注后面的目标。
二、准备工作时,工作区的安排要注意两点:
A、不要和别人共享工作区,你自己的就是你自己的。比如:我能坚持写作这件事情,是给自己布置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喜欢的写字台、笔记本电脑、写字台旁边是书柜、书柜里放了个小音箱和小香薰灯(写作时就放点音乐、插上香薰灯的电源,仿佛有花香,就有一种置身于鸟语花香中的感觉)、目光的前方能看到海(那已经可以叫曾经了,如今前面是一排海上凸起的高楼,但至少我写累了可以眺望一下远处)。而练习书法这件事,我坚持了几天就不再坚持了,因为每次我要特意挑选一个桌子,放好纸笔墨,写完又要擦拭那些墨汁,收拾桌子,很麻烦,就干脆不练了。
B、移动中的工作区。你背的包里总放一本书,等公交时、乘坐高铁、飞机时,这本书就看完了,某天很专注,路线又很长,两本书可能也读完了。当然你还可以利用移动工作区回邮件、写文章等。
三、处理工作时,有3个原则
1、首先处理工作篮中最上面的事务。不要挑,按顺序做就好。
2、一次做一件事情;再好用的脑袋也如此。
3、永远不要把任何事务拿起后再放回工作篮。比如:现在坚持一下写完,不要拖成两次,如果到了明天再写,思路都不一样了,又得把前后逻辑重新构建一次。
最后书中说,请各位注意:
越是精明的人,延误的事情越多。
理由是:他们列举的内容就很多,他们比较的方面也很多,他们顾虑的事情也多,想得太多,就产生了完不成该怎么办的负面情绪,最后觉得太难了,干脆放弃吧。
而象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行动力反而更强,当1000天计划写出来的时候,我就想了一件事:每天持续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