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去合肥出差,应该是最靠近繁华区了
工作的地点就在万达,住也是就在对面
中午还可以去万达金街找找美食
对了,合肥冬天的金桔,还真的是又大又甜又多汁
住在24小时靠空调取暖的酒店里,很下火。
有次中午吃饭消食溜达时,居然看到了一个硕大的鸟笼,里边有各色大大小小的鹦鹉
还没等我犹豫要不要买张票进去逗鸟时,就看到了鸟笼后边的西西弗
这个角落让我想起了苏洋
苏洋曾经在《萌芽》上写过一篇小说叫《记得要忘记》
具体的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有一个情节我印象很深:女孩在一个咖啡店里,看到一个帅男人背着一只硕大的玩具熊,然后他一个人点了一杯红茶,坐在最角落的位置,默默看着窗外,却透出了浓浓的孤独感~
几年之后,意外地发现苏洋也在混西祠,于是留言给她说:我在避风塘也见过一个背着大号玩具熊的帅男人,孤独地喝咖啡。
几乎是马上,苏洋回了我的私信:可能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人……
当年,在避风塘看到的那个背着熊的帅男人,就坐在这样的角落里。
这是一个,有点像哈利波特的可爱的小哥哥
毕业那年的夏天,我也曾系着这样的围裙,在第三极整理过图书
现在想想,那几乎就是一段归隐的人生。
因为想拍这个女孩的背影,在这几个架子边兜兜转转好几次
这应该是一个高中,或者大学的女孩
背着那个年纪为了方便装课本,几乎人手一个的双肩包
穿着那个年纪为了方便走路,几乎人手一双的运动鞋
看书的姿势却是那个年纪,因为年轻,因为心无旁骛,特有的轻盈和舒展
所以才让人特别想留下这一幕~
很多地方的万达都有独立书店
我家门口的通州万达,却没有
真的是因为北京太拥挤,拥挤到人们已经丧失独立思考的空间了么?
曾经在我上大学时,学校附近有一家独立书店,叫“第三极”
那个年代,书店都应该是各种图书大厦那样中规中矩的
第三极算得上是北京较早的独立书店了。
只记得里边的陈设很有设计感,有供抄书的文具,以及供窃读的蒲苇坐垫
有很难找到的高阶占星原版书,以及常年的七八折
在第三极的5层,找个靠窗的角落,盘膝坐在蒲苇垫子上看书
转眼就是北大红色的屋顶和中关村闪烁的霓虹
那是我关于北京最初的温暖记忆。
然而,第三极并没有坚持几年,就关门大吉了
据说是因为常年打折导致亏损,又扛不过有国营背景的各种图书大厦……
总之,很遗憾,在一座连一家方便读者的独立书店都容不下的超一线城市,说不清这座城到底是太过拥挤,还是太过空虚~
世界就是这样
在人们寻找新鲜感的眼睛中淡定着
又变化在各自的来来往往中
某一种缺失,也许刚好成就了某一种圆满
当看到遍地开花的新华书店可能很多家都在很凌乱的巷子里苟延残喘时
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怀念风华绝代的第三极
留下的关于第三极的记忆并不多~
这应该是我各种VIP卡中,真正让我觉得自己是VIP的一张
以及那一年,在第三极里窃读自拍做梦的,想要归隐到书店的,20岁的自己。
当年的手机像素很渣,所有的图片都像是蒙上了一层雾
然而每每走过有趣的书店,总会把这些图拿出来回味一番
大概,这是最初的动机
想要寻找和记录那些,让我安静读书,放肆做梦的“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