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情郁闷,来到建章宫:“孙儿参见祖母。”
“启儿,快起来!”太后虽然不太喜欢当今皇后,对自己的孙子刘启确实格外关心:“你也别怪你母后。她不仅是你母亲,更是一国之母。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孙儿也想像母后说的,承担一切,事到临头还是退缩了,孙儿是不是太让母后失望了?”
“怎么会?启儿还小就有担当,长大以后一定是一位明君!”
听了薄太后的话,刘启紧缩的眉头舒展开:“谢祖母宽慰,孙儿这就去读书。”
毕上官对标太子喜欢的栗妙人和王娡,刻意引导巧慧练习活泼的性格。虽然此时栗妙人和王娡尚未出现,她们必须未雨绸缪。
“姑娘,你可喜欢放纸鸢?”毕上官拿着熬夜做好的燕子纸鸢,问。
“没放过。”巧慧打量着纸鸢,眼里满是羡慕。
毕上官看见刘启从正殿出来,让巧慧拿着线,自己拿着纸鸢:“姑娘,您慢慢向前跑,奴婢一会儿就松手,纸鸢一定能飞起来!”
巧慧小步向前跑,时不时回头看纸鸢有没有飞起来,正好撞上准备出建章宫的太子。
“啊,对不起,是巧慧撞到了您。”刘启衣着朴素,想来巧慧也没猜到他的身份。
刘启觉得刚刚巧慧笑得很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屏退下人:“姑娘,你喜欢放纸鸢?”
“就……就是一时兴起……”巧慧羞红了脸,直接跑回房间。
“姑娘,你的纸鸢!”刘启闻到了熟悉的清香,拿着风筝,回到自己宫里。
“参见母后。”刘启对着纸鸢展露出笑容,见了窦漪房反而拘谨起来。
“启儿,不必多礼。母后今天来,就是想问你,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窦漪房耐心地问。
“儿臣只想好好读书,一切听母后安排。”太子虽然这么说,脑海里全是巧慧放纸鸢时的微笑。
知儿莫若母,看着刘启微微扬起的嘴角,窦漪房大概猜到自己儿子有意中人了。
“那你先读书,母后慢慢帮你物色,不过最终还是要你拿主意。”
“儿臣恭送母后。”刘启礼数周全。
正值阳春三月,宫墙之内充满盎然的春意。
“参见皇后娘娘!”佩心来传太厚的话:“太后娘娘请您前往建章宫。”
“好,本宫即可就去。”
建章宫里,薄太后问巧慧:“巧慧,听说你今天见了太子?”
“那是太子?”巧慧扭头问毕上官,上官点点头。
“你年纪不小了,姑奶奶想给你找个好归宿。”太后看着乡下受苦的侄孙女,满眼心疼,把自己最喜欢的簪子送给巧慧:“姑奶奶问你,你觉得太子怎么样?”
不知道是腮红的颜色还是害羞了,此时的巧慧成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回姑奶奶,太子是天之骄子,巧慧……”
“姑奶奶只问你,中意太子吗?”
巧慧犹豫片刻:“都听姑奶奶的。”
“皇后驾到!”
太后拉着巧慧,温柔地说:“走,跟哀家跟皇后说去。放心,姑奶奶不会委屈你的。”
“参见母后!”看见太后身边和启儿一般大的姑娘,窦漪房大致估摸出太后的意思。
“快起来,来哀家身边坐。”太后笑着说。
“巧慧参见皇后娘娘。”巧慧彬彬有礼。
“叫你来是想让你见见哀家的侄孙女,巧慧。容貌虽算不上倾国倾城,倒是贤惠。你也知道,娶妻娶贤,将来定能成为启儿的贤内助。”
窦漪房有些犹豫,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为儿子选到称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