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言伤人六月寒”有时候,语言的暴力会比身体的暴力还要令人痛苦。情侣吵架伤人的不是事情本身带来的痛苦,而是某些话句句椎骨,沁入心扉。所以“非暴力沟通”尤为重要。听到“非暴力沟通”这个概念,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也,非也。“非暴力沟通”一定是不提倡动手的,但也不仅仅是。当你的话中带刺,引发了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无论你是有意抑或无意,这都算是 “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
“非暴力沟通”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吗?
"非暴力沟通”不是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是一种提醒,还是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无论你是说话的一方还是倾听的一方,“非暴力”的沟通方式都是让你用爱和善意去聆听彼此的需要,去表达自己。它能够帮助人们在沟通的时候把握沟通的本质,掌握更多有效信息,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当你能洞察对方隐藏在话语里的需要时,你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人的批评,而第一反应就是为自己辩解,退缩或者反击,可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不能达到所想效果。生气时,我们经常会失去理智,无法平静理性地思考,不能理性的判断批评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是好意?还是恶意?是帮助?还是评判?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才是我们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学着先去观察和感受对方在语言或肢体上所反映出的需要,并且思考自己的需要,这样思路会清晰很多,然后我们再去进行沟通。——“非暴力沟通”是这样解释的。
"非暴力沟通"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大学的寝室,尤其是女寝,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每个都是家中宝,都有自己的公主病,必然会有一些摩擦,可是却很少有人愿意把不满说出来,然后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大大出手,伤了寝室情,有人从此,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气氛很是尴尬。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诚布公地谈一谈,理解对方的需要,说出自己的需要,原本的矛盾也就烟消云散了。再比如,前些天去贵州,那里的人说话很温柔,即使着急或生气,也是温柔的,不像北方,稍有不顺,就已经开口大骂了。
以下四种为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一是道德评判。
人们好象更善于扑捉一些很流行的词语,然后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加上这个词,方显自己多么的流行,走在社会的前沿,比如"没毛病""洪荒之力"等等,以至于再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有种想吐的感觉。再比如,"看那女的,这么年轻就开这么好的车子,一定是傍了大款","小强平时成绩不好,但是喜欢地理,期中考试地理成绩优秀,老师却问他,是不是吵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他人,而事实上,道德更多是用来自律的,而不是强加给别人。人言可畏呀,很多时候,道德评判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二是进行比较。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标语一打出,成风的补课就开始了,小小的孩子,钢琴、英语、美术、奥数、写作等等一些列的课程满满的塞进了周末,像明星一样,从一个场子赶到另一个场子,问家长累不累,家长回答:累也没办法呀,谁谁家的孩子都这样。一句都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本应该有的同童年。还有一个故事,前些天和朋友出去玩,我对于摄影也算研究过,所以朋友之间会说我很会照相,可我还算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汁。每天她都会发朋友圈,别的朋友们也会给喜欢的照片点个赞或留言,我们互相照了很多照片,回来整理照片,她挑出为我照的几张照片,发了朋友圈,却留下这样的一句话"我才是真正的摄影师"。看完瞬间无语,“人比人气死人”,与别人比较,有时会演变为"羡慕嫉妒恨",是悲惨生活的开始;和别人比,有时会失去自信和生活的勇气。做自己多好,你有你的优势,只要尽情发挥就好了。请不要盲目的比较,对谁都没有好处。
三是回避责任。
"日本侵略中国时,日军在中国的大地上肆意屠杀,即使是战后很多人也毫无悔意,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服从命令,责任应该由上级承担。 "我们的一生中,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掌管着不同的责任,越长大,越应该对自己的思想 、情感和行动负起责任。“我真不想上班,可是我不得不去” ,"时间快到了,我不得不完成作业",这种“不得不”的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使我们被情绪主宰,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接下来的情绪和影响,显而易见。
四是强人所难。
我们常常会对别人抱以要求,上级命令下级,家长命令孩子等,这些关系是生活中相当常见的。如果不配合,就会受到威胁或惩罚。“不应该”“应该”“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频繁出现,人们倾向于使用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依靠权威去要求别人做事情,并不一定是别人发自内心的行为,这会造成彼此间心灵的隔阂。
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如此。可是,如果我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反而选择了'暴力的沟通方式”,那我们所感受到的恐怕就不是爱了,即使这个沟通是以爱的名义。所以,请不要再以爱的名义进行暴力沟通了。
想一想:今天在你的身上是否发生了"暴力沟通"?你是否思考了对话中的隐含的双方的需求和感受,如何正确的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