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在房间写作业,我在阳台看书。
中间她跑出来,问我:
爸爸,我可以把我的一个毛绒玩具拿到房间里吗?因为老师让我们写一个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作文。
我想拿进去,好好观察它。
我说:当然可以,这个决定你可以自己做,不用问我的。
女儿说:好的。说完就高兴的回房间了。
留在阳台的我,陷入了沉思。
她之所以这样问我,是因为我跟她说过自己的房间不能放玩具和电子产品,怕这些东西干扰她的注意力。
我内心庆幸她知道了规则,还懂得征求我的同意。
但同时也在想,孩子连拿一个毛绒玩具进自己的房间都要向家长请示,
我给她的自由是不是太少了??她难道不可以为自己做主吗?
刚好昨天我在看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谈到很多关于爱和自由的养育方式。
比如书中提到的:
若未品尝过爱和自由,父母会误以为与孩子的关系只有控制。
父母如此惧怕自由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自由,也恐惧给孩子完全的自由。
正是因为恐惧,才会对自由投射各种负面联想。
无论动物还是人,文化还是经济,自由都会带来最好的发展。
父母在哪个方面不控制孩子,孩子就会在哪个方面发展得好。
对照着看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
父母教育我的方式也是控制更多,我也没有品尝过自由的滋味。
从小学到高中,只知道埋头学习。很多决定和选择也不是自己做出的。
到了大学,终于摆脱了父母的束缚,就开始放纵自己玩游戏。
曾经有那么几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面临选择的时候,经常是犹豫不决,患得患失。
这些都是控制的方式带来的后果。
当然我知道,这不能怪父母。这是他们能给到我最好的教育方式了。
在他们能力范围内,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今天到了我面对我的孩子的时刻,我还希望她走我曾经走的路,受我曾受过的苦吗?
显然我的答案是不愿意。
头脑层面我知道控制的坏处,也知道竭力要避免。然而实际操作层面,有时还是无意识会延续父母的方式。
好在自己有足够的愿力去学习,去觉察,去改变,去打破这种代际轮回。
那面对孩子,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
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谁该为此事的后果负责?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
我知道这不容易,
尤其当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
一会出来吃点零食,一会上个厕所,一会玩一下玩具时,
内心会感觉像有一万只蚂蚁在爬。
即便如此,也要忍着。修炼定力就在此刻。
假如孩子希望听到我们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
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因为每一个答案,都是一种认知上的束缚。
这和教练的原理是一样的,父母多扮演教练的角色,通过提问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答案。
回头看看昨天早上发生的事,如果再来一次,我可能会这样回答:
“依依,谢谢你遵守我们定下的规则!你知道我们之前定下来玩具不要进你的房间这条规则,是为了什么吗?”
“为了让我更专心写作业。”
“不错。那今天的情况你觉得你可以拿进你的房间吗?”
“嗯,我觉得可以。”
“嗯,那你自己决定。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你都自己拿主意吧,我相信你的判断。”