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
什么原因,使一个好人成为了恶魔?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他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中,都在研究“邪恶心理学”,并且他的学术背景也非常强大。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然后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名校任教。现在,他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荣退教授。入门级的心理学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也是他的手笔。
【音频简介】
在这本《路西法效应》中,作者会先从环境与性格的关系这个概念入手,先教我们了解,在一些特定环境下,人的性格可以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接着,我们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环境对人产生影响的原因。最后,我们试图找出,人们抵御环境带来“坏影响”的方法。
【你将听到】
1. 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2. 一个普通的好人为什么会犯下滔天罪行?
3. 环境为什么可以影响人?
4. 一个人如何抵御环境的影响?
【本书金句】
1、心灵拥有其自我栖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创造出地狱中的天堂,也可能创造出天堂中的地狱。
2、平凡人要对其同类最残酷与堕落的卑劣行为负责,而我主张“英雄主义的平庸性”。
3、人终究是良善的,人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利用个体的力量来挑战情境与系统力量。
【音频文稿】
1
大家好,这一期音频将为讲述的是《路西法效应》的第二部分。
在本书拆解的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环境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环境对人不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丧失人性,这样的人往往会否定他人的价值,享受恶行带来的快感;另一方面则是环境会使人丧失个人的主见与独特性。这样的人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也可能会厌恶那些挑战权威而使自己利益受损的人。
接着,我们今天就来说这本书要探讨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环境为什么可以影响人?”
2
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按照老祖宗的逻辑,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老祖宗说的话根本就不对,很多人长大后的性格和小时候相差甚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时候的玩伴,长大后却聊不到一处去的原因。可能就因为一个读了大学,一个去了职高。或者是一个去了国企,一个去了做销售。不同的环境使他们再见面的时候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人还是那个人性格的变化却让人产生强烈的陌生感。
之所以会这样,他们心里也明白,环境的不同使性格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走上了不同的轨迹。
那么,为什么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呢?
首先是因为在系统的威力下,人会不由自主地服从权威。在作者菲利普·津巴多看来,系统对人性格的影响最大,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系统这么厉害,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啊,一个组织之所以能被称为系统,主要是因为,系统有制度的支持、威权的保证以及获得资源的渠道。有这三样保障,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顺应系统的规则。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简便的活法,不费劲就能获得安全感。就算真遇到什么困难,团队作战总好过单打独斗。
举个例子,有一本书叫《不死的中国人》。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最重要报纸《晚邮报》和《共和国报》的两名记者。书中讲述了一群移民意大利的中国人中,如何依靠“报团”在意大利扎根。刚到意大利的中国人大多生活艰难,只能卖苦力。有人想开店,却因为信用不足无法向银行贷款。这些华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组建了自己的社团,有人需要筹款就到社团里筹。久而久之,社团形成了互帮互助的风气,如果有人在别人筹款的时候,找借口不帮忙,他以后需要筹款的时候也没人帮他。这里的社团就想当于一个小系统,互帮互助的风气就是系统的规则。
顺应规则让人有利可图,人们在顺应规则的同时,个性中不太切合系统的部分慢慢会消失,性格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
说回前面玩伴的例子。明明小时候玩得来的两个人为什么越来越陌生?很大程度上和他们必须适应不同的规则有关。读大学的人需要适应大学里的规则,读职高的人需要适应职高里的规则。在国企工作的人要适应国企的规则,做销售的人要遵循销售的规则。不同的规则,使两个人的性格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两个对彼此的感觉也越来越陌生。
