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无声清
好像每次听情感故事,都过不了相爱过也相杀过的梗。为什么明明两个人很相爱,在一起却总避免不了互相伤害?
于是,很多人以“不合适”为由分手。至于哪里不合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伤害很明显,差异很明显。
最后,我们开始纠结:选择恋人究竟是选择相似的好还是互补的好呢?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人格识别,选择与自己相似又互补的恋人。
与恋人相似的部分能使我们更容易读懂对方,明白对方的需求;而与恋人互补的地方又能使双方合作愉快,毕竟恋人之间其实也是最理想的伙伴关系。
之所以要从人格识别的角度去寻找相似与互补,是因为不同的人格类型对应着人的不同潜能,也有着明显可观察的特征可供参考。
在《天生不同》一书中,作者伊莎贝尔·迈尔斯与彼得·迈尔斯通过四个维度、两种偏好,将人格分成16种,并分别梳理出各自的偏好特点与潜能方向。
人们有两种感知方式,分别是感觉与直觉。这是一组对立的偏好,会互相争夺个体的注意资源。
如果一个人更喜欢通过感觉来获取信息,那他就会格外关注环境中的客观事实,而自动忽略凭空出现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更喜欢通过直觉来获取信息,那他会更执着于探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却忽略眼前的客观事实。
同样,人们也有两种判断方式,分别是思维与情感。这也是一组对立,往往需要通过关闭另方来集中判断的偏好。
如果一个人更喜欢用思维来判断信息,他会更崇尚通过理性的逻辑加工来获得客观的结论,很容易忽略别人的情感需求。如果一个人更喜欢用情感来判断信息,他会更倾向于基于个人的主观价值取向而对事物进行评估,有时容易忽略客观现实。
将感知方式与判断方式相组合,就会形成实事求是的感觉思维型、感性友善的感觉、情感型、热情智慧的直觉情感型和严谨机敏的直觉思维型这四种人格类型。
另外人们依据各自的偏好对事物进行感知和判断时,也会由于对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注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于是有了内倾(更关注内部世界与抽象概念)与外倾(更关注外部世界和具体的人和事)这两种互为补充的生活态度。
将它们在一组合,便形成了16种人格。进而会发现互为对立的人格类型,比如外倾情感型的人与内倾思维型的人之间往往因为差异过多且对立而不断产生矛盾和伤害。
老李是典型的内倾思维型男士,而花花是典型的外倾情感型女士。这两个人谈恋爱时常常容易冷战,伴随着花花的情绪宣泄与老李的沉默。两个人常常要在吵架后才能暴露彼此的矛盾,在伤人的过程中实现沟通。
花花埋怨老李不懂浪漫,生气了也不会哄她。有时候只是希望老李给她些情感反馈,老李却像个木头,只会就事论事,或者搬出大道理来讲。撒娇与真闹脾气,老李从未分清过,甚至指责她无理取闹不懂事。
老李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花花有那么多的情绪,察觉不到花花的情感需求。他觉得两个人静静地在一起就挺好的,哪来那么多架可吵。于是他常常沉默以对,想着花花情绪宣泄完就没事了,自然不会去哄她。
这就是典型的人格类型冲突对立的表现。实际上两个人可以通过互相了解与尊重彼此的人格特点来实现互补。
比如花花因为是外倾型,会更善于沟通。她可以在两个人的沟通中起主导作用,学习正向引导老李来沟通。同时也可以向老李坦率表达自己其实只是想要他更多情感关怀的需求,让老李注意到眼前的客观事实。
另外,由于内倾型的人更关注内心世界,花花也应该学会给老李独处的空间,通过去找朋友玩或者享受自己的独处来维持内外世界的平衡。
而老李收到花花的情感表达之后,在思维判断之外,也可以动用情感去理解花花的真实需求,分出一部分的时间和能量给她,更容易获得花花的支持与满足。
由于内倾思维型的人更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更可以感受到外倾情感型的人对自己的理解与包容。此时也是锻炼自己用情感辅助判断的好时机,帮助自己锻炼外倾的属性,更好地表达自己。
其实,面对选择恋人究竟是选择相似的好还是互补的好的问题,解决办法的本质是探求维持人格健全与平衡的方法。
就当两个人能够识别并理解自己与对方的人格属性,通过实践来分析、寻找到彼此舒适的相处模式,就能避免很多矛盾与伤害,让双方的关系更和谐。
另外,识别人格也是为了更了解自己,更容易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每个人也是极其相似的,需要尊重与挖掘的。
学会给人格打组合拳,让自己变得更好,也让被爱的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