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电影简史
第一章 起源
从遥远的过去到二十世纪最初的那十年,电影经历了它漫长的起源阶段——机械装置的发明、电影基本技巧的运用、大众化浪潮,正是这些厚积薄发的准备,才有了后面一百多年来的蓬勃发展。
关键人物: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并督促其助手迪克森研发可在视觉上配合留声机的装置(“他的模式是督促一群在努力搞发明的人,然后欢喜得接收他们的成果为己所用,所以爱迪生许多发明的基础都不是由他所发明的。”)
迪克森:最初替爱迪生研发“活动电影放映机”,后离开他加入莱瑟姆家族共同发明投影放映机(这款发明解决了过去影片短、间隔性动作的问题)。同时,他还发明了耐用、迷人,现在仍出现在游乐场和商场的“活动观片器”。
乔治�伊士曼:发明了涂有感光乳剂的有韧性的胶片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与“维太放映机”一样好用的轻巧、手动的活动放映机,并传至中欧、俄国甚至远东。导演了第一部电影《The Arrival of a Train》。
此外,阿尔莫特对稳定胶片装置的改良功不可没。诺曼�拉夫、艾伯特�史密斯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对于推动发明装置商业化的运用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乔治�梅里爱:作为一个魔术师,他视电影为制造幻想的新工具。自编自导自设计了约500部令人着迷的短片,专注在不存在的场景制造神奇的故事,并混合精美的景片和幻灯投影。特效的概念也油然而生。可惜他奇幻又夸张的舞台化风格自1910年开始逐渐成为过去式。一战更摧毁了他的事业,晚年被发现在巴黎售货亭中卖玩具和糖果。
埃德温�S�波特:于1903年导演了《火车大劫案》,将拍摄电影的方法向前推了好几步。因为此片,“五分钱戏院”掀起了浪潮。他用自认为最好的说故事的方法摄制及剪接电影,有评论家称其“以情节,而非人来看电影”。但当电影进化到以角色发展为手段时,他就落伍了。
麦克斯�林德:第一个伟大的喜剧明星,可谓是卓别林的前辈。
关于“名垂青史”这一件事,其实挺让人感慨的。就拿推动电影机械装置发明发展各人的贡献来说,“爱迪生的贡献被高估,迪克森的贡献被低估”。历史教科书让我们总记得爱迪生,却忽略了同时代许许多多同样为之努力付出的先辈。尽管不能否认爱迪生作为集大成者发明家的伟大,但对于他那种为了延长大众对新奇事物兴趣、因而宁取一个人看画面的装置、并一再拒绝研发公映放映机的自私行为,还是感到鄙视的。
早期电影给人们带来的主要是“画面为何而动”的新鲜刺激感,故事情节、明星人物等元素亟待有识之士发掘。但电影作为最适合讲故事的媒介方式,依然存留下来,只等待一个会讲故事的大师,带它走进拔节生长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