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我难道不是为了完成更多不同的事情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青年越想越觉得自己渺小。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你想过为什么会在意自己吗?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你想要通过小心翼翼的行动获得什么呢?
一个人在房间里的时候,你也一定能够放声歌唱、随着音乐起舞或者是高谈阔论吧。
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明。第一夜的时候,我曾经介绍了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面对有限、不可以改变的现状,我们真的什么也做不了吗?
- 不是的。可以改变方向(蒸汽机),可以改变顺序(田忌赛马),可以改变角度(非洲的卖鞋故事),改变态度(那个30年监狱出来的总统)。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但不动脑子的选择逆来顺受。
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在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身体看不上的时候,采取自暴自弃、不断作死的态度和行为,其实并没有问题,这是个人选择。
但关键是后面,某一天的幡然醒悟才发现,你乐意了,但是身体不干了!多刺激,现在需要照顾大爷一样的小心翼翼,没事它还倒一个!
当时给你做驴骑的时候不乐意,现在一直背着走。什么体验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自我肯定原来不是啥好事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他者信赖也就是相信他人吗?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
§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就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一样。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是否背叛是他人的事情。
就好像一直想的吃饭会噎,那你吃不吃?
§即使理解课题分离的原理和原则比较容易,实践起来也非常困难。
明白那么多道理依旧活不好?
没做的人瞎逼逼啥
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无条件的信赖为什么不会变成“老好人”的状态?
因为对谁使用这个状态是自己决定的,一个地方摔倒,那是没有看清,一直在这个地方摔倒?缺心眼啊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之后,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想到了高分体验的人生,没有进入过就不会理解其中的美妙(好比数学家的世界,岸上看着水里的人,飞翔的刺激,一个晚上等待的自摸)。
- 这里主要的地方是生活有大把的痛苦体验,但是愉悦的高分体验其实都一般!比如百分制里,正常人的喜悦也就是及格的60分水平,波动±3也就到头了(一个比喻),想想世界五百强老板的财富对比自己的,你可能觉得生活处处不及格!
因为害怕伤害(情绪-10的波动)放弃了喜悦的巅峰(可能会是+25的波动)
我们可以相信也可以怀疑;并且,我们的目标是把别人当作朋友。如此一来,是该选择信任还是怀疑,答案就非常明显了。
1月22日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真诚地接受不能交换的“这个我”,这就是自我接纳。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即他者信赖。
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这个社会应该是“平等”关系,但是一直希望有他人的存在来供养自己,那就是“寄生”关系了。
友善的关系,从听到他人的“谢谢”开始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
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40岁开始学的话,需要20年也就是到60岁才能学会。20岁开始学的话,加上10年,得到30岁才能学会。
你还年轻,学得越早就越有可能早日改变。在能够早日改变这个意义上,你比世上的长者们都要超前一步。为了改变自己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你比我更超前。可以迷路也可以走偏,只要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如果所有人都能够认为“年轻人更超前”的话,世界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如果感受到了自己心理上的缺陷,不要着急着去得到改变。这真的是一件漫长且艰辛的事情,但是拥有了第1步的感知,就已经有了改变的可能。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第二次看到这个犹太教的精辟言论了,有时间要找来书籍看看]
任何人都有自己不再是生产者的时候。
这种时候,只能用“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
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没关系,先想一想最严重的不幸是什么。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他者贡献也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
§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
面对一件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想如何接近目标?然后应该怎么去做。
至于对结果的评判,那是其他人的问题,你无法干预也无法阻止。
就好像你的表白,对方不一定会接受,但这并不影响你的行为。
又或者年少时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但是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道歉,这份愧疚就会一直伴随着你,直到你完成道歉。这个心结便会消失,至于对方是否接受,那都无所谓。心结会消失在你表达歉意的时候,而不是对方给予了你认同的回复时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满足他人认可的“幸福”,是失去了自由的幸福。
就好像通过高工资获得的“经济自由”一样,是不能离开公司的“经济自由”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
孩子陷入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们会加以训斥。被训斥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即使是以被训斥这样一种形式,孩子也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就是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甘于平凡的勇气
社会上那些特别拔尖的人才。除了步子迈得太大,不得好死的(哥白尼,岳飞),其他的人都是孤独的。
当你站在巅峰。周围人都是你的学生。你最惊叹的成功没有人可以分享,因为他们所有人都看不明白。
除了一句好厉害之外,完全都说不到点子上。
想象一个场景。在一个客厅里面有20个人,你想看一个期盼已久的小黄片(跑的快了,那就是离经叛道的东西),发现周围的人都是你的学生(很严肃的场景)。
环顾四周,欲言又止,索然无味。关键是这样的生活起码要坚持40年,每天来一遍。
小的“特别”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连树叶都没有一样的,不需要去追求。
巅峰的“特别”是偶然出现的状况。而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难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为了要抽牛顿憋出来的大招吗?),关键这个身份还是别人给你的,而不是你要来的。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舞动人生
什么样的状态就不是活在当下了。
§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不是“直线”的过去,为什么看上去是“直线”?
像直线一样的过去的生活只不过是在你反复下定决心“不做改变”的基础上才貌似成了直线而已。并且,将来的人生也完全是一张白纸,并未铺好行进的轨道。这里没有故事。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对人生历程的关注,就如同在手机上看完整的清明上河图一样。
一眼看整幅的画卷。你除了能看到一条线,什么细节都看不到。
正确的观看方式是放大它。按图里的画面去揣摩、去细品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深刻这个词从两个方面讲
1,个人,印象深刻。
娶媳妇就是这样的事情。但没事一天一个,不说国家有没有意见,你媳妇也不能同意。
2,世界,带领全人类的进步
今天造出原子弹,明天就能生产核弹头,这么刚,肝受得了吗?一天要是啥也没有出来,那你就浪费了吗?这还深刻和屁啊。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假如遭受到了重大天灾,按照原因论的角度去回顾过去以及追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又有多大意义呢?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才更要向前看,更应该思考“今后能够做些什么?”
原因论对指导眼前的问题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头头是道马后炮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自由人生的启明星
§如果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我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为我改变世界……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为了你去改变世界。
有一个段子:请说一下你的悲伤事迹,让我们大家开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