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这个规则究竟是指什么呢?这个规则可以是纪律、是团体共识,也可以是整个大环境的价值观,或者是某个地方的风俗。
就拿我们熟悉的企业来说,它的规则可以是明文规定的纪律,也可以是一直在宣扬的企业文化。我们到了一家企业,我们就要想办法适应它。比如说,华为鼓励员工“加班”,再懒散的人到了华为,都需要适应它的“加班”文化;又比如说,新东方希望它的老师讲课要有趣,那一个再内向的人到了新东方,在课堂上至少都要尝试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不愿意适应某个企业的文化,往往就要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
不愿意服从企业文化还可以选择离开。可当整个大环境充斥着某种价值观,而一些人又不愿意服从的时候,这些人往往会吃很多苦头。比如说,大龄“剩男剩女”遭到父母的催婚。虽然时代有些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结婚、生子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方式,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仍然是要求年轻人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很有可能就会迎来身边人异样的目光。所以,很多大龄青年他们嘴上可能说不想结婚,不愿意生子,但过不了几年,他们可能就会结婚,生孩子等等。而这也不见得是被父母逼迫的结果,很有可能也是他们为了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而做的自愿改变。
观点上的不同可能会让少数人有被排挤的感觉,这些人可以选择改变,也可以选择不改变,系统不会插手;但有一种情况,系统会采取惩罚的手段,强制某人改变。这种情况就是不遵守纪律、法律。
有一句话说的好,那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学校里必须遵守校规,比如说不能迟到、早退,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员工在企业中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比如说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不能玩忽职守,否则也会受到惩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不能违法犯罪,否则也会受到惩罚。
可能有人会想,为什么系统要对人进行强制改变呢?原因很简单。一个人不遵守纪律、法律,会影响到整个群体;一群人不遵守纪律、法律则会影响社会。
举个例子,春秋战国时期,孙武为吴国训练女兵,女兵的头由吴国的宠妃担任。那些女人并没有作战的意识,她们在操练的过程中并不认真,只顾自己嬉笑打闹。孙武为了保障军纪,杀掉了吴王的宠妃,女兵的操练才得以顺利进行。
可能也有人会说,并不是所有的惩罚都对人有改变的功效。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布鲁诺,他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他知道自己的观点具有颠覆性,一定会引来教会的审判,但他还是选择了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伟人毕竟有限。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会因为害怕惩罚而任由系统改造自己。即使是哥白尼,他也是等到自己快死的时候,才发表的“日心说”。
总的来说,系统的权威使它对人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人们为了心中的安全感或者避免被惩罚,会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系统的规则。
除此之外,系统在人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这主要是因为,系统是权威的代表,人们大多相信权威说的话,很少有人会去质疑。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自己跟父母说,他们通常都不信。比如说,他们不需要吃那么多保健品,注意营养均衡和锻炼就够了,但他们还是会被一些推销保健品的人忽悠得乖乖掏出钱包,怎么说都不听。但如果这时候,某个公众号正好在讲保健品的黑幕,我们转发给父母看,他们才有可能认真考虑我们说的话。虽然公众号已经都烂大街了,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算是“百家争鸣”,无法代表什么权威;但是父母对媒体的印象还停留几十年前,那个时候公开发布的文章,可能就代表着某种公信力,是不可以乱说的。
公众号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更别提一些实打实的权威的机构了。有时候,一些不好的行为,如果得到权威机构的官方认可,很多人也会信以为真。
例如,日本侵华的时候,很多日本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侵略。之所以会这样,就是日本官方宣传的结果。他们号称自己是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的是亚洲整体的繁荣。别的国家几乎没有人信日本的这一套鬼话,日本国内却有不少人都相信政府这样的说辞。对他们来说,战场上的烧杀劫掠,都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必经之路。
所以说,如果某机构带节奏,聚集一些人来做坏事。那么越是权威的机构,越有优势。因为越是权威的机构,越容易把普通人洗脑。到最后,普通人说不定还意识不到自己是在作恶。
3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官方把恶行合理化的伎俩,以迷惑性的词汇将恶行赋予好事的名义。这种技巧的心理学基础就是认知失调理论。
那么认知失调究竟是什么呢?
