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正史里的名医
梁新、赵鄂
梁新是唐初的医生。有一次,一富商突发疾病,奄奄一息,梁新诊断为食物中毒。是什么毒呢?病人并未在外饮食,排除了外来毒源。他喜欢吃竹鸡,每年都要吃几百只,近来就吃了很多。竹鸡吃半夏,病人原来是中了半夏的毒。于是对症下药,灌下姜汁病人就苏醒了。地方长官听说他的医术,十分欣赏,把他推荐到京城。声名大振,后来担任了皇上的保健医。
一位官员找梁新看病,诊脉后,梁新说:怎么不早来呢,你风疾已经很深了,赶快回家处理家事吧,只能顺其自然了。说得官员十分惊恐,赶忙骑马回家。走到繁华路口,看到一个小广告:赵鄂医生医术精妙。这位赵医生曾是兽医,不久前才来到京城,尚未发达,只能借助小广告招揽病人。急病乱投医,官员找到赵医生。赵医生的诊断结果和梁太医相同,但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尽量多吃梨,如果吃不下去,就榨汁饮,说不定能治你的病。官员照此实行,精神好起来,病也没有发作。他到赵医生那里致谢,又去拜见梁太医,告诉他赵医生的方法。梁新很吃惊,说:他就是我当然的接班人啊!到处宣扬他,提高他的知名度,后来也当到太仆卿。
[1]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北京,2002,215
[2] 半夏,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块茎。味辛,性温,有毒。内浮燥湿化痰,降逆止咳,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内服不可用生品。
庞安常
庞安常[1]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名医,给苏东坡看过病,并与之有交往,事在1082年[2]。1170年结集的《夷坚志》和1291年完成的《齐东野语》中都记载有他的事迹。
洪迈《夷坚志》志载:一妇人将产,七日而子不下。延名医李几道视之,曰:此百药无可施,惟有针法。然吾艺未至此,不敢措手也。李之师庞安常适过门,遂邀来会诊。
才见孕者,即连呼曰:不死!令家人以汤温其腰腹间,安常以手上下拊摩之。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母子皆无恙。某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而不知其所以然。安常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胃,不复能脱,故虽投药而无益。适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儿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令取儿视之,针痕存焉,其妙至此。
此事亦载于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四。同则中还有:唐长孙后怀高宗将产,数日不能分娩,诏医博士李洞玄候脉。奏云:缘子以手执母心,所以不产。太宗问当何如,洞玄曰:留子母不全,母全子必死。后曰:留子,帝业永昌。遂隔腹针之,透心至手,后崩,太子即诞。后至天阴,手中有瘢。
然校注云:旧、新唐书太宗纪均载:贞观二年子治生。贞观十年,文德皇后薨,时高宗已九岁,所记不符史实。[3]
《宋史》记有另一名医许希[4]:景佑元年,仁宗不豫,侍医数进药,不效,人心忧恐。冀国大长公主荐希,希诊曰:针心下包络之间,可亟愈。左右争以为不可,诸黄门祈以身试,试之,无所害,遂以针进,而帝疾愈。
[1] 庞安常,宋史有传,卷462,列传第221方技下
[2] 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三秦出版社,西安,2003,5。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难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3] (宋) 周密,齐东野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87,278
[4] 宋史,卷462,列传第221方技下
耶律敌鲁
事见《辽史卷一零八 列传第三八 方技》。耶鲁敌鲁官至节度使,又精于医。枢密使耶律斜轸之妻有老病,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耶律敌鲁诊后说:心中有蓄热,药石难及,只能用心理疗法。她耳聋,只有吵闹喧嚣,制造噪声,使她发狂,火泄出来才能好。于是让人在她面前敲锣打鼓。第二天,果然发狂,呼叫怒骂,知道没有力气了才停止,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