比如说明明处于戒酒的阶段,但公司聚餐的时候没忍住还是喝了酒。虽然心里知道不该喝,但还是会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应酬,是为了工作;又比如说婆婆明明知道干涉媳妇人身自由不对,但她们还是会安慰自己,认为自己是在管教媳妇,是为了整个家好;又比如说家暴,很多家长打小孩,明明是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但他们会安慰自己是小孩不懂事。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失调的最大特征是,人的想法与行为不一致。当人的想法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会感到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合理化自己行为的方法,换取自己的心安理得。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通过合理化行为换取心安理得”的绝佳例子。男主派因为一次海上风暴,在大海上漂流了很多天,他在获救前靠吃亲人的尸体存活。吃尸体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男主自己也不能接受。所以男主为了让自己心理上好过一点,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美妙的故事,捏造了一个他与老虎漂流的故事。最后,大家和他自己都认为,他是在上帝的恩典下活下来的。
有一句话说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当男主不停地赞颂上帝的伟大的时候,他自己也开始相信这就是真相。认知失调理论帮助他把悲惨的经历抛诸脑后,从而可以只记得了一个美好的故事。
可能有人会担心,认知失调理论的存在会合理化一切恶行,也会合理化一切伤害。那么,这个世界的善与恶就会变得难以区分。
其实并不会这样。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根据作者林奕含的真人遭遇改编,故事中的房思琪因遭到老师的诱奸,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说服自己爱上老师,并和老师保持多年的关系。房思琪强迫自己爱上老师的行为可以算作是一种认知失调,如果她真爱上了,房思琪也许不会自杀。可是,房思琪迷惑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见效,她始终记得老师带来的伤害,从而没有爱上老师。也正是因为如此,小说的结局以房思琪住进疯人院而告终。
故事外的作者林奕含也像房思琪一样,尝试过去爱老师,但她也和房思琪一样,因为总是记得老师的伤害而没有爱上老师,从而不得不面对惨痛的现实,最后她以自杀而告终。
所以说,认知失调也许会使旁观者合理化恶行,遮掩罪行,美化悲剧。但对于真正的受害者来说,认知失调可能也无法掩饰罪恶。
4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环境对人产生影响还有可能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关。
生活中,一个乖巧懂事、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比调皮捣蛋的孩子得到的表扬多。很多人可能认为乖巧懂事,成绩又好的孩子,当然会得到很多夸奖。殊不知,也许恰恰是夸奖让孩子变得乖巧、懂事,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举个例子,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从每个班随机抽取3个人,一共抽取了18个人。然后,他把这18个人的名字告诉校长,说这18个人智商非常高,将来会取得非凡的成就。校长在罗森塔尔走后,就把这18个人当作重点对象培养。多年后,等到罗森塔尔回到学校,想对那18个人进行后续访问时,那18个人果然都如罗森塔尔预测的那样,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为什么随机抽出的18个人都那么优秀呢?这是个巧合吗?用巧合来解释这个实验,显得太肤浅。其实,这则实验反映了我们要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效应是说,人收到权威给出的积极暗示时,会信以为真,然后潜意识朝着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校长都是权威的标志。对校长来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是权威。一个专家能够明确指出18个人是天才,这肯定是真的。所以,在罗森塔尔走后,校长会对这18个人格外关注。这18个人表现很好,校长会认为是罗森塔尔预测得准;这18个人表现不好,校长则会为这18个人找借口。
而对这18个人来说,校长是权威。在这18个人眼中,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能分辨出哪个孩子有天资,能够成才;哪个比较平庸,一辈子就那样。所以,校长的话对那18个孩子就构成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们也因此相信自己具有天赋和潜能的。从此,他们对学习、工作充满了干劲。校长的态度和18人的表现形成了良性循环,18人也因此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包含了权威对人们的积极影响,也包括了权威对人们的消极影响。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强调棕色眼珠的孩子不聪明,结果孩子们信以为真,棕色眼珠的孩子遭到其他孩子的排挤;后来,老师纠正了这个说法,他说自己搞错了,是棕色眼珠会比较聪明。结果棕色孩子的信心立即大涨,其他孩子也不再排挤拥有棕色眼球的孩子。
5
好了,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探讨了《路西法效应》的第二部分内容,解决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环境为什么可以影响人?”
首先是因为在系统的威力下,人会不由自主地服从权威。系统能起这么大作用,主要是因为有制度的支持、威权的保证以及获得资源的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选择顺应规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受惩罚。
其次是因为认知失调的心理原理在起作用。认知失调是说人的想法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悲剧被美化。不过,对于真正的受害者来说,罪行很难被掩盖。
最后是因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会使人不自觉地相信权威给的肯定,并朝着他所预测的方向前行。
好了,以上就是第二部分所说的内容.到这里,我们不仅了解了环境会使人的性格发生什么样的转变,而且知道了环境对人性格产生影响的原因。那么在接着下来,我们继续来探讨本书的第三个内容:那就是,人真的有什么办法,可以抵御环境所带来的“坏”影响。
感谢你的收听,《路西法效应》的第二部分就到这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选择阅读原书,获得更多新体验,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一